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生态文明论文范文写作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生态文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生态文明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生态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摘 要: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进而满足生存繁衍的需求;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成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

21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加剧,从生态哲学的视域系统挖掘和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为人类生态危机的解决寻找良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当今时代体现出巨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思想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优先于人类存在,并且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它是物质世界天然就有的,而不是人类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既相辅相成,又统为一体.人类存在于自然界,无法脱离对自然界固有的倚赖,同时,人类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并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是有天赋、才能和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1],这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界其它存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不过这都是第二性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即使人的精神意志再坚定,理性再深邃,能动性再强大,自然界相对于人类都是先在的,是不依赖于人并且存在于人之外的“先在”.

(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2].人类必然要把自然界作为劳动的对象,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进而满足人类自身生存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获得物质变换,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都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界现有的物质形态” [2].马克思谈到:“联合协作的生产者,即社会化的人,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其置于他们的共同操控之下,而不是让其成为冲动的力量来统领自己”[3].也就是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自觉调整和控制来实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良性循环,而且还能按照自然客体的规律和属性,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目的、思想以及观念来进行生产活动.

(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是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人们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废弃物,则通过固有的物质代谢过程以解体的形式归还于自然界.但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是掠夺劳动力和土地技能的进步;在特定时间段提高土地产能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产能持久根源的进步 [4].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大量对人体有害而短期内又难以被自然界物质代谢而解体的废弃物排给了自然界.马克思1868 年在致恩格斯的信中也明确提到: “耕作起初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滥砍滥伐等,终使土地荒芜.”[5]因此,资本增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使“盲目的掠夺欲”弥漫于资本主义生产者的大脑中.而在盲目掠夺自然资源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然导致现有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也必然激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指导

(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已明确,人们身边的感性世界“是工业、社会状况和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其每一代都屹立于前一代所处的根基上,进而发展前一代的人类活动” [6].这启示我们: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平,其结果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仍需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陷入“资本的逻辑”,即只为了资本增值而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保证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劳动硕果.其二,把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要求.人类的发展以自然界物质条件为基础,并与整个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基于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其在给人类带来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追求.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在于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真正谐调,最终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

(二)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本体论上,人起源于自然界,孕育于大自然母亲的襁褓中,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属于自然界,并且存在于自然界,人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它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理性,有助于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还能够使人们深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地位,强化社会成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第一,要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第二,在大力倡导公民低碳环保、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的同时,鼓励公司企业研发绿色产品,加快全民绿色产业链的步伐;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技术价值取向.

(三)加强法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生态文明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生态文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 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认为应健。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的“绿色运动”,北美地区出现了把生态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体现
摘要:近些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之间的问题日益显著,不仅直接影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肆意地威胁着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