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华文化论文范文写作 新子学和中华文化之重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中华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新子学和中华文化之重构,本文关于中华文化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中华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中华文化论文中华文化论坛杂志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是最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最关乎全局的问题.中华文化的现状如何、怎样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等问题,思想界、文化界至今并未真正形成共识.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间,较大规模的讨论集中在三次: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文化热,本世纪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在中国文化论争中,因主张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派别.虽然时间过了100多年,但这三种不同认识依然各自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认知上出现变化而已,为此,应当着手进行中华文化的重构.

关键词:新子学;国学;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0092-007

20世纪初以来的近百年间,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批判,尤其是“”期间的全面摧残,造成全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普遍的漠视与疏离,以至明显出现断层.尽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特别是近20年来,从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保护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加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而民间的“国学热”也方兴未艾,然而,对深层次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元典理论的研究与传承,支持的力度仍显不足,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与措施.在此基础上谈复兴中华文化,显然缺乏坚实的基础.为此,应当立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子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它应当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进行中华文化重构的基础.国民教育中的道德思想教育,应当立足养成教育,突出和加大中华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心智健全的人格修养.

100多年来,有关中华文化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各方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虽然这种讨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显现出了与低谷的不同态势.

新世纪以来,中华文化的现状如何,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等等,再次引发争论,并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中心内容,且显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这场讨论的重点是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路以及如何走的问题.体制内外,出现了许多具有不同主张的团体与学术派别,而网络微博的出现,更使得许多无法见诸报刊的观点和主张得以为世人所知晓,从而呈现出建国6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颇让人联想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也存在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围绕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学者秉持中华民族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大胆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以近期而言,即有方勇的《“新子学”构想》[1]、牟钟鉴的《新仁学构想》[2]、刘梦溪提出的以“敬”来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3]、秋风(姚中秋)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提出的有关礼乐文化的重建,以及众多学者就复兴儒学、传承国学和经学等问题所作的种种建议,等等.这些讨论,其目的都是希望复兴中华文化.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虽是一个传统,但与当今全球化时代并不衔接,因此已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应当接受的是西方的制度与价值理念,等等.那么,在众多建议和主张中,要选择出最适宜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有必要就百年来中华文化讨论中的问题作一次简略的梳理,在认清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应当做哪些工作.

百年来的中华大地,用地覆天翻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经历了社会变革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社会的巨大变革必然带来文化方面的相应重大变化,而且文化的讨论,往往是社会大变革的先声.比较大规模的讨论集中在三次: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文化热,本世纪方兴未艾的国学热.

从上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曾经统治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是兼具民族与革命的双重性质,这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件,任何贬低这一革命成果的说法都是出于无知.

在辛亥革命前后,围绕中西文化的讨论,其实是19世纪几次中西文化论争的继续.在辛亥革命前,改良派与革命派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都认为应当从政治体制方面进行改造,同时对民众进行启蒙,即所谓开启“民智”.

辛亥革命之后,争论的重点转入中国应当走什么路的问题.“五四”之所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就在于提出“打倒孔家店”,以批判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理所当然首当其冲.在反对权威的传统思想的同时,新文化运动提出了、科学的口号,这是从西方传入的新思想,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很快成为最时髦的口号.

“五四”时期及二、三十年代有关中国文化的论争,因各自主张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派别.

一是“全盘西化”派.这主要是由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批学者提出的,以胡适为代表.虽然“全盘西化”的提法1929年才正式出笼,但其思想由来已久,后来胡氏以“充分世界化”来替代“全盘西化”. [4]胡氏的观点在知识分子中很有市场.

二是社会主义思潮派.这是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左翼知识分子,他们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提出中国应当走苏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已作为西方一种社会思潮被介绍到中国,但开始时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而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遂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在各种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中国的成立,孙中山新三义的提出,都使这一思潮影响愈加扩大.

三是传统主义派.其著名人物为梁启超、梁漱溟、辜鸿铭、严复等.他们有感于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暴露出的种种弊端,提出以东方文化进行补救,如梁漱溟,是比较早进行东西文化比较的学者,他提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认为“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复兴”(《中国文化要义》).然而在当时强烈的反传统、反封建的社会氛围中,他们的主张并未引起太大反响.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中华文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新媒体下企业文化宣传策略
摘要:在新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及宣传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媒体的高效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提供了。

新时代:在传统文化中塑造青少年优秀人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策略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灵魂,更是提高企业软实力水平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更能极大地提升员工的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问题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某文化体系对其文化共同体成员所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其文化共同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