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认同论文范文写作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机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认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机制,该文是关于认同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

摘 要:缩小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增强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实现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以社会距离为*变量的社会资本、同群效应等因素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起着不同的强化作用.在社会距离这一*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身份认同呈现显著的正向强化作用,而同群效应对其身份认同呈现显著的负向强化作用.因此,应从缩小农民工的社会距离入手,增强其在城市中的社会资本,避免同群效应在其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负向作用,从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农民工;身份认同;社会资本;同群效应;社会距离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056-0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农民工这一在户籍上仍属农民而在收入来源上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的群体应运而生.在经历了从抑制农民工进城规模到注重维护农民工合法经济权益等阶段后,国家逐渐认识到引导农民工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并融入城市,是关系到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国家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因而,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国家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受社会历史因素的限制,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还比较缓慢,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其生活和消费方式也与普通市民无异,但在心理归属和自我身份认同上往往并不将自己视为市民.导致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的影响因素很多,有学者从社会距离因素进行探讨,有学者从拥有社会资本水平方面进行研究,还有学者从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角度进行探索,这些探索使我们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有了初步认识,然而目前对农民工身份认同形成的影响机制的探究还比较少,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借用路径分析的基本思路探索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形成的机制.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身份认同的理论既关注身份认同产生的宏观社会过程,也关注个体行动者之身份建构的微观过程,既包括社会转型背景下现代化战略的推进、市场转型、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等宏观过程,也包括现代化语境下的现代性生成与获得、社会资本重建、集体行动的可能性、社会距离的空间策略等微观过程.本文试图结合已有的文献和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农民工存在的经验事实,从微观过程

收稿日期:2016-09-21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14JZD015).

作者简介:潘泽泉,男,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410083).

李挺,男,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长沙410083).

出发,就社会资本、社会距离、社会交往的同群效应等方面探究农民工身份认同建构的多重可能性.

1.社会资本、社会距离与身份认同:解释的可能性及其条件

(1)社会资本变量.国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界定和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布迪厄(Bourdieu)从建构性角度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现实或者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也与群体成员身份有关,每个成员通过场域中不同位置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①.社会资本并非个人实践的先赋因素,相反,它是通过个人参与群体实践而精心建构的.②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的利益结构当中,行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开展社会行动,在此过程中形成持续存在并再生产的社会关系.③波茨(Portes)從社会资本嵌入性角度提出了个体理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社会网络的观点.④普特南(Putnam)从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和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出发,从信任、规范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并将社会资本视为一种“公共物品”.⑤博特(Burt)从联系缺乏角度来分析个人流动以及信息、资源的获取.⑥林南从理论和测量研究的角度对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和模型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⑦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以及测量和影响方面的探索主要基于经验事实.有学者对共通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进行区分并对其在中国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⑧有学者探讨了社区社会资本维度与具体测量指标的贡献度.⑨还有学者从资本测量的角度分析声望与权力对社会资本的影响效果.⑩在社会资本作用效果方面,边燕杰从中国社会的“关系场域”出发,分析了跨体制社会资本对个人收入的影响.B11有学者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的社会资本对个体行为的影响B12,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个人的迁移意愿B13、生命成长B14、工资收入B15、社会融合B16、社会信任B17以及市民政治参与B18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学者研究了社会资本对于教育获得以及社会闭合现象的作用,并提出了“网络资源型”社会资本和“社会闭合型”社会资本.B19有学者从家庭成员健康水平角度探讨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B20在本文中,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人表述的所能支配的社会力量的总和,表现为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紧密联系的状态,体现了多重关系建构中社会网络的建构和动员能力以及关注社会资本的转换关系和生成能力.本文基于拥有可支配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通过衡量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在互惠性的支持网络、人际交往对象、心理扶持、生活资助上的差异来考察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大小.

(2)社会距离变量.这一概念由塔尔德(Tarde)率先提出,反映社会阶层或阶级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程度.此后,社会距离内涵不断扩展,被用来描述群体间的偏见、文化差异以及群体间互动的差异等.齐美尔(Simmer)从主观方面拓展了社会距离的内涵,认为社会距离衡量的不仅是文化、教育、经济方面的客观差距,同时也是心理、认知、观念等主观方面的距离.B21帕克(Park)认为,距离是一种可以测量和表现个人与一般社会关系的亲密程度和等级,感觉上的距离可以像智力一样得到测量.他将有形的居住空间距离与社会距离联系起来剖析社会距离形成的原因和动力机制.B22博格达斯(Bogardus)提出的“社会距离测量法”为社会距离用于实证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认为社会距离是能够表现一般的前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特征的理解和亲密的等级或程度B23.国内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一是从差异性态度与交往期望方面分析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差距程度、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B24.二是从社会距离和社群网络出发研究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生活相隔离的现象B25、社会距离的代际传递效应B26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B27.三是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交往对社会距离的削弱作用B28.在本文中,社会距离更多是通过主观社会距离来衡量社会距离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的,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认知、观念,包括社会交往的期望、人际关系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特征、社区参与的差异性态度、邻居意愿以及融入城市的意愿等.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认同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认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社区传播
摘要 在现代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双重困境,既无法回到农村又难以融入城市,他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使用参与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等质。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影响机制
摘要:随着医院财务管理方式逐渐完善,医保支付方式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发生重大的改变。医保支付方式是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在医疗保险实现环节。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对流通服务业效率影响机制
摘要:北京市流通服务业近些年发展现状是部分流通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效率已经到达一定得瓶颈,而诸如仓储物流等行业的效率仍较为低下。此效率问题。

风险投资支持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其影响机制
摘 要:近几年,在分析上市企业并购业绩过程中,发现有风险投资支持背景的企业在并购后宣告的业绩,相较于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无论是短期效益还是长。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