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展望论文范文写作 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和展望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展望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和展望,这篇展望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大众文艺投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大众文艺杂志社军事理论论文2000

摘 要: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主体性的建构首先是确立个性主体尤其是感性的本体地位,在这一方面,王国维的贡献不可抹杀.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的过程,也就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中交替发展的过程,从而形成百年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应该着力将文艺理论建设成一门“间性”学科,具体包括文本间性、主体间性、学科间性和文化间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艺理论;20世纪中国;主体性;间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1-0150-08

一、回顾: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基本性质

简单地说,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基本性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主体性的建构和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

建构主体性,首先需要确立人的个性主体(尤其是感性意志)的本体地位.尽管古典主义文论也讲主体,但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主体自我的力量是微弱的,主体最终消融在外在的理性规范之中,或者消融在外在的*规范之中,或者消融在抽象的宇宙法则之中.因此,古典主义所讲的和谐统一是以客体消融主体为前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称古典主义美学为客体性美学.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虽然并没有完全忽略人的感性,如《礼记·礼运篇》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中说“食色,性也”,但却将这种感性归于“天理”,正所谓“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焉”,这样,人的感性便完全被纳入封建*规范之中,实际上等于取消了感性.特别是到了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便更加明确地排斥了人的感性.因此,虽然中国古代文论追求情与理统一的和谐美,而且与古希腊一样,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体现着和谐美的古典文艺,但这种和谐美的实现常常是以压抑和钳制人的感性为代价的.

在确立感性意欲的本体地位方面,王国维的贡献不可抹杀.他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在《叔本华与尼采》《古雅之在美学上之地位》等论文中,他一再申明“吾人之根本,欲而已矣”的观点.确立感性意欲的本体地位,对于消解古典主义的客体性,建构近现代审美意识的主体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使一个人在个性主体的意义上与古代*理性产生分离.

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第一次将西方文学中“理想派”(浪漫主义)、“写实派”(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同时引进中国.他指出:“凡人之性,常非能以现境界而自满足者也等故常欲于其直接以触以受之外,而间接有所触有所受,所谓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也等小说者,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也.此其一.人之恒情,与其所怀抱之想象,所经阅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察者等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澈底而发露之,则拍案叫绝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此其二等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小说种目虽多,未有能出此两派范围外者也.”①梁启超的阐释虽然有些原始、初级、粗糙,但这毕竟是中国文论史中首次对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明确论述,其意义显然要超出这种论述本身.后来,王国维又在《人间词话》中再次提出“理想派”与“写实派”的分别,他提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到五四时期,这种有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抽象的理论提倡,终于演化为“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两种文艺流派的具体实践.

在中国文论由古代向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重要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古代群体*理性的冲击和反判,从而确立了个性主体的本体地位.无论是鲁迅的“任个人而排众数”,还是李大钊所断言的“新文明之诞生等新文艺之勃兴,尤必赖有一二哲人,犯当世之韪等为自我觉醒之绝叫,而后当时有众之沉梦,赖以惊破”②,都将个人置于与社会群体尖锐对立的位置.中国近代文论的产生就是根植于这种人与社会的深刻的分裂之中.

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则逐渐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所取代.例如,郭沫若在他的《文艺论集序》中写道:“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敬仰自由的人,但在最近一两年间与水平线下的悲惨社会略略有所接觸,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由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人要求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未免出于僭妄.”“在大众未得发展个性,未得享受自由之时,少数先觉者倒应该牺牲自己的个性,牺牲自己的自由,以为大众请命,以争回大众人的个性与自由.”③基于这种认识,他开始抛弃主体的个性,转而提倡“在精神上是彻底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艺”④.这预示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正逐渐出现,标志着以崇尚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国近代文论的发展已告一段落.

主体性理论也曾于20世纪80年代获得复兴,这主要体现在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和刘再复的主体性文论中,但随着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主体性的呼唤再次被淹没.

作为近代文学理论,现实主义也讲主体性,但浪漫主义主体与现实主义主体又存在着质的差异.浪漫主义文论追求个性主体的普遍性,现实主义文论则追求主体的特殊性.作为刚从社会*结构中分离出来的浪漫主体,浪漫主义尚缺乏一种社会内容的具体规定,显得空泛而又抽象,往往表现为一种大人类主义,它将整个外在自然、宇宙一律看成是自我的表现.浪漫主义者提倡抽象普遍的人类之爱,主张以自我为中心,实行超阶级差别的爱的推移.相对而言,现实主义文论则不像浪漫主义那样特别关注自然,对于社会存在,他们也能采取较理智的态度,清醒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般来讲,现实主义者反对浪漫主义抽象的人性论,而主张阶级分析的社会学方法.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展望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展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回顾和展望
[摘 要] 论述“中国哲学”进入中国高等学堂以来,学界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治学方法之对比。回顾百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果,同时,立基于。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回顾和展望
摘 要: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相对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言的。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内容非常丰富,但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成果,还是毛泽东。

中国会计历史回顾和展望
【摘要】 写作本文目的在于对中国会计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认识和评价。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在历经初始起步、深入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不同。

中国非市场经济问题回顾和展望
【摘 要】 加入WTO十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上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现已成为反倾销头号受。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