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模板>材料浏览

关于语用论文范文写作 论汉语立法文本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语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论汉语立法文本翻译中的语用充实,此文是一篇语用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语用论文参考文献:

语用论文参考文献 期刊翻译外文文献与翻译论文文献翻译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西南政法大学

语用充实是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本文主要探讨汉语立法文本翻译中比较突出的概念类、主题类、含义类、指示语类和语篇衔接类的语用充实.目的在于指出语用充实在法律翻译中的必要性,说明其有助于法律翻译这一跨语言、法系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

语用充实 法律翻译 最佳关联

引言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各种未定点,这些未定点既可以是语义层面的,也可以是语法层面的,但更多的是语用层面的.然而,人类的交际往往并不会因为这些未定点而导致失败,相反人类可以成功进行交际,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处于特定语境中的交际者能够充分利用语境,对这些未定点加以语用充实,使之丰富可解.

根据Sperber & Wilson(1986/1995),语用充实是一种语言使用和认知的过程.它是交际主体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语境对言语刺激所进行的某种程度上的语用加工过程,能够帮助交际者解决各种未定点,并最终实现意义的确定性.语用充实不仅普遍存在于日常话语的使用過程中,而且也大量存在于翻译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对言语刺激加以充实,而且还必须根据其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正确评估,将语用充实的结果在译文中加以再现.(张新红,2008)

本文基于相关语用充实研究成果,拟探讨立法文本翻译中概念类、含义类、主题类、指示语类和语篇衔接类如何运用语用充实策略来实现最佳译文效果,以期为立法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法律翻译与语用充实

根据Sperber&Wilson(1986/1995)和Wilson(2004),语用充实可以包括根据语境假设对话语的命题内容进行的推理充实,比如明确指称关系等.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文本进行类似的语用充实.译者在翻译时,目标语文本的语码转换往往并不是对编码信息的直接转换,而是进行多种语用加工后的信息转换.

法律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语言─语境─交际者之间的互动.张新红等(2008)认为法律翻译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将立法意图用语言以法律法规加以明示的过程,译者需要对表面的语义进行语用充实,才能体现出此等立法文本真正要传达的立法目的.也就是说,在法律翻译中,译者一方面要实施补足法律源语文本信息的语用充实行为,以获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适时地对特定词汇的意义进行调整以选择得体的目标语形式.

概念类语用充实

日常生活中充满着不确定的概念,概念的理解依赖具体的语境.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脱离语境单从表面来判断,就不能确定概念的具体意义.言语交际活动往往发生在相对确定的语境之中.只有在交际双方共享各种语境信息,或者以特定场合下的交际意图为前提,他们才能从不完整、不明晰、不确定的概念表述中得出完整、清晰的意义,而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陈新仁,2001).

法律翻译中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和法律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概念/术语不一致”(conceptual incongruity/terminological incongruity) (Sarcevic 1997; De Leo 1998; Wai-yee 2002等)、概念空缺等问题都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源语、原法律文化和目标语、目标语法律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评估,充分利用交际双方共享的各种信息,然后对这些表达概念的术语加以语用充实,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跨法系交际的目的.

例1:

原文:(宪法第十六条)国营企业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经营自主权.

译文:State enterprises he decision-making power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by law,等

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异.本句中的“自主权”是指“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有自我决断的权力”,因此,在译成英语时,就要对其进行充实.

主题类语用充实

根据Frawley的定义,充当主题角色的是那些联系实体与事件的语义关系,它们可以为所描述的事件提供更多的信息(Frawley,1992).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因为某些共识,可以省略包括主题信息在内的部分信息,但是在翻译过程中,缘于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在认知环境方面的差异,无法共享隐含的主题信息,因而译者就需要在译语文本中运用适当的语用充实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不同视角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分析角度,才能最终实现源语作者意图与作品意图的转换(莫爱屏,104)

例2:

原文:(宪法序言)互不干涉内政等

译文: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本句中的“内政”是指各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在翻译本句时,应该理解为“互相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故将此句的“内政”充实为“相互间的内部事务”.

含义类语用充实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减少读者的认知努力,使其更好的理解原文,充分获取相应的信息,法律翻译的译者往往需要对某些法律术语作含义类的语用充实.但是由于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在充实时务必要十分准确.

例3:

原文:(宪法序言)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译文:Thereupon the Chinese people took state power into their own hands and becam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语用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语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看科技英语文本翻译策略
摘要: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是当今翻译界重要的功能翻译理论之一。科技英语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根据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大部分科技文本以传递信息为主是。

汉语新词语翻译中误译现象
摘 要:不断发展的经济和自由的社会环境为新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新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许多语言学家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

分析银行国际结算文本翻译特征和技巧
摘 要:银行国际结算文本翻译是银行诸多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其重点是保证翻译结果的精准性,这就离不开对文本翻译特点的分析以及技巧的掌握。所以,文。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