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社会学论文范文写作 身体社会学视角下西安市老漂族身体实践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社会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身体社会学视角下西安市老漂族身体实践,本论文为您写社会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选题我眼中的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3000字社会学期刊

摘 要 “老漂族”是指一群年龄在50岁以上,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投靠子女或帮衬子女照顾孙辈,不断改变自身以城市适应新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通过引入身体视角来近距离观察老漂族的身体实践,发现身体不仅仅仅是被结构所压抑和束缚着的,通过不断地身体实践,老漂族的身体意识慢慢的觉醒,主体性也慢慢凸显.在被挤压、孤独、隐忍的身体背后隐藏着学习进取、积极参与、敢于发声的身体.老漂族在用自己的身体实践来积极地融入城市,经受苦难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身体实践来争取幸福.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老漂族 身体体验 身体实践

作者简介:张丽雯,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助理实验师,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苟延峰,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191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梳理

提起族化现象,我们通常会想到蚁族,校漂族,傍老族,小漂族等,近年来,老漂族这一群体也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城市谋求职业和安家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当这些年轻人成家立业且有了自己的子女后,本可以安享晚年的父辈背井离乡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或为投靠他们,或为帮助他们照顾孙辈.农忙时,这些人有的回到农村收割、耕种.渐渐地,他们变成了城市老漂一族.“老漂族”是一群年龄在50岁以上,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帮衬子女特别是照顾孙辈或投靠子女并且重新适应新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 .

老漂族的有关研究始于2011年,在中国知网上以“老漂族”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2011年到2017年间,共搜到93篇相关文献,其中49篇是发表在学术期刊和会议研究的,44篇是新闻报纸的报道.新闻媒体主要关注老漂族的生存状况,学术界对老漂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关注老漂族的在城市社会适应、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的养老、医疗、医保异地报销、再社会化、代际关系等问题,并在个人、社区、政府、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举措 .还有的学者从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 、社区工作视角 对老漂族进行社会适应方面的提升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只关注了老漂族被动承受着各种问题带来的困扰和痛苦,忽视了老漂族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的身体能动性,他们不是仅安于现状,也积极的改变生活状态,努力适应城市生活,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本文引入身体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物质身体主动感知世界的内容和方式,关注行动者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身体实践,突出身体的主动性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西安市外来人口较多的C社区,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找到了40位符合条件的老漂族,在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参与观察的基础上,选取15位有代表性的漂族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对象的选择标准:年龄在50岁以上,没有西安市当地户口,在本小区居住一年以上,为了照顾孙辈或者投靠子女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年人.

三、讲述苦难:老漂族的身体体验

老漂族跟着儿女漂泊异乡,起早贪黑的照顾着一家人的起居生活,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也面临着家庭代际冲突、语言习惯的文化差异、社会保障不足、思念家乡的寂寞孤独无助感 .

(一)被挤压的身体

根据生命过程理论,由于子女成家立业,自己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老年人在晚年时期应该享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和空间,能否合理地利用晚年时光将会决定着老年人的幸福感和人生成就感.而访谈发现老漂族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他们的时间大都花在照顾孙辈上,空间集中在家庭和小区里.

问:您每天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您大部分时间花在哪里?

答: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儿子媳妇准备早饭,自己也吃点儿,7点15送我孙女上学,还好学校不远,门口有公交车,15分钟就能到学校,孙女上一年级在学校吃.等送完孙女我得去买菜,回来我才开始洗碗、收拾家里,扫地拖地啦,洗衣服啦,忙活一顿就快12点了.中午有时候不吃,有时候吃早上剩下的饭.到4点去接孙女,回来接着做晚饭,晚上还得给孙女洗澡,一天忙活的比保姆还累.明年媳妇儿又得生二胎了,我这心里是又高兴又愁啊,我这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怕是看不了孩子了.

(二)孤独的身体

与身体上的疲惫相比,老漂族更多的是面临精神上的空虚.对于老漂族来说,城市的生活如同一个孤岛,陌生而沉闷,他们离开了熟悉的乡土社会,脱离了以前的社会支持系统.两地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不同,再加上儿女们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和老漂族交流,更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问:您和您的子女平时交流的多吗?他们陪伴您的时间多吗?

答:女儿女婿白天不在家,晚上回来也是跟孩子玩,跟我没啥说的.我老伴在老家,我也没个说话的,看电视也没什么好看的,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电视也看不清,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孤独.

(三)隐忍的身体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全国统筹的社保体系,老漂族持外地医保卡往往面临异地不能报销或者报销比例低,异地报销费时费力的问题.老漂族很怕生病尤其是住院,许多老漂族都是小病粗略治,大病回老家治疗.面对家庭矛盾、代际冲突,老漂族也覺得自己寄人篱下,儿子的家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能忍就忍.

四、争取幸福:老漂族的身体实践

虽然老漂族在城市的生活面临着各种挑战和不适,但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老漂族都选择了沉默和被动接受,越多越多的老漂族选择了主动适应,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学习进取的身体

很多老漂族逐渐转变思想观念,学会理解和适应新的文化风俗习惯,接纳子女的生活方式.此外,信息化时代,老漂族也渴望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逆向社会化主动向年轻人学习电子产品,老漂族拓展了生活的宽度和广度,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结论:适合社会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社会学就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老漂族的晚年何处安放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埋在这春天里。”一首《春天里》曾经唱出了众多“北漂族”的辛酸与无奈。“北漂”,作为中国人口流动中的一种特殊。

老漂族请让我们微笑着老去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敲开一扇陌生的门;他们起早贪黑,悉心照顾新生的婴儿;他们往返奔波,接送孙儿孙女上学;他们做好饭菜,等待着儿女回。

中国老漂族的现状
摘 要: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工作、安家,他们的父母为了能够帮衬他们,方便照。

社会学视角结盟模式
社会学家看待治理方式的角度并非与经济学家毫无干系。价值链的相互依存和资源整合的需求,社会学者同经济学者一样,承认这些需求的存在,但是,在同样的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