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校论文范文写作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高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5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本文是一篇关于高校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思修课论文思政论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结课论文

摘 要: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公共必修课发挥着主阵地和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如何上好其下的四门主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思考;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2

在2005年3月9日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了本科高校思想政治公共必修课主干课有四门,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四门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上好这四门课,围绕课程教学实际,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抓好一个关键——上好第一堂课很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在《读通鉴论》中说:“有其始之,则已之也难”,意思是说:凡事开了头,要使他半途而废就很难.

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虽然对教育充满着憧憬和热情,但在角色转换上也曾感到迷茫.按照世界公认的教师成长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在大学本科期间要有十四周的教学经历.但对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学生而言,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没有教育实习的环节和经验.对于师范生而言也很难做到真正有十四周的课堂教学经历,在教学实习中可能扮演的更多的是班主任的角色,而非课堂讲课的教师角色,在研究生阶段又没有相应的教育实习.第二节阶段是入职后的两年职业培训,也就是职业认定阶段.但就我所在的学校,或是其他的一些学校而言,在新教师入职后的两年不上课,进行专门的培训,对于老师们的成长,从长远来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存在很大的难度.第三阶段是入职后的三十五至四十年,为自主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可能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硕士或是博士毕业就直接进入到高校工作,他们拥有的是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储备,但缺乏的是教学经历和课堂管理的经验.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在刚步入教师这个行列的最初几年,最重要的就是站稳讲台.

第一堂课讲什么,怎么讲,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都是老师们在课前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对于老师的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着本学期后面的课程教学.如果第一堂课老师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会比较配合,老师也能树立起自信,正常发挥,形成良心循环.如果第一堂课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会对老师形成较低的认识,对于年轻的老师们,会打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于新教师而言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就十分重要.除了充分的准备,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课前去听听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课也非常必要.

二、坚持四个原则

1.树立问题引导意识

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对于每门课、每个章节、每节课都会有主要问题.在讲授一门课时,教师首先要厘清这些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课程、章节、一节课的引导.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来说,从目录看,《原理》课由绪论和七章构成.但从内容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这三个部分之下又分别有多个内容.在讲解绪论时,就要让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整体把握整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厘清章节和内容的关系:课本的前三章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四、五章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六、七章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在后面的课程中,依次讲解不同章节的时候,又在这个大的框架中将知识点补充完整.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四大部分:辩证唯物论(含五大观点:物质、运动、时空、意识、实践);唯物辩证法(含四个部分:两个总特征、三大规律、四种思维方式、五对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认识从哪里来?什么是认识?认识的运动的规律?有多少认识是真正的知识?)和唯物史观(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创造者?).在不同部分、不同章节的讲解中,还要将这些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展示出来,讲明白.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当整门课程结束的时候,一张完整的知识逻辑图清晰可见.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清晰的问题意识,可让课程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们树立起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意识,避免思路、逻辑混乱,也易于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强.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原理》课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比其他几门课程要强.如何把枯燥、难懂的理论讲清楚、讲生动,成为摆在思政课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光讲理论,难懂也容易疲惫.

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就要更多的联系实践生活.从实际生活的中案例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比如讲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之一:普遍联系,可引用的例子有古文献中的《太子丹献手》、《箕子见微知著》,现实生活中的多米诺骨牌、蝴蝶效应、桑基鱼塘模式等来引导同学们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再比如,讲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时,可用六个苹果和iphone6的价值作比较:六个苹果价格再涨也不会超过iphone6,而iphone6价格再跌也不会少于六个苹果的价格.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两种常见商品价格和价值的比较中明白: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任何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波动的中心始终是这一商品的价值.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来讲原理,学生会有亲切感,同时也能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理解所学内容.

3.增加和学生的互动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含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思想政治公共课,除了理论性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班教学.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有老师的教,教学效果不佳.其次,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在不断增加,智能机在学生中几乎人手一台,如何把“低头族”、“特困族”变成“抬头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高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校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抬头率低、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仅采取传统的填鸭式课堂。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对大学生来讲具有极大的作用,纠正大学生偏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高校也是大学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主要阵地。为了能够提。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迅速,有关教育的革新也显得尤为迫切。思政课在我国的高校里虽然已经开设很久,而且关于思政课的教育体系也比较完善。

高校思政课教学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探析
摘 要: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