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期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活动课程论文范文写作 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程遭遇尴尬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活动课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8

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程遭遇尴尬,该文是关于活动课程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活动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活动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遭遇“瓶颈期”,如课程流于形式,活动浮于表面,课堂中学生过分活跃,课程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课堂纪律失控等等.本文结合相关课堂实例分析了当前心理课堂的“乱象”,并从提升心理教师专业素养、完善心理健康课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尴尬;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1-2684(2017)19-0027-04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教育部、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文件精神以保证心理课程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心理活动课在全国各地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心理活动课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心理活动课基本上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流程和模式:暖心活动—自主探索(体验)—讨论分享—反馈总结—课外拓展,这个课程流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的体验性,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1].课堂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很多老师表示在实施心理活动课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精心备课、用心实施而课程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流于形式,总感觉活动浮于表面,很难进入学生内心,使得心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中学生过分活跃,课程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出现一发不可收拾或者课堂纪律失控等局面[2].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遭遇“瓶颈期”,那么该如何寻求突破呢?我结合在下校听课过程中的相关案例,从导致中小学心理课程“瓶颈期”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来谈谈如何寻求“瓶颈”的突破口.

一、聚焦“尴尬”问题,解析案例

(一)教学主题概念把握不准确,混淆概念

目前心理课的主题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调节以及社会适应等几个领域,授课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的安排,结合学生需求选择相应的主题,一节课的主题往往会涉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例如“气质”和“性格”,“鼓励”和“赞美”等,有的授课教师本人对主题的核心概念理解有所偏差,结果在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看法时,就会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把握不准引导的方向,在回应学生时也难以做到恰到好处.

例如,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有一位授课老师在上“在挫折中成长”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学生说得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说“出门踩了一堆狗屎”,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只回应了一句“那你可真够倒霉的”,可是,这算是“挫折”吗?显然老师也没有真正理解“挫折”的概念和内涵.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教师只有自己将“挫折”这个核心概念理解清楚,才能结合学生所列举的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对教学主题的准确把握是上好心理课的基础.

还有一位老师在初一年级讲授“缺憾也是一种美”这节课的时候,由于缺乏对“缺憾”的深入理解和辨析,导致课堂其中一个讨论环节出现了导向性的偏差和错误,老师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一下缺憾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学生的回答让听课的老师们不禁质问:心理课还有没有底线?还有没有价值导向?是什么让听课老师们有这样的质疑呢?

原来学生们没有正确理解“缺憾”的正确含义,混淆了“缺憾”和“缺点”这两个概念,所以在讨论时不乏这样的观点:虽然我字迹潦草,但是我写的速度很快啊;虽然我不讲卫生,但是我很和众不同啊等.而老师也没有及时更正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在课后我和授课老师交流的时候,发现老师本人也没有理解“缺憾”的含义,更没有辨析“缺憾”和“缺点”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课堂价值观偏差.“缺憾”指的是不够完美,令人遗憾的,更多指的是先天不足或者很难后天改变的.而“缺点”指的是后天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扬长避短,而不是为学生的不良习惯提供借口.心理课应该是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积极品质和正能量为宗旨的,在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偏离主流价值观时,老师要及时引导,把握课堂的导向,掌控好船的舵.

(二)教学目标设定不清晰,时间分配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整个课程总的指挥棒,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清晰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辅导任务有重要意义[3].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学目标设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设置贪多求全,想要面面俱到

由于课时的限制,一节心理课要达成的目标不可能太多,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集中有限的教学资源,重点突破必须达成的某一两个目标,而现实中很多心理教师贪多求全,想要面面俱到,比如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遇到如下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心理课“分享带来快乐”时,教学目标应该是集中放在让学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可是老师却把目标设定为三个:一是了解分享的意义,二是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三是学会如何去分享.显然,在这一课中,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而老师对本节课目标的设定却承载了太多,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最后就成了走流程.

2.目标设置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还有一些老师的课程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清晰的基础上,将目标细化为可以观察、评定并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因此目标的设计应该相当具体,便于操作.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七年级的“扬起自信的风帆”这节课时,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自信心”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很笼统和概括性的概念,对整个课堂的实施的指导性较差,很难被观察或者评估,因此可以说不具备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一方面体现在认知上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或“转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什么、“感悟”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什么、“养成”什么或“改变”什么等等;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目标的适度性上,既不超越,也不低估学生的年龄特征.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活动课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小学活动课程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整合实践和
摘 要: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如今,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正值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

美国童子军活动课程述评
摘 要:童子军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青少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训练,在其成员的品格塑造、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及个人身体。

双院制视阈下党员教育活动课程化
摘 要:党员教育活动课程化是在双院制改革背景下,基于课程化的理念,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按照课程标准加以整合、设置,构建领域交叉、。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