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顾恺之画论论文范文写作 李贽小评论和顾恺之画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顾恺之画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李贽小评论和顾恺之画论,关于免费顾恺之画论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顾恺之画论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顾恺之画论论文参考文献:

顾恺之画论论文参考文献 小论文排版与格式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科技小论文500字小论文查重

摘 要: 李贽在小说评论中提到顾恺之时表现出对其十分服膺,并直接或间接地引用顾恺之画论到小说批评之中,对小说批评理论进行探索,以促进之后小说批评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李贽 小说评论 顾恺之 画论

顾恺之是明确提出传神理论的第一人.以传神画论为核心,对创作主体的素养、创作构思、人物和环境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李贽文集中多处提到顾恺之,对其画论推崇备至,并借鉴顾恺之画论评论小说,对之后小说批评产生影响.本文将考察李贽在小说批评中借鉴、引用顾恺之画论的情况.从创作主体之识、人物形象传神、人物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李贽小说评论和顾恺之画论之间的联系.

一、创作主体之识

李贽在《和友朋书》中云:“顾虎头虽不通问学,而具只眼,是以可嘉.”[1]131李贽把自己的朋友顾养谦比成顾恺之,说朋友像顾恺之一样独具慧眼,是明识之才.事实上顾恺之的确是有独特见解、善于识人的画家、画论家.他在画论中指出:“不然真绝夫人心之达,不可惑以众论.执偏见以拟通者,亦必贵观于明识.末学详此,思过半矣.”[2]116顾恺之认为画家要提高对事物的透彻理解力,具有高明见识,通晓人情物理,具有鉴人之识,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传神作品.所谓的有识,包括既要对事物有独立透彻的高明见识,又要有洞察识人的能力两个方面.中国古代文论家谈到创作主体,多讲才和学,如刘勰《文心雕龙》著作本身就文采斐然.钟嵘《诗品》更是用“词采华茂”、“多才高博”等词评论被他列在上品的陈思王曹植诗和谢灵运诗,而对列在中品的谢朓诗则评价“意锐而才弱”.按照史料记载,顾恺之生时要早于刘勰、钟嵘一百多年,也就是说,早在刘勰、钟嵘以前,画论家顾恺之就已经提出了创作主体“亦必贵观于明识”的高明见解,此后直到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家必须有识.李贽在《藏书》中录有刘知几关于才、学、识的内容.虽然没有资料可以证明刘知几受到过顾恺之画论的启发,但李贽不仅从刘知几那里,还在顾恺之这里受到影响.其《初潭集又叙》:

呜呼!何代无人,特恨无识人者!何世希音,特恨无赏音者!今不念传神者之难遇,而徒羡人物之盛于魏晋,亦惑矣.谢安石有云:“顾长康画,有苍生以来所无.”今夫千古人物犹魏晋也,而顾长康鲜矣;余是以叹之.然则李氏《初潭》,虽志喜也,实志叹也[3]188.

李贽认为《世说新语》和《焦氏类林》两部小说为“不刊之书”,然则却不为世人所识已久,故在此感叹“何代无人,特恨无识人者”,“顾长康鲜矣”,明显流露出十分服膺顾恺之的高明见识和独到的鉴人之识.在李贽看来,顾恺之画人物传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顾恺之作为创作主体具有高明之识.李贽认为才、胆、识是创作主体必备的三要素,但识尤为重要.其杂文《二十分识》:

有二十分见识,便能成就得十分才,盖有此见识,则虽只有五六分才料,便成十分矣.有二十分见识,便能使发得十分胆,盖识见既大,虽只有四五分胆,亦成十分去矣.是才和胆皆因识见而后充者也.空有其才而无其胆,则有所怯而不敢;空有其胆而无其才,则不过冥行妄作之人耳.盖才胆实由识而济,故天下唯识为难.有其识,则虽四五分才和胆,皆可建立而成事也.然天下又有因才而生胆者,有因胆而发才者,又未可以一概也[4]266.

李贽在文中将识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决定成就才和胆多少的先决条件.这和顾恺之强调创作主体要有高明之识,思想才算有深度是一致的.李贽是一个思想家,他的小说评论有强烈的现实性,其中包括借此批评有些文人写不出有建树、新颖的作品,不检讨自己无高明之识,而归咎于所处时代风平浪静,抱怨没有英雄豪杰类的典型人物.“李和尚曰:《水浒》文字不好处只在说梦、说怪、说阵处.其妙处在人情物理上,人亦知之否”[5]198.李贽认为有见识的文学家、小说家无论处于什么时代、环境都能从生活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文学艺术,小说写得好和不好,不在于鬼神怪诞,也不在于描写阵法兵机,而是要求作家具有高明之识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再加工创造.容和堂本评点鲁智深时多次用活佛、评点李逵常用妙人,是李贽注意到作者善于识人,能看出表面行为粗俗的莽人,实为天下奇人、善贤忠义之人,所以李贽称《水浒传》为天下第一奇书.

二、人物形象传神

中国古代文论以诗为正宗,从“诗言志”到“诗缘情”,传神论并没有在诗学中直接出现.顾恺之是明确提出传神论的第一人,也就是说,传神论最初是在绘画领域被提出来的.顾恺之提出人物画传神写照艺术要求,摆脱了人物表现上的古拙呆滞,变为生动神气.其画论《摹写要法》:“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趣失矣.”[6]125顾恺之在人物描摹画论中明确用了“传神”,强调了“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在他看来,形象画得明亮或暗淡当然重要,但不如真正领悟到通过人物的姿态表情来现传神更加重要.此后传神论不断发展,至宋代多领域文艺理论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传神论的深入研究.苏轼《传神记》:“传神和相一道,欲得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彩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7]244-245苏轼认为,要创作出自然真实的人物,不能刻意地让人注视一物,摆好姿态,而要在生活中暗自观察.这一点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发展.苏轼接着又讲,顾恺之“颊上加三毛”表现出了人物个性特征.由此可见,传神论到明代以前在繪画领域已经比较成熟,小说理论此时正方兴未艾,需要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成熟理论进行开拓.李贽借用传神画论评点小说人物,也是顺应了文学艺术发展的需要.李贽在《初潭集又叙》有云:

譬则传神写照于阿堵之中,目睛既点,则其人凛凛自有生气;益三毛,更觉有神,且和其不可传者而传之矣.虽曰以无为有,亦奚不可!若夫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千载而后,倘有神师,我知其不屑也,而况于虎头哉[8]188!

结论:关于对写作顾恺之画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论文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彝族女作家李纳小艺术特色
提及李纳,或许并不为众多的人所知晓,也并不为当代评论界所特别注目,甚至在一些有关当代文学的宏观论著里还没有“李纳”这两个字。然而,她却以自己一颗。

李贽审美理想
摘 要:作为近代审美意识形态的开启者,李贽以批判程朱理学为突破口,他重于“自适”“自然”“真”“趣”,并以“童心说”作为其思想的纲领性学说,表现。

小议李贽童心
摘 要:李贽的“童心说”主倡纯“真”,自面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后世对李贽“童心说”的研究和阐释亦有很多。本文主要针对后世研究者对李贽“童心说”。

李贽童心其当代意义
摘 要:从“童心说”的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童心说”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童心说”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关键词:绝假存真;有为而发;朴素自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