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网络环境论文范文写作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网络环境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此文是一篇网络环境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络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保护环境的论文大学生价值观论文大学生网络安全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的主要生存环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影响源,是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适应网络环境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新媒体交互式传播特征,再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话语体系;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倒逼范式”,发挥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适应高校网络舆情高发态势,在舆情应对处置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关键词]网络环境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耦合关系

[作者简介]孙伟(1976- ),男,江苏睢宁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1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RS2015-1)和2015年校级社科基金预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SL-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4-0070-03

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何才能自觉担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者、践行者的重任?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与网络环境的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是指某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环境与大学生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呈现出情感耦合、功能耦合、控制耦合等多样化耦合谱系.

1.情感耦合.1997年被誉为互联网真正走入中国百姓家庭的互联网元年,当前的大学生均为“95后”,基本上与中国互联网共发展共成长,其人生历程、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刻上了互联网的印迹,并在长期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与之建立起亲近的情感耦合.

2.功能耦合.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依托互联网衍生出很多功能,包括信息获取、娱乐个性化、生产网络信息、参与社会协作等,大学生在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选择中建立起功能耦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进一步增强了互联网的“吸附性”,大学生与网络环境之间“无时不网、无网不在、移动上网”的耦合度进一步加深.

3.控制耦合.大学生通过输入数据、文字指令、点击打开等方式,实现了与网络环境的控制耦合.网络能够迅速地满足大学生参与社会、诉求表达、答疑解惑、互动交友等多方面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以及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也在隐性地控制着大学生.

二、网络环境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网络环境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是以人为中心的虚拟空间,是对人的生活产生直接、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从最初的“第四媒介”发展为与现实环境密不可分的“彼岸世界”,“它可以改变社会环境,改变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可以改变人们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等等”.①这个与现实环境并存的虚拟环境已成为影响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因素.

1.网络环境既是聚集最多大学生的活动场域,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主要源头.从规模上看, 95%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于网络环境中,并在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中自由切换.从上网时长看,移动互联网占用学生大量的“零碎化”时间,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5个小时左右,基本占到了白天活动时间的一半.如此大的上网规模以及如此长的上网时间,都说明网络环境契合大学生心理,能满足大学生交友、表达等需求,是极受大学生喜爱的环境.但是,由于网络技术*了高校的“围墙”,大学生常在网络环境中“聚集”“围观”,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严重动摇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2.网络环境既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舞台,又是左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战场.网络环境下,信息海量、共享,传播迅捷、互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认知社会、了解世界的窗户,有利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增强大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下的国际竞争的意识,加强大学生建设新中国的能力.但是,网络环境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同时,也交织着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暗战”.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上的双重话语霸权,以全球化网络为载体,把大学生作为和平演变的对象,裹挟着正能量的外衣,倾销、散布西方政治制度、普世价值、生活方式,“比如,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哈佛校训’‘西点军规’等,表面看是‘正能量’语境,背后却隐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有意渗透”.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以及价值观形塑的黄金时期,网络环境多元文化思潮是隐性的,大学生容易对其丧失警惕性,在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逐渐丧失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

3.网络环境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晴雨表,又是有效指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开放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把网络看作宣泄情绪的垃圾场,在网络乱象中迷失自我、道德滑坡、丧失社会责任感,“他们对利己的举措极为赞同,对损己的措施加以痛斥,而对与己无关的事则置之不理”.③学生毫无顾忌的吐槽、跟帖、转播,可以让学校看到学生更为真实的思想,更为真切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参照依据,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特征,有利于对一部分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另外,网络环境还为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理论成果,更新实践活动的动态,解读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最快捷、最全面的平台,为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提供辅助.

结论:关于网络环境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网络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摘要:以太原市一所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进行调。

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沟效应
摘要:“知识沟”理论在信息代时代发展到“数字鸿沟”理论,主要是由互联网接入、使用差异造成的。新媒体技术是拉大“知识沟”现象的主要变量。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
摘要:价值观具有与生俱来的实践本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生活中的践行,因而构建生活化培育机制乃是逻辑选择的必然,否则无异于纸上谈兵。生活。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给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