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郭沫若论文范文写作 难忘为郭沫若当翻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郭沫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难忘为郭沫若当翻译,这篇郭沫若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郭沫若论文参考文献:

郭沫若论文参考文献 期刊翻译外文文献与翻译论文文献翻译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上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在外交部任职期间,曾多次为郭(沫若)老当过日语翻译,其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因为自己不懂《蔡文姬》,而遭到他的严厉责骂.事情是这样的:

1959年,郭老的新作、话剧《蔡文姬》问世,受到广泛关注.几年后北京人艺剧团将其搬上舞台,更是轰动首都.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说郭老几年前发表的《武则天》,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正名的,那么《蔡文姬》就是为三国枭雄曹操翻案的.

那时,一个日本文艺家代表团应邀来访,我被调去当翻译.客人到达北京当晚,接待单位就安排他们去观看《蔡文姬》.南于我对该剧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别对郭老着力刻画的蔡文姬这个人物,所知不多,加上舞台上演员台词中,日常对话比较少,大多是整段整段地背诵古文、古诗,所以虽陪客人去了,但没能通过现场翻译,让客人很好地了解剧情.

几天后,郭老以中国文联主席的名义会见这批日本客人.我怎么也没有料到,话剧《蔡文姬》会成为双方交谈的主要话题,因而事先未作任何准备.

主宾一就座,客人就兴奋地告诉郭老,到京当晚,他们全团都去看了《蔡文姬》,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这是郭老的又一部传世佳作,内容精彩,引人入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有人请教郭老,怎样在繁忙的政务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忙里抽闲,完成这部高难度作品的.

我十分清楚,尽管郭老是位“日本通”,在日本知名度很高,许多人都对他在文学、历史等领域的诸多成就,早有崇敬之心,但这次对《蔡文姬》的过度赞颂,显然主要是出于日本人见面时一种特有的礼貌.理由十分简单:陪同他们去看戏并为他们做同声翻译的我,自己都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而听我小声翻译的他们(声音太大会影响身边的其他观众),怎么可能完全看懂,并作出种种评论呢?

看来郭老本人并不是这样想的.在听完客人一番称颂后,郭老高兴地表示,感谢各位一到北京就去观看小作《蔡文姬》,并给了这么高的评价,令他感到受之有愧.接着又简要介绍了该剧的主要情节,即曹操如何以重金迎娶远嫁匈奴的蔡文姬归汉,并提供各种条件,多方支持她完成《续汉书》.蔡文姬又如何为曹操思慕贤才的精神所感动,离别丈夫、子女,毅然回国,并为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蔡文姬》赞颂了曹、蔡两人“忧于天下、乐于天下”的崇高精神.

在谈及相传可能是博学多才的蔡文姬本人写作的“胡笳十八拍”(乐府《琴曲》名,共分十八章,一章为一拍.诗中写她为乱军所掳,流入南匈奴,后又被赎归汉,与亲子离别的悲惨生活和矛盾心情.形式为骚体)时,郭老问客人喜欢其中哪几拍、哪几章?客人脸上一片茫然,全都傻了.见没有人作答,郭老自己从沙发上站起身来,边走边背诵起他自己最喜欢的几拍了.

见此情景,我只好轻声对郭老说,今天在座的这几位朋友虽都是日本一流的艺术家,但大概没有人熟悉《蔡文姬》,更不用说“胡笳十八拍”了.同时承认我自己也没有看过“胡笳十八拍”,更不知道怎样翻译了.意思是请求郭老考虑一下,是否可以另换一个话题,否则会出现尴尬的局面.

郭老听后,没有表态,只是很不高兴地责问我,你为什么不读《蔡文姬》,不研究“胡笳十八拍”?我说不出原因,只能一再低头认错,表示以后一定补上这一课.

郭老十分无奈,扫兴地换了一个话题.双方继续谈了个把小时,会见就结束了.之后我想,如果当时自己陪同客人一起告别离去,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不愉快事情了.但当时我觉得,这样一走了事,对不起郭老,应该留下来当面认个错,赔个不是.

没有想到,郭老根本不容我开口,就劈头盖脸地把我猛批了一顿:“我一直以为你是归国华侨,后来才知道你是堂堂北京大学的高才生.可却连‘胡笳十八拍’也不懂.太不像话了!”

我没有回话,但心里不大服气.从我第一次为你当翻译,你就知道我不是归国华侨,为什么说后来才知道;在北京大学前面加上“堂堂”二字,以及“高才生”这个称谓,显然是一种强烈的讽刺.更暗想,除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外,北大能有几个学生读过《蔡文姬》、懂得“胡笳十八拍”!?

见我一声不吭,郭老就板着面孔朝会见厅门外走去,像是要回家了.这时,我又觉得虽然挨了批,自己还应该把老人家护送上汽车,才合乎情理,于是就奔出门去.看到在王秘书的照料下,老人家已经坐上汽车,便隔着车窗玻璃招手送行.我万万始料不及的,是老人家竟特地推开车门,走下车来,十分生气地用手指着我的鼻子,说了一句意想不到的狠话:“你还差得远呢!”

这句话着实使我痛苦了好一阵子.心想自己那天虽然翻译不顺,没有完成任务,但主动留下来低头认错,甚至受到批评后还奔到车窗口招手致歉,难道也是错的吗?回到单位后,我就向领导作了汇报.那位领导只是笑着说,算啦.

以前几次翻译,郭老对我都很亲切友善,为什么这次那么生气呢?我想了几天,才懂得挨批挨骂的根本原因,确实在于自己“还差得远呢”.这么一想,我也开始平静下来,并有了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老人家是当代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不少人都认为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进步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比起他来,自己什么家都不是,连一个翻译都当不好.这不是“差得远了”,又是什么呢?尽管老人家有他自己的问题,远不是一个完人,责骂我的言辞也十分激烈,但批评内容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呀!

这个全新的认识,帮我真正打掉了怨气.在后来为他当翻译时,思想上也没有留下任何阴影.老人家也依旧对我很友好,从未再说过一句重话.只是几次提醒我,他年岁大了,耳朵背了,翻译时速度要慢一点,声音要大一点.

“”动乱期间,尽管郭老是指示要重点保护的少数对象之一,对他,不准指名批判,不准抄家,不准限制人身自南,不准强令他做这做那,但作为一个翻泽,我能从他的态度、言淡中,感受到他的心情是很不舒畅的,日子是很难过的.

“”开始不久,他就违心地当众表示,自己以往几十年所写的一大堆尔西,大都是“封、资、修”毒草,应该统统烧掉.他甚至更违心地写过称颂的诗歌和挖苦、狠批的杂文(我认为这是老人家一生抹不掉的最大污点).但这些并没能改变他实际上“靠边站”的命运,没能得到他渴望的畅所欲言、自南创作的权利.上面多次安排他会见日本客人,主要是因为当时能够出面的其他领导人,大都被打倒了或不准再见外国朋友了.而他每次会见时讲话的主要内容,又几乎全是宣传思想和宣讲的几首诗词.其中《沁同春·雪》,更是他每次着重宣讲的经典.他甚至一再断言,这是“中国诗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郭沫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郭沫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郭沫若翻译之四维析论
【摘要】球形巨匠郭沫若的翻译,乃基于鲜明主旨靶向,满腔炽热理想情怀,深具精深学术功夫,内嵌鲜明主体特色。本文主要就郭沫若翻译的以下四维度进行析论。

郭沫若的诗歌翻译探析
摘 要: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是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尤其擅长诗歌翻译。他结合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风韵译。

意识形态规约下五四郭沫若诗歌翻译
摘要: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文学是一个具有约束机制的系统。翻译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受时代意识形态的操控。郭沫若,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领军人物。

小议功能视域下人力资源管理词汇中隐喻现象翻译策略
[Abstract] The researches of metaphors now are mainly at or above the li。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