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pa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视阈论文范文写作 现代治理理论视阈下道德治理的价值转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视阈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6

现代治理理论视阈下道德治理的价值转向,关于免费视阈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视阈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视阈论文参考文献:

视阈论文参考文献 公司治理论文关于公司治理的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军事理论论文2000

摘 要:现代道德治理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从价值层面引领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现有道德治理的研究,鲜有从现代治理角度来开展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亟需以多学科视野,结合现代治理理论,重新厘定道德治理的现代内涵,并进一步对现代道德治理展开内容、功能、价值取向的全面分析,最终落实到实践层面,探讨出现代道德治理的实施框架,使得现代道德治理得以实现.

关键词: 现代治理;价值取向;道德治理;和谐善治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2-0073-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德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国家治理结构复杂化,道德治理的开展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道德治理的深刻内涵,厘清其核心价值取向才能降低国家和社会治理风险,凝聚价值共识,有助于改革发展的稳定进行.因此,结合现代治理理论对道德治理的内涵进行深入拓展,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治理的内涵与特点

“治理”一词产生的历史非常悠久,本意为引导、控制和操纵,主要用于公共管理事务和政治活动之中.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治理理论的发展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进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一词开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含義超出了传统的定义,也与“统治”相去甚远.自此,治理不再局限于政治学领域,而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的社会经济领域.治理的含义多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该委员会在其于1995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和规则.治理不是一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过程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

由此可知,现代治理是以民意协调、价值共识为基础的权力与权利持续互动合作的过程,包括了公共与私人部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等的合作共治.现代治理有别于传统社会意义上的统治、管理,其主体由单一的政府转向包含政府的多个主体;主客体界限模糊化,统治者和管理者也是被治理的对象;治理手段由硬变软,强调协商、共同参与,不再是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执行;主客体关系不再是单向度的而是上下互动合作的关系;治理目的由社会的稳定和效率转向更加关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统治和管理则都是以权力为中心来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的政治管理过程,具有控制性色彩.与传统的统治和管理观念相比,治理是对它们的扬弃与超越,“有限政府”“公民社会”“善治”等构成现代治理文化系统的核心范畴,比较具有性色彩[2].

二、现代道德治理的概念分析

目前,学界对道德治理的概念定义并未达成明确共识.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定义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德治论”,认为道德治理就是统治阶级以道德为手段进行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活动.道德的调节功能有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发挥道德的作用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有效手段.简言之,道德就是治理的手段,即与传统意义上的“德治”内涵相同.比如,有学者认为“道德治理是指统治阶级利用公共权力进行治理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发挥道德对于缓和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特定阶级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作用.”[3]这种观点是对道德治理的政治化和工具化理解,突出了道德的阶级意识形态功能,没有超越传统治国理政的德治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唯对人以思想改造才能“有耻且格”.这显然是一种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治理价值取向,将道德治理视为功利化的统治手段和治民之器并在事实上狭义地将道德窄化为道德规范.

第二种观点是“治德论”,认为道德治理就是针对道德失范问题进行纠偏和矫治.这种解释时下十分流行,兴起的直接来源就是将中国提出的“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简化为“道德治理”.卫建国教授就认为道德治理“主要是对一些严重道德混乱和文明缺失行为的治理.”[4]这是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频繁发生的道德失范或道德贫困现象的应景式回应.但是,这种将道德治理对象窄化为道德失范问题甚至将治理手段也局限于道德手段就会陷入“就道德谈道德”、“以道德治道德”的怪圈之中.实际上,即便是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也并非纯粹的道德问题,也是源自于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的经济问题、社会关系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等等,不是道德自身就能完全解决的.道德治理的内涵应该将社会的现代治理精神与新时期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考察而不是囿于传统的经验性判断,停留于表层现象的局部性解释.因此,简单而狭窄地将道德治理解释成治理道德失范问题是对现代化道德治理观认识的误区,偏离了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精神实质.

第三种观点是“德性论”,认为道德治理就是把德性的价值取向作为安排和设计制度的客观基础,使其内化为社会规范,并以道德的价值原则作为判断社会的观念和行为的先在标准.这种观点是从德性*学和制度*学的角度来阐述道德治理的.在传统的崇德思想文化中,德性是道德的目的,规范是德性的手段,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长期规范而形成习惯或思维定势就能够达到涵养德性的目的.显然,这种以德性为导向的道德治理观是对传统德性观念的继承和发扬.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规则治理是一种主流的治理形态,道德治理通过制度的德性化实现其治理功能,不失为一种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正确选择.但是,此种解释重德性而轻治理,并非是立足于现代社会治理理念而进行的,容易造成泛道德化倾向、德规与法规的竞合等风险,仅能作为道德治理的一个选择方向.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视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视阈方面论文范文。

剩余价值理论视阈下推进我国民营经济新常态三个抓手
摘 要: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实质,同时也为中高速增长、中高质量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应。

国家治理视阈下国家审计正义价值探析
◇中图分类号:F239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7-0028-03摘要:正义作为国家治理中的核心要素,蕴。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阈下行政改革理论困境和路径选择
[摘 要]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维度,行政改革试图从多方面实现政府重构,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行政改革面临来自政治因素、经济形态和历史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