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超越论文范文写作 超越知情权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超越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超越知情权,本文关于超越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沟通理性用主体间性取代了主体性,其出发点不再是单向的成功而是理解.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与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沟通性、互主体性、开放性与其作为交涉场域的特性,使得信息公开应当也可能建立在沟通理性的基础之上,信息公开应超越知情权而走向理解与共识.

关键词:信息公开;知情权;单向度思维;沟通理性

中图分类号:D911;D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82-03

我国的信息公开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基层制度改革慢慢发展起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2000年12月6日,、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求在国家基层政权机关中推行政务公开,乡镇机关的政务公开成为一项制度.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公开始于2007年4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公开正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但在现实中,一方面政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信息的公开,另一方面,网络谣言却大行其道,“老百姓”对政府信息却“老不信”,政府与民众间的不信任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一、知情权作为信息公开价值目标的理据与反思

知情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源于英文之“right to know”、“right to information”,即“知的权利”、“了解权”.知情权有广狭二义之分,在美国,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知悉、获取行政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在日本,一般认为知情权包含“知的自由”和“知的权利”两层意义.知情权,一方面是指信息掌控者有公开相关信息之义务,另一方面则是指相对方有要求信息掌控者提供相关信息的权利,而其中的任一行为都是单向的指称,都不存在对话、沟通与协商.

(一)知情权作为信息公开价值目标的理据.知情权虽然在我国现行宪法以及《条例》中并未有专门的表述,但在湖上海、杭州等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规定中,确认了公民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并打造“阳光政府”.我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立过程,也就是公民不断努力去获得对政府行为各种信息的过程,亦即争取知情权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无论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还是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都需要知情权的保障,所以,知情权就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一方面,知情权无疑是获得情报、信息的权利,与其相对应的理应是对情报、信息公开的义务,故而,知情权就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政治一般关涉两个维度,即竞争和参与,公民参与正是政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的今天,公民参与就显得越发重要,而参与的前提则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没有对政府信息的了解与掌握,就没有民众参与的可能.

(二)对知情权作为信息公开价值目标的反思.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不完全是保证公民对知情权,其更深层的动力源是人民当家作主.在这里,政府信息公开被理解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的获取,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同时也是为了发挥信息的服务作用.事实上,通过立法行为强制性地迫使政府将其掌握的某些信息向民众开放,以使获知公共信息的民众能更好地监督政府,保护自身的权益,这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知情权的保护,而是对人权这一宪政目标的价值追求.

二、沟通理性运用于信息公开制度的可能

(一)沟通理性的一般理论.近代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们认识自身、社会和自然的基础,是人们认识的工具.韦伯将理性描述成给世界“祛魅”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则使原以解放为已任的启蒙理性让位给了工具理性.针对工具理性的制度化,韦伯将人类行为分为目的—工具理性行为、价值理性行为、传统行为、情感行为.前两者都属于理性行为,它们的持续冲突也就造成了社会价值领域的持续分裂,并最终使得工具理性成了人类生活价值与行动自由的“铁笼”.韦伯之所以陷入现代性的困境,在哈贝马斯看来,是因为其简单地将工具理性理解为理性的全部.哈贝马斯认为,理性体现在语言中,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而他的沟通理性又是建立在他的沟通行为理论之上的.哈贝马斯将人类行为分为目的行为、规范行为、表演行为与沟通行为.在哈贝马斯看来,只有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标并使行为者彼此进行合作的行为才是沟通行为,而以成功为目标的行为就是目的行为.前者以主体间性为视角,以获得理解为目标;后者以主体性为视角,以追求成功为目标.前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自己和他人同时当作目的;后者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前者侧重协作、商谈、沟通和讲理;后者强调竞争、博弈、算计和谋略.如此一来,哈贝马斯就用沟通理性代替了传统理性,事实上达成了对韦伯有关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二元困境的摆脱.

(二)沟通理性运用于信息公开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人类在认识论领域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转折,特别是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转向.伴随着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人类对真理的评价也经历了重大转变,即从启蒙前的客体性标准到启蒙后的主体性标准,再到后来的主体间性标准.哈贝马斯构建了一种不同于主体哲学的理性观,这种理性观包含着双重转向,即从主体哲学范式转向沟通范式、从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转向沟通理性.人类认知的对象不再被看作客体,而是被看作主体,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其目的是通过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达成主体之间的一种协同性、普遍认可性的理解,使主体间性之上的沟通理性走向前台.其次是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当今社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由多方力量所构成的放任的领域.在这里,只有多元的风格,多元的论述,却不见常规和典范,更容纳不了以常规典范为中心骨干的单元体系”.而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行为过程中的统一性思考丧失了存在基础,共识也就不能达成.虽然在沟通行为中直接形成的共识是暂时性和过程性的,但共识的最终形成却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交涉和议论、通过暂时性共识的不断积累与整合来实现.故而,以理解与共识为目的的沟通理性就必然成为人们思维的基础.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超越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超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超越预算在中国企业应用分析
摘 要:预算管理在企业控制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争议。一种名叫超越预算的新型模式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预算的许多缺点。随着。

升级卖体验新安利超越新零售
2017年3月25日上午,安利(中国)广州旗舰体验馆盛大开幕。这家坐落在广州珠江新城、占地5200多平方米的旗舰级体验实体,为安利营销人员及消费。

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障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购物作为消费方式的新表现在我国呈现出良好发展的趋势。由于网络购物具有便利、高效的特,所以受众多消。

泰勒管理思想对亚当·斯密的继承和超越
亚当斯密 泰勒 劳动工资差额计件工资亚当斯密的劳动工资制度简评亚当·斯密生于18世纪20年代,卒于18世纪九十年代,其时代早期特许公司衰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