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务公开论文范文写作 略论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有机结合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政务公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3

略论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有机结合,本论文可用于政务公开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政务公开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政务公开论文参考文献:

政务公开论文参考文献 公开发行期刊电子政务论文

摘 要:推进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扩大公众有序参和是构建新型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政务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前提,公众参和是政务公开的动力;政务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初级阶段,公众参和是政务公开的最终目的.当前,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的有机结合,除了要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外,还需要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根据议题的具体情境,有效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科学设计公众参和程序和方式,将政务公开贯穿到政府决策的全过程.通过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 化.

关键词:政务公开;公众参和;有机结合;政府决策;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1-0009-04

推进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扩大公众有序参和是构建新型公共事务治理格局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更加注重健全 制度、丰富 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和”,“推进协商 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国务院 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通过政务公开让公众更大程度参和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汇众智定政策抓落实,不断完善政策,改进工作”.从政府治理现代化意义上说,公众参和不仅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手段,更是开展政务公开的最终目的.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的相互关系

1党和政府对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高度重视.改革开放近4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工作.其一,在政务公开方面: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务公开正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政务公开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以 、国务院 名义发布政策文件就多达数次,包括2005年《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5〕12号)、2011年《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 号)和2016年《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足见 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二,在公众参和方面,自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和”以来,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均对此予以重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也对之加以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和暂行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对相关领域公民参和的原则和方式给予了规定.许多地方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众参和实践.公众参和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 政治的重要手段和显著特征.

2政务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前提,公众参和是政务公开的动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吸引了不同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综观这些研究,学者们已经对政务公开的内涵范畴、价值意义、理论基础、制度现状、实践成效和改善路径等进行了探讨;[1]对公众参和的概念内涵、规范意义、理论基础、实践现状、存在问题、完善举措等进行了分析.[2]从理论分析视角来看,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政务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前提和基础,公众参和是政务公开的推力和动力.[3]从消极意义上来说,政务公开的实施困境制约了公众参和的开展,而公众有效参和的不足也进一步抑制了政务公开的推动.[4]一方面,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公众参和权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公众对决策信息具有充分的知情权,“没有信息公开,公民不了解政府是否决策、何时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决策是如何形成的、决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决策的预期成本和效益等信息,就很难对政府的决策进行评价,也就无从参和政府决策.”[5]另一方面,在政务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和,不仅可以有效约束公共权力的行使,而且为政务公开注入了持久的动力.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信息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参和不仅能化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能促使政府不断扩大公开范围、提高服务质量.”[6]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上述判断.《2014年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显示,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呈现正相关关系.[7]

3政务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初级阶段,公众参和是政务公开的最终目的.和以往政策相比,2016年 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不仅继续关注政务公开问题,而且特别强调了公众参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中,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的有机结合.然而,当前学术界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公众参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手段.例如,有学者指出,开展政务公开,需要挖掘公开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充分发挥公众参和的推动作用和监督功能,从而形成推进政务公开的内外合力机制.[6]将公众参和作为一种制度外的动力机制来推进政务公开是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政务公开并不是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它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事实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方式和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加强 参和,建立开放政府,进而降低腐败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8]公众参和理论先驱阿恩斯坦(Sherry R. Arnstein)在其提出的著名的“公众参和的梯子”理论中明确指出,信息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初级阶段,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权力共享才是一种真实的参和.[9]我们认为,政务公开是公众参和的初级阶段,公众参和是政务公开的最终目的.研究政务公开和公众参和的结合问题,需要将讨论的重心放在公众参和层面,通过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 化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政策执行力.

结论:适合政务公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政务公开条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论比较法视野下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和制度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环境问题频发,且已经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基于此,我国在2014年修改了《环境保护法》,完善了公众参与制度,便于公众表达意。

环境公平视域中公众参和问题探析
摘 要:当前环境污染和环境公平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不公平会加剧社会不公平,进而影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现代生态治理的理论和。

公共管理视角下公众参和渠道分析
公共管理是一门内容涵盖丰富的学科内容,同时也是社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的实现需要大众广泛的参与,需要拓宽管理的思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

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和存在问题
长江大学绪论(1)何谓“地方立法”?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来看,地方立法的定义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广义的地方立法,是指特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