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四十不惑论文范文写作 改革开放四十不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四十不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5

改革开放四十不惑,本论文可用于四十不惑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四十不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四十不惑论文参考文献:

四十不惑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成就论文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论文改革开放小论文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1978-2018》

蔡昉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5

本书通过全方位总结各个领域的改革,展示中国改革故事,并尝试提炼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总的思路是把消除传统经济体制对生产要素积累和配置的束缚作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把中国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从而潜在的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促进高速发展的各种贡献因素.

当人们说起中国经济改革的起始时间,一般都是笼统地说1970年代末或1980年代初.以两个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为准,应该说中国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第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决定摒弃生产队大呼隆式的劳动方式,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形式被称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得到推行,并导致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渐废除.这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突破.而小岗村的颠覆性制度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实践.

以往的一些分析认为,在19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中,唯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可圈可点.其实,城市经济部门的改革和农村几乎同时起步,方式类似并取得了相同的改革效果.可以同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提并论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样始于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恢复奖金制度、对企业放权让利、重新界定国家和企业的关系、鼓励公有经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容易深化的改革.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也是同时发生的.1979年4月, 首次提出开办“出口特区”,同年7月 、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和汕头以及福建省的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来称作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初期的对外开放还带有实验性和地域性,先后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省份等入手;及至1990年代,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做出努力,开始全方位拥抱经济全球化.可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开放条件下的改革,对外开放也在改革过程中得以推进,国内经济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恰好历经40个年头.如果把孔子的名言“四十不惑”用在40年以后的今天,首先是说40年的成功实践确定无疑地证明了这条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引申,也是说40年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的时间点,以使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改革实践.

中国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其精神实质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总结40年改革开放发展经验,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契机和一个历史节点.

4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只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长河的一个短短的瞬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因此,从中国大历史和长周期的视角来认识这个时期及其相关的语境和全球背景,更有助于把握方位,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指导未来.

在以往的文章中,通过对经济史的观察,同时借鉴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相关学派的观点,我把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概括为五种增长类型(或阶段):(1)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或M类型增长;(2)格尔茨内卷化或G类型增长;(3)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或L类型增长;(4)刘易斯转折点或T类型增长;(5)索洛新古典增长或S类型增长.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五种经济增长类型固然依次有高下之分,作为五个经济发展阶段却又是顺序演进和相互继起的关系.从较低阶段进入更高阶段的关键,在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即资源或要素)的积累,而在特定阶段上得以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潜力的关键,宏观层面在于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配置效率,微观层面则在于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一个很低收入水平、具有巨大赶超潜力的发展阶段上,在某种程度上说,采取计划手段实现资本积累是可行的,有时甚至比采用自由市场模式却又不能以法制手段有效规范经济活动的体制更有效率.而且,计划性、行政性的经济计划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本积累.

然而,计划经济却不能完好地解决经济增长的另外两个必要的体制条件,即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问题.

传统体制形成之初,中國总体上已经完成经济内卷化过程,本应展开以劳动力转移为特征的二元经济发展.然而,急于赶超工业化国家的强烈愿望,加之对工业化认识上的误导以及有限的选择空间,促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这种体制下资源误配的格局进而诱导形成了无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低下的生产率和增长表现,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改革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中微观激励不足的环节入手,容易在只有受益者、没有受损者这样一种帕累托改进的路径中得到推进,进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矫正资源误配格局.过去40年的改革基本上是沿着这一路径进行的,由此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这就是改革解放生产力、促进增长的经济学道理.

探寻国家兴衰和后进经济体如何赶超先行经济体的答案,是经济学家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永恒课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为成功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因此,中外各领域学者做出大量的研究,从各个侧面予以解说和分析.在参考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回答:其一,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一旦解除体制束缚,中国的潜在增长动能是什么;其二,中国经济到达的发展阶段,如何改变其增长驱动力,通过哪些方面的改革可以取得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如何推进这样的改革.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四十不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四十不惑 写给自己生日方面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对贵州农村地区促进
[摘 要]贵州经济、政治建设、传统观念、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长期处在一个落后的状态,农村相对更加严重。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前贵州农村地区的基本情。

论我国改革开放后基层政府治理转型
[摘 要]基层政府治理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从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基层治理的形式却不拘一格。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基层政府的治理模式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四次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通货膨胀率可以反映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使通货膨胀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是一。

论中国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贫富差距现象日益严重,造成百姓对改革。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