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土地论文范文写作 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前景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土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前景,本论文可用于土地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土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土地论文参考文献:

土地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和开放杂志教育改革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 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土地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即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土地制度一个最大的矛盾,就是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承担了经营国有土地的职能,结果,政府随意圈占农村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系列弊端日益突显.改革征地制度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度最高、寄予期望最大的改革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既高度重视各领域的突出现象、问题,更注重探究产生问题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及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既治标又治本的解决办法.这个方案中关于“所有者与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的改革一旦实施,就意味着土地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因此,我国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

关键词:土地公有制;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改革前景

中图分类号:DF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033-04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性质,既是人类生存的环境空间,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既有自然特性也有经济特性,尤其是对于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中国农村,土地更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土地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即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延续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从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突破,以此为发端而展开的.联产承包的本质,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对农用地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全社会上上下下基本形成共识.当然,对具体的路径怎么走,也还存在分歧.

有人认为,农村改革只进行了一半.笔者认为,从土地制度改革的角度思考,这话有道理.除了农用地,农村集体和农民还有不少非农业用地,包括各类企业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宅基地等等.从理论上概括,它们都属于集体建设用地.这些土地与农地一样,也都是农民的财产.应该怎么用,怎么管?实践中经历了较大的曲折.

改革开放后大约有十几年时间,总的政策取向是鼓励农民利用这些土地走向市场,发展非农产业.否则,不会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而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又对中国的城市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催生了大量小城镇,还培育了一些大、中城市,比较典型的是“珠三角”那些城市.例如东莞,改革开放前,县城的建成区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1978年开办了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之后,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进一步升格为地级市.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产业不断集聚,现在已是600平方公里、84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了.该市市区里至今有70%的土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在集体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大城市.“珠三角”的南海、顺德、佛山等,大体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长三角”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

收稿日期:2016-05-20

作者简介:黄小虎,男,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北京100812).

的不少城市,也不无类似的经历.如果进一步缩小观察的尺度,更会发现,全国有为数众多的村庄,走了与东莞类似的道路,在集体土地上自主发展二、三产业,在富裕农民的同时,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做出贡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江苏的华西,浙江的横店,河南的刘庄,天津的大邱庄,北京的郑各庄、新发地,等等.更多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

我国宪法规定,土地所有权不允许买卖,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是符合宪法精神的.本来,按这样走下去,有可能比较顺利地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子,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比较完整了.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要经历曲折.1998年修订、1999年实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43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第63条).这两条规定意味着,农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凭借自己的土地财产权利,自主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了.这两条规定还意味着,此后的城市化进程,不再是政府在台前幕后积极引导,市场在台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自然历史过程了,而是让政府站到台上,大包大揽了.就这样,历史的发展在这里拐了一个不算小的弯儿.

实事求是地说,拐这个弯儿,也不是什么人的率性而为.就当时的历史条件,也应当算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土地管理部门推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但进展并不顺利.直到90年代后期,历经10年,也没有在全国全面确立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1998年国家机构改革,成立国土资源部,土地管理升格了,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这期间还发生了不少事情,例如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力紧张,与事权不匹配;提出城市化发展战略;国企改革需要土地管理的配合以及乡镇企业改制、重组,等等.再加上干部的选拔任用始终是以GDP为主要标准,各种因素叠加,1998年修改土地管理法时,有关决策层的主要关注点,一是加强土地管理的权威性,推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全面确立;二是为地方政府增加资金来源,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改革开放以后,各方面发展大量占用耕地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给土地管理的压力很大.而且除了行政手段以外,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担心放开集体土地入市,耕地保护更加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土地管理法做这样的修改,也是反复权衡利弊之后的现实之选.

新法实施以后,全面确立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目标,很快就实现了.地方政府也很快学会了靠征地、卖地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形成所谓土地财政.进而也很快学会了用土地去抵押融资,形成所谓土地金融,并以土地金融为主体,累积起大量的地方债.有钱好办事,十几年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如果我们肯定中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那么就应该肯定,现行土地制度和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功不可没.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土地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土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
摘 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当今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经济建设,加快现代化步伐的主要发展问题。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动力、现实需求影响
摘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土地分散化小规模经营、农业转移人口与土。

农村山区土地制度改革低成本困境张力反思
摘 要: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本低效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在效率配置、效益经营、耕作方式上对农民收入增长束缚的现状缺陷。而农地产权界定模糊、农地流转效。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探析
我国在上世绍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裁,随后出现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的严重不平衡状态,以及农村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发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