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辅导员论文范文写作 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选择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辅导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选择,本论文可用于辅导员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辅导员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辅导员论文参考文献:

辅导员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学刊高校辅导员杂志高校辅导员期刊选择的力量论文

摘 要: 高校輔导员职业发展问题历来是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各高校不同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从未停止,开展辅导员不同职业发展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了一所“211”高校内实行的两种不同选聘发展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 职业发展的路径,建立一个制度环境—选留机制—职业发展的分析框架,进行岗位发展、性别比例、职称职级、岗位流动等指标统计和经验检验,揭示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选择的某些客观规律,旨在为决策参考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生辅导员 选聘机制 职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辅导员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事关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发展大计,地位重要影响深远.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建立,源于1953年4月清华大学设立的“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岗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校辅导员制度经历了诸多变化和发展,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重视从未放松,、国务院、教育部连续发布和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及出台的政策方针催生了理论学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岗位职责不明,工作负荷过高,发展道路不畅,成就感低及缺乏身份认同感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辅导员倦怠的产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被众多学者、专家认为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但有学者认为,当前的辅导员“三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存在现实悖论,具有诸多制约因素,体现在内驱力不足、培训机制不完善、保障机制欠缺及考核机制难以健全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依然任重而道远.

对辅导员问题研究的文献内容集中在辅导员制度、岗位要求和胜任力的评价、辅导员职业倦怠及专业化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鲜有触及辅导员选聘机制,特别是开展对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跟踪评价研究.而实践中各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却从未停止步伐,如清华大学最早尝试的双肩挑模式、江西师范大学“1+3”模式、华侨大学“2+3”模式、中国地质大学“4+0”模式.非常遗憾,实践的焦点反而成了理论的盲区.事实上,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已经成为众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系列问题的手段,开展高校辅导员不同职业发展机制的评价和理论研究迫在眉睫.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一所国家重点的“211”高校,该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启了一项“213”模式的辅导员选留和职业发展实践,受制于政策调整的影响,学校自2003年以后又进入公开招聘的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后简称为“直聘”模式).该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收集不同模式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在开展经验检验及归因阐述的基础上揭示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客观规律并提出政策建议.

从1997年到2003年,学校通过“213”模式入职的辅导员样本共计21人,其中16人仍在学校岗位任职.“直聘”模式选取2002年后开始陆续入职的辅导员样本,为使职业发展数据具有可比性和显示度,数据样本截止到2009年12月.在此期间“直聘”模式入职辅导员共23人,其中21人仍在校内.笔者针对“213”模式和“直聘”模式入职的样本对象设计了调研问卷,收集了系列指标数据,分类整理形成了统计汇总表.同时组织开展对样本的个别访谈,通过梳理制度环境影响因素和记录职业发展案例,为开展论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经验解释.

三、两种不同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

1.“213”模式

1997年至2003年,学校开展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213”模式实践.该模式从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对象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制度.“2”为本科毕业后担任辅导员工作两年,“1”为第三年作为研究生入学的过渡阶段,“3”为在职攻读研究生的阶段.2001年后,由于研究生入学学籍保留不超过两年的规定,“213”模式中的“1”取消,辅导员工作两年后即开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因其创立之初的称号,仍称为“213”模式.

“213”模式充分尊重学院选留辅导员的计划性和自主性,由学院按照辅导员配备及发展提出选留计划,在物色推荐及最终确定方面也给予学院充分的自主权利.按照“213”模式的运转周期,选留计划的产生结合一名辅导员在职读研的开始,往往形成一个以老带新的工作格局.学校给予必要的配套政策,在保研指标使用的条件适当放宽,在保留研究生入学学籍方面给予配合,在职攻读研究生的人事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在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方面给予政策照顾.

2.“直聘”模式

“213”模式结合学校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政策,打通辅导员的学历提升通道,平衡辅导员工作和个人长远发展.但仅从岗位选聘的角度看,如何挑选最合适的人选充实辅导员队伍是最关键的,而符合研究生免试推荐条件的同时也合适辅导员的人选往往并不容易在实践中平衡.有鉴于此,在以学校“213”模式选留辅导员为主要方式的同时,开始夹杂着部分直接从本科留校担任辅导员的例子,这是“直聘”模式的起源.

2003年后,“213”模式全部被以直接招聘辅导员的方式所取代.“直聘”辅导员模式的发生最初孕育于“213”中用于解决平衡问题,主要是在学院内选留辅导员.随后,学院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学院之间开始了互相推荐,“直聘”模式扩大了范围.2004年后,学校每年由学生工作处报送计划,统一对外公开招聘,不再区分校内校外.期间,有关设定招聘辅导员的报名条件是本科起点还是研究生要求曾经出现反复,故后文的分析中将“直聘”模式又区分为本科起点和研究生起点两类.

四、统计分析和经验检验

1.静态数据分析

“213”模式转岗比例25%,双肩挑比例25%,合计有50%的辅导员实现了从行政到专任教师的跨界,而在“直聘”模式下则仅有1人实现了愿望,差别在于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213”模式的选留和学院对应,具有转岗学科专业匹配性的优势,通过后续研究生学习,很快提升了学历.同时,学校政策支持非常重要,这是学院对从辅导员岗转专业教师的一种许可.而“直聘”模式存在两个障碍:一是随着招聘辅导员范围的扩大,选留辅导员自身专业和工作学院专业的对应关系被打破,使得后续专业领域的学历提升、转岗任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二是学校在2010年专门针对行政岗位转任专业教师做出明文规定,将转岗的条件明确为博士学位要求,并和对外公开招聘的教学科研人员同台竞争,这一条款的实施基本将辅导员转为专业教师的路给堵死.

结论:关于辅导员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路径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为高校辅导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路径。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要从“事。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摘要:新媒体作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而大数据时代辅导员的转型也刻不容缓。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网。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建设和完善分析
摘要: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是引导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导向因素,培育科学的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更好地指引辅导员合理、科学开展日常工作,进而提升大学。

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和建议
摘要: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重要工作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视野局限性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