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博物学论文范文写作 博物学维度解读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博物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0

博物学维度解读中国近代史,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博物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博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博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论文题目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

世界进程并非齐步走,而是极为不均衡.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开辟海外的贸易市场,殖*义加速了世界贫富的分化.第一次*战争之后,清朝国门被迫向英国打开,心怀不同目标的英国人深入中国内地,从事形形色色的活动.这些英国人当中,就有一些博物学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采集动植物标本、从事田野考察.可惜,这些历史往事,在当代中国已经鲜为人知.而《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从他者的维度解读中国近代史,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观照视角.

英国拥有热爱博物学的传统

本书作者范发迪(Fa-ti Fan),主攻科学史、环境史和东亚史,1999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现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担任副教授.在中国历史研究中,他另辟蹊径,在参考大量学术文献的基础上,从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这个独特的视野,探索近代中国别样的历史叙事,令人耳目一新.全书分为“口岸”“地域”两个部分,由“中国商埠中国的博物学”“艺术、商贸和博物学”“科学与非正式帝国”“汉学与博物学”“内地的旅行与实地考察”五个章节构成.

博物学是19世纪在华欧洲人最广泛的科学活动.本书即从文化遭遇的观点去检视博物学史,从博物学的视角剖析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和碰撞,并特别关注文化遭遇下的知识传统和文化霸权问题.从一个全新的“切口”揭示了近代中国在知识领域的顿挫与转折,为学界研究中国近代知识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其实并无博物学之说.但是一百多年前,博物学在英国备受关注,因为博物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然学的代名词,它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气象学等知识领域,博物学需要对物象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分析,并与旅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处于清朝的那个时代,英国各行各业的群体中,几乎都有博物学专家及其狂热的爱好者,有的擅长植物标本采集、有的热衷昆虫标本搜集,还有的对地质地理甚为迷恋.但是,博物学和今天以实验实证、数理推演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因为英国拥有庞大的博物学爱好者群体,所以英国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一书中,在对博物学家进行群体“画像”的同时,也深刻地分析科学、文化、政治、地理之间的紧密关联.阅读这本书不难看出:推动世界发展进程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在英国博物学家们抵达中国之前,在西方世界的著作中,就流传着有关中国繁华城市和奇花异草的各种传说.不仅在文本记录中,还在中国瓷器及各种工艺品的图案造型中,独有的草木飞禽,就足以吸引英国博物学家来华考察和探险.

第一次*戰争后,中国国门初开,英国博物学家只能在广州等有限的区域内进行考察.由于清政府规定英国人不能随意到租界以外地方自由走动,所以博物学家只能在市区、严格来讲只能在商品交易市场中收集标本.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即便在英国本土,博物学家也时常到市场上“寻宝”.第二次*战争后,英国人能通过沿海通商口岸,顺着珠江、长江直奔中国广袤的内地,这对于博学家们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英国博物学家在华的田野考察

深入中国内地的博物学家们,其实也没有几个是职业性的专家,很多人的身份是使节、商人、传教士、船员等等.当时由于交通运输不便,对于他们而言,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植物学标本的采集中.本书中,记录了他们在中国内地采集植物学标本的经历.这些博物学家,最远的抵达西北、东北,但多数集中在西南、华中、江南等地.博物学家们以乘船、坐轿、骑马、步行等方式,来到了内地.英国人黄头发、白皮肤、高鼻梁、蓝眼睛的相貌,引起了中国人的好奇.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大量的中国人围观、看热闹,有时他们在一个屋子里休息一晚,屋子外面还有水泄不通的人们围观.起初时,英国博物学家们颇不适应,这在他们的礼仪和价值观中,显然是不礼貌和没有教养的表现.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的表现其实和教养无关.

在多数英国博物学家眼中,中国人勤劳、诚朴、友善.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他们必须依靠中国农民带路、并且帮忙挑运行李.尽管博物学家们给的费用少得可怜,但是朴素的农民并不计较,在长途的跋涉中任劳任怨,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令人值得称赞.有些博物学家发出感叹:中国人如此勤勉,但是清朝政府却腐败无能.社会等级和贫富悬殊的程度,也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博物学家们在中国不仅是采集植物标本,还记录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但是,博物学家们也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中国底层的穷苦人都是好欺负的,尤其是在晚清时代,因为贸易、土地、信仰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也经常出现流血冲突.

英国博物学家在华的植物学考察活动中,对茶树的探究,是其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道理其实很简单:这和英国人也爱喝茶的习惯有关.其中一名叫福钧的英国人,在中国茶区的考察过程中,平息了一场为时已久的有关不同茶叶种类的争论中起到了作用.欧洲博物学长久以来,对红茶和绿茶是否属于相同的茶树很困惑.在考察中他吃惊地发现,中国人极为富有智慧,能把同一棵树上采来的叶子,分制成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绿茶,有的只是不同的栽培品种,而非两种不同的茶树.

中国不堪重负的时代成为历史

一百多年前,航运是联通世界的主要方式,英国的博物学家在中国采集的各种植物标本,必须通过轮船运到本土.书中讲到,活体植物标本的运输,不仅价格昂贵,其运到英国的存活率也极低,往往一类植物,通常需要准备上百个标本,但是最后能存活一株植物,就算是大功告成.因此,在当时的英国,但凡来自中国的植物品种,价格都极为昂贵.英国国内,有多种组织鼓励年轻人远赴中国,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搜罗物种.尽管开出的价码不高,且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也总有大批的年轻人跃跃欲试.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次旅游的绝佳机会.毕竟远方的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当时的英国,不仅派专人到中国进行博物学科学考察,还派人去非洲、澳洲和更远的南美洲等地进行博物学探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讲,表明当时英国国力强盛、科学研究氛围浓郁.

晚清时代,英国人和其他西方人,大批来到中国内地,博物学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群体.主观上讲,博物学家到中国腹地,目标只是科学研究,而从客观上讲,这也算是外国人主动探究中国“家底”,从战略上来看,对中国构成了潜在的安全威胁,这一点毋庸置疑.从表面上看,这些英国博物学家似乎满腹经纶、彬彬有礼,颇有绅士风度,而本质上与西方殖民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除了英国人,还有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等等,晚清时代在中国腹地的科学考察,或多或少具有殖民的色彩.比如当时的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也是几次来到中国,考察地质与矿藏资源.他曾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直言不讳地表达:如果山东成为德意志在华的势力范围,将来必然受益无穷.事实上,后来也确实如他所料.

清代的中国,尤其是晚清时代,整个中华大地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正是因为晚清当局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群结队的西方人才得以进入中国腹地.当时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们,尽管对待中国都具有居高临下的优越之感,可是他们的内心也都意识到,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哪一天一旦醒来,世界都将会为之侧目.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结论:关于博物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国外博物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解读中国海外投资新动向
在中国“一带一路”重要开局之年刚过,海外投资继续深入的2016年,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海外投资联合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海外投资新年论坛”于近日在。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多维度解读
摘 要: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分别从物质资料的生产视角、自然的生产视角、。

多维度下中国经济
不论2016年经济增速如何,中国经济在全球和许多行业中的地位都将进一步增强。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且多元化和波动性增强,。

解读中国制造2025
“价廉物美”的时代可以结束了90年代中期,我到温州调研打火机产业,温州人把十多个零配件摊在桌子上,一个一个捏起来,告诉我温州造与日本造的价格差。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