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共生细菌论文范文写作 杀掉共生细菌,你将无法存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共生细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4

杀掉共生细菌,你将无法存活,本论文可用于共生细菌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共生细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共生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共生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近日,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说,99.99%和你共生的细菌都是好朋友.但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共生菌正面临灭绝.“在努力使自己远离病原体的同时,我们也断绝了自己与有益微生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8月12日,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上,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理查德·J·罗伯特在会议上提到,“99.99%和你共生的细菌都是好朋友,不要把细菌都杀掉.如果你是在农场当中生长的,你要比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健康.为什么?乡下的男孩和农场的男孩会和动物有很多接触的时间,会有很多免疫细菌,但在城市当中不是这样,他们要经常干净,洗脸、洗头,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罗伯特谈到,很多细菌和人类是共生的.如果把地球上和你共生的细菌都杀掉的话,你就无法存活.

小小的细菌居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人与病菌并非水火不容

在伤寒玛丽出现之前,人类认为一个人要么是得病状态,要么是痊愈状态,人类和病菌誓不两立,水火不容.直到伤寒玛丽被证实为第一例“健康带菌者”,成为医学界的名人.

1869年9月23日,一位叫玛丽·梅伦的女孩出生在爱尔兰.1883年,她一个人来到美国,以做厨师为生.据她自己回忆,她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

然而,在她的厨师生涯中,却发生了非常诡异的事情——她给哪家人做饭,哪家人就会患上伤寒病.1901年,她帮曼哈顿一个家庭做饭,这家人开始出现发烧和腹泻,一名洗衣女工因此死亡.接下来她为一个律师家庭工作,这家子8人中有7人染上了伤寒.1904年,她在长岛找到一份新工作,两周内11个家庭中有6户因伤寒住院,她不得不再次换工作,又造成另外3个家庭的感染.

卫生官员乔治·索珀经过调查,认为玛丽造成了这场疾病的流行.但在当时,健康无症状带原的现象在学界仍不明了.玛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愤怒,拒绝提供排泄物进行检验.后来,在纽约市健康部门的问讯中,玛丽说她在做饭时几乎不洗手,因为她觉得这根本没必要.对她的尿液和粪便检查后,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伤寒带原者,因此她被安置在北兄弟岛的医院隔离3年,并且要求她在离开后不得从事与食物有关的职业.在这里,医生对玛丽使用了可以治疗伤寒病的所有药物,但伤寒病菌却一直顽强地存在于她的体内.

1910年2月,当地卫生部门解除对她的隔离,条件是玛丽同意不再做厨师.玛丽只好成为一名洗衣工.然而洗衣工的工资比厨师少多了,于是她改名为“玛丽·布朗”,重新回到了厨师行业.在接下来的5年中,只要她工作过的地方,伤寒都像雾霾一样蔓延.1915年,她在纽约的斯隆妇科医院掌厨,使25人感染伤寒,其中2位不治身亡.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再次将她逮捕,判处终身隔离.

她因此声名大噪,接受了大量记者访问,但前提是不能接受任何她提供的饮食,即使是一杯水.最后她被允许在北兄弟岛一处实验室工作,负责洗瓶子.1938年11月11日,玛丽死于肺炎,而非伤寒,享年69岁.验尸发现她的胆囊中有许多活体伤寒杆菌.

数据显示,玛丽传染了51个人,其中3人死亡.至于玛丽间接造成了多少人感染伤寒,已无法数清了.玛丽是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终其一生,她被强制隔离拘禁达26年之久.

20世纪初,人们又陆续发现100多名伤寒健康带原者.2013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发现了伤寒玛丽背后的科学原理:伤寒杆菌可能藏在一种叫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中.带原者可能是健康的,但他们的排泄物中却含有致病的伤寒杆菌.

病原菌可能是人体潜伏的战友

对共生细菌的研究还使一种病原菌——幽门螺旋杆菌重获好名声.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医师巴里·马歇尔和罗宾·瓦伦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胃内酸性环境中旺盛生存的少数病菌之一)是引发胃溃疡的病原菌.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持续使用非类固醇消炎药是导致胃溃疡的常见病因.从那以后,应用抗生素治疗胃溃疡就成了一种标准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快,由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溃疡发病率就下降了50%多.

但是,纽约大学的内科和微生物学教授马丁·布雷泽认为,事情远不是这样简单.

布雷泽教授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已经25年了.“与别人一样,刚开始我也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只是一种病原体,但几年之后,我认识到,它实际上是一种与人体共生的有益细菌.”1998年,布雷泽和同事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对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益的,它可以调节胃酸水平,创造既适合它生存也适合宿主(人体)的环境.

十年之后,布雷泽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不仅能够调节胃酸的分泌,还有其他作用.科学家早已知道,胃可以产生两种与食欲相关的激素:一种是告诉大脑人体需要进食的饥饿激素,另外一种是提示胃已经饱满,不需要再吃的瘦素.“早晨醒来时,你会感到饥饿,这是因为你的饥饿激素水平高的原因,”布雷泽说,“这种激素告诉你需要进食.用过早餐后,饥饿激素水平就会下降.”科学家将这种生理过程称为(饥饿激素的)“餐后减少”.

在一项研究中,布雷泽和同事比较了两组受试者饭前饭后的饥饿激素水平:一组携带了幽门螺旋杆菌,另一组则没有.结果很清楚:携带幽门螺旋杆菌的人,饭后饥饿激素水平会降低;没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则没有这种能力,这意味着,幽门螺旋杆菌可以调节饥饿激素水平,即食欲.

远离病原体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80%的老一辈美国人,体内都携带有耐酸的幽门螺旋杆菌.而现在,只有不到6%的美国儿童,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时,结果为阳性.随着幽门螺旋杆菌和其他细菌的不断消亡,高热量食品越来越多,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人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是否会被打破,从而引发全球范围的肥胖症流行呢?对此,布雷泽说:“我们还不知道微生物群落对肥胖症的影响有多大?但是,我敢打赌细菌对人类的影响肯定不是微不足道的.”

布雷泽认为,广泛使用抗生素并不是破坏人体细菌群落的唯一祸首.从上世纪开始,人类社会生态学上的一些改变对此也有影响.过去几十年中,通过剖宫产进行分娩的孕妇数量急剧增加,使一些重要的菌株无法通过母亲的产道传递给婴儿(在美国,超过30%的新生儿是通过剖宫产分娩的).还有,现代家庭规模都很小,兄弟姐妹不多,这意味着细菌传递给小孩子的途径也减少了.另外,饮用水净化工程虽然拯救了数百万因饮用水不卫生而染病的人,但也減少了我们与那些共生细菌接触的机会.很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一个日益萎缩的微生物世界中出生和长大.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约70%-80%)体内都有一种细菌——脆弱拟杆菌.这种细菌可以释放消炎物质,帮助免疫系统保持平衡.遗憾的是,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脆弱拟杆菌与幽门螺旋杆菌一样,正面临灭绝.“所谓的社会发展,已经在很短的时间里,完全改变了我们与微生物世界之间的联系,”科学家说,“在努力使自己远离病原体的同时,我们也断绝了自己与有益微生物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我们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环球科学》等)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共生细菌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共生细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聚焦言语,指向言和意的共生互长
一、整体感知,了解文本“写了什么”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好一个安塞腰鼓”句式在文中出现几次?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安塞腰鼓表演。

境趣共生,帮助学生走向思维的远方
【摘要】数学课堂是一个愉悦、和谐的情感场,也是师生智慧碰撞的思维竞技场。数学活动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历经独立解答一交流分享一质疑互补一总结反思四。

紧扣文本特色,追求言意共生
【摘 要】科普童话较之一般文本,更注重知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文本特点,以关键词为抓手,将故事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融合,让语言训练。

和美共生,幸福同构未来师生关系走向和建构
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培训项目专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