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元宵节论文范文写作 元宵节俗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元宵节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元宵节俗,该文是关于元宵节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元宵节论文参考文献:

元宵节论文参考文献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过“大年”.道家以孟春(正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之望(十五日)为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上元之夜为元宵,亦称元夜,元夕.元宵的中心活动是燃灯,故元宵节又叫灯节.

元宵燃灯源和流

过去有一种说法,以为上元燃灯沿袭汉朝祠太一(北极神)自昏至昼的故事,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一《上元张灯缘起》已辨此说之不可靠.迄今能查到的上元张灯最早记载是南朝梁简文帝的《灯赋》,其中两句:“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盛开.”“解冻之嘉月”,即孟春之月,出自《礼记·月令》所言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蓂荚,古代传说的瑞草.梁沈约《宋书·符瑞志上》:“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故,“值蓂荚之盛开”,指十五日.可知,南朝梁时(公元502—557)已有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而在北朝,周隋以来民间流行正月十五“作角抵之戏”的娱乐活动(类似今日北方农村尚存的“社火”).开始统治阶级认为这种民间文艺活动是“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以此为由,加以禁止.《隋书》卷六十二《柳彧传》载:“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等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装,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等’诏可其奏.”又《隋书》卷四十六《长生平传》:“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今河北安阳市)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但是,民间的娱乐活动,“浸以成俗”最终便成了统治者不得不承认的节日.《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载大业六年正月“丁丑(十五日),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隋炀帝微服往观的角抵大戏,已不仅仅是北朝民间流行的“闹社火”活动,而是吸纳了南朝上元张灯的习俗,元宵节逐渐成型.这一点,在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隋纪五》有明确载:炀帝大业六年正月“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称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故元朝胡三省注曰:“丁丑,正月十五日.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到唐代,中国固有的上元张灯和元宵行乐的风俗又融合了胡僧正月望日燃灯敬佛的宗教习俗,于是张灯行乐遂成元宵节的定式.《旧唐书》卷九十九《严挺之传》:“睿宗好乐,听之忘倦,玄宗又善音律.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又追作先天元年大酺,睿宗御安福门楼观百司酺宴,以夜继昼,经月余日.”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四十九《燃灯》:“天宝三载十一月敕: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唐朝的灯节,以睿宗李旦和玄宗李隆基两朝最为盛况空前.[唐]张鷟撰《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 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 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太平广记》卷七十七《方士二·叶法善》引《广德神异录》:“唐玄宗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望殿门,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洞照宫室,焚煌如画.时尚方都匠毛顺,心多巧思,结构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百五十尺,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仍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似非人力.”

宋朝元宵张灯时间,从唐朝的三夜增加到四夜,甚至五夜.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张乖崖(詠)帅蜀,增十三日一夜灯,谓之挂搭.不敢明言四夜灯,三数年来,杭、益先为五更观灯.尔后诸郡,但公帑民力可办者,多至五夜.” [南宋]王栐撰《燕翼诒谋录》卷三载:“国朝故事,三元张灯.太祖乾德五年正月甲辰,诏曰:‘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可见开封府早自太祖赵匡胤起,便是元宵放灯五夜,即正月十四日张灯,至十八日夜收灯.

明朝永乐年间规定上元节为三天,一般是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残灯.乡村过灯节的情况,贫富悬殊,各家不同.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北方农村灯节,说:“(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迳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迳,即入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灯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灯.”

清代,“自正月十三以至十七日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燕京岁时记·灯节》)

清光绪元年刻本《定远县志》载重庆府定远县:“元宵节前后,乡间扎龙和狮子,鸣锣击鼓,幼童执花灯十余盏,榜曰‘庆贺太平’,周游人家,其首事者执牌灯,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及‘皇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私处处春’字样.主人着衣冠出迎龙狮,至家舞跃,多放爆竹,扫除瘟疫,主宾拜揖,共祝升平,齐呼万岁,喧哗狂喜.主人陈设酒馔布席,男子着彩衣,演唱时曲杂戏文,名曰‘风搅云’,又曰‘包袱班’.缙绅家亦喜为之.其亦‘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之遗意欤.”

火树银花不夜天

十五日过“大年”,晚上闹“元宵”,家家都要做汤圆在屋里敬神,亲戚邻里互相馈送汤圆.市井祠庙,结棚张灯,光明如昼.

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引让廉《京都风俗志》描述清代北京元宵节的景象:“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神,以元宵为献,俗谓之‘灯节’.三街六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梅、桂、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和鱼、虾、虫、蚁等图,无不顔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举.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而豪家富室,演放花盒.先是市中搭芦棚于道侧,卖各色花盒爆竹,堆挂如山,形式名目,指不胜屈.其盒于晚间月下,火燃机发,则盒中人物花鸟,坠落如挂,历历分明,移时始没,谓之一层;大盒有至数层者.其花则万朵零落,千灯四散,新奇妙制,殊难会意.近日亦有洋式制造者,尤变幻百出,穷极精巧,不可名状.又有好事者,于灯月之下,为藏头诗句,任人猜揣,谓之‘灯谜’,俗曰:‘灯虎’.此五夜,凡通衢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喧阗彻旦,人家铺肆,筵乐歌吹.市食则蜜食糖果,花生瓜子,诸品果蓏.王孙贵宾,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车马塞途,几无寸隙.茶楼则低唱高歌,酒市则飞觞醉月,笙簧鼓乐,喝采狂呼,斯时,声音鼎沸,月色灯光,而人不觉为夜也.”

结论:关于元宵节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秋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俗广告:小孩子才分美丑,成年人只看利弊
对于大多数中国品牌来说,打造品牌的突出性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应该是全人类荷尔蒙分泌总量最高的时期。兴奋、喜悦、期待、失落。

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运用
摘 要:一直以来公序良俗原则被称为是民法原则的“兜底条款”,它的涵盖范围广,约束力强,当然,意义也就不证自明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公序良俗原则做。

公序良俗在影视监管中法制化
摘 要:影视作品的公序良俗审查是维护社会道德的重要屏障。但目前审查中存在法律依据零散、效力层级低、审查规则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以致公序良俗审查偏离。

公序良俗原则适用
摘 要: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中很重要的一项法律原则,起到了弥补法律漏洞,克服法律的局限性,维护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但在其授予法官自由裁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