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日耳曼论文范文写作 中国日耳曼学代表人物考证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日耳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中国日耳曼学代表人物考证,此文是一篇日耳曼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日耳曼论文参考文献:

日耳曼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围绕叶隽新著《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对陈铨、冯至两人在日耳曼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评论问题,揭示学术界的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政治和学术的纠缠.认为学术研究和评价不应简单地和现实政治牵连,而应交由学术界自由争鸣,并对学术和学者人格的关系作了阐述.

关键词:陈铨;冯至;日耳曼学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7)04-0089-04

叶隽先生新著《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 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下称“叶著”),捧读之余,深受启发.同时,也有一点困惑想提出以就教于读者.这点困惑即叶先生在大著中笔墨较集中在陈铨、冯至两位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叶隽提出日耳曼学“以冯至为代表”,同时又多次对陈铨的研究给予赞赏.这就使读者产生困惑:谁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日耳曼学的领衔者?

一、叶著列举出的陈、冯两人的研究成果和“代表说”的落差

叶隽列举了陈、冯塑造的尼采形象.陈铨说:“历来第一流思想家都站在时代的前面.” [1]32不以时代之是非为是非.“他凭他超越的眼光,深沉的智识,对于社会上一切制度文化道德宗教,都要重新估定价值.在必要的时候,他不惜摧毁一切,来创造一个新的局面.尼采就是这样一位思想家.等他一心一意,找寻世界文化的错误和补救的办法,使人类走入光明之域.人生再不是死气沉沉腐化堕落的人生,乃是充满了热情生命,有声有色的人生.只有尼采这样的人格,和他大无畏的精神,才配得上批评传统的旧道德,建设超人的新道德.” [1]32叶隽点评道:“何其光辉灿烂?何其高尚伟岸?”“有极为深切的对尼采的‘同情之理解"” [1]32.冯至这样概括尼采的意义:“尼采是一片奇异的山水,一夜的风雨,启发我们,警醒我们,而不是一条道路引我们到一座圣地” [1]33.关于陈铨对歌德的研究,叶隽说,其博士论文“就是后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性著作之一——《中德文学研究》.等著作内容翔实,尤其是作为具体研究中国文学和德国文学相互关系的研究专著,确实可谓是有开创性贡献”.“对于专业从事日耳曼文学研究的陈铨来说,歌德一点都不陌生”,“是相当熟悉的一个研究对象” [1]68-69.陈铨这样理解《浮士德》:“歌德从浮士德的口中,说出他自己灵魂的状况,描写这一个新时代的精神”.陈铨对浮士德精神的概括就是“歌德的浮士德的态度,就是浪漫主义者的态度,——他有无穷的理想,内心的悲哀,永远的追求,热烈的情感,不顾一切的勇气.” [1]70 “以研究歌德的作家冯至”如何看歌德或“浮士德”呢?叶隽没有说,只是指出,从冯至认识“浮士德”的入手点,也可以看出其研究着手的往往是比较小的口子,如“魔”、如“人造人”等.其实相当入微.还有,陈铨比较歌德和席勒,认为—为世界诗人,一为民族诗人.陈的论断在今天读点书的人只是常识,但据叶说,这个论断在冯恐怕不能“生效” [1]94,还剩下席勒.叶著说,“相比较对歌德的熟稔而言,冯至对席勒的认知很难说有多深刻.”“总体来说,他(指冯)的席勒阐释远没有能极尽其妙处.就此意义而言,陈铨对席勒的研究更有基础些” [1]94-95.

为了读者有一点比较直接的认识,上面从叶著中大量抄出一些资料——以陈、冯对德国三大哲人的认知为主.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对叶隽下面这些论断如何理解呢?在涉及尼采时,叶隽说,“虽然冯至对尼采这样的思想家没有太多兴趣,但他的理解确实是相当客观和理性的” [1]33,“对理解这段接受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史意义” [1]35,“我们应充分揭示此期以冯至为代表的留德学人(陈铨也是留德学人——笔者注)的独立意识和冷静态度” [2]40.相信读者和笔者一样不得不对这些论断打上问号,因为在叶著的这些论断和叶著列举出的陈、冯两人的研究文字之间,有那么明显的落差.我们看到,陈的评论具体实在、言之有物,而冯的评说相形之下,微不足道了.但是,叶隽仍然论断道:“但至少就此时的状况来说,王国维开辟并确立的纯正学术之路(指中国的尼采研究——笔者注),经由李世岑 ,似乎已被冯至隔代继承了.” [1]40叶隽的意思大致是,冯至的尼采研究比陈铨更客观、更纯粹,所以胜于陈而成为中国日耳曼学的代表.在笔者看来,葉文这里实在是先定“代表”,然后虚文伪饰,不得要领.乐黛云在论及尼采对中国文学影响时,正确的论断了异文化的接受规律:“任何外来思潮发生影响的过程都是这样一个选择、鉴别、消化、吸收、批判、扬弃的过程.人为的照搬或移植都只能是表面的,不会产生什么真正的影响”. [2]381陈铨对尼采、歌德等研究,不但有丰富的、客观正面的内容,且有消化、有选择,有联系中国实际做出的影响广泛的发挥.事实上,陈铨的日耳曼学研究成果不仅有“有开创性贡献”的《中德文学研究》,还有《从叔本华到尼采》、《时代之波》等专著或专辑,对尼采有系统创说.而相对于陈,冯至的研究可以忽略不计了.很有趣的一点,在阐述、比较陈、冯两人的研究成果时,叶文的纠结、夹缠让人吃惊.也许叶著中下面一段话反映了叶隽的困难所在:“有时一种异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并不完全取决于受者自己的理解程度,而更多和其自己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取向有关.这其中显示出历史的某种吊诡(Paradox),是深值揣摩的.” [1]34

二、吊诡何在

但我们知道,也有不同声音.中青报记者蒋昕捷(中国青年报,2009年1月21日版)在“陈铨——一生如戏”一文中用两句引文论断陈铨:中国研究日耳曼学的鼻祖;尼采思想最有力的阐释者.在笔者看来,叶隽的代表说,纯正学术继承人说,从学术评价上看,恰恰是不纯正的.众所周知,在中国学术界,政治和学术的纠缠是个长期普遍的现象.改革开放后,学术自主研究的状况越来越好,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在我看来,叶著的“代表”问题即其一例.所以要揣摩叶隽所谓的“吊诡”,就需要认识陈、冯两人的历史,认识导致两人不同的命运起伏的时代.陈、冯是在抗战大时代中具有不同取向、不同性格的两类知识分子的典型,即此而言,认识这两人的意义远远超出这两人的比较本身.

结论:关于日耳曼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日耳曼战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如何理解和筹建中国现代学
[摘要] 中国现代诠释学应从根本上理解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诠释之道。它将以中国古典诠释学即传统的诠释之道为基础,充分吸收与借鉴西方现代诠释学,同时包。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通讯表达特色
【摘要】《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是《中国青年报》的特色刊目,它将焦点对准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反映了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人生故。

国际全球学的兴起和中国全球学建构
摘要: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引发了许多超越传统民族国家概念和边际的问题。为阐释和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国际学术界兴起了一种被称。

犹太文学中的施勒密尔形象和中国阿Q式人物之比较
摘 要:自古以来,犹太民族就是一个擅长幽默的民族。幽默对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浓厚的犹太文化背景,即“上帝的选民”与现实的苦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