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商兑论文范文写作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释商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商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2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释商兑,关于免费商兑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商兑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商兑论文参考文献:

商兑论文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论文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商论文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摘 要: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教材,由全国著名专家编写,权威性强,发行量大,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但因该教材是集体编写,常偶有疏漏,虽亦有一些文章商榷,使其不断完善,但今天看来仍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根据对郭锡良等先生《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一、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二、文选中有的注释有误.三、文选中有的注音有误.

关键词: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商兑

中图分类号:H1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10-03

一、文献综述

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由全国著名专家编写,权威性强,发行量大,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但因该教材是集体编写,常偶有疏漏,虽亦有一些文章商榷,使其不断完善,但今天看来仍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根据对郭锡良等先生《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关于探讨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的文选注释的论文很多,主要有:王洪清《〈古代汉语〉注释析疑》;张延俊《郭锡良〈古代汉语〉部分注释的商榷》;冯瑜华、乔秋颖《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和引文部分勘误》;王慧《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商兑九则》;周宝宏《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部分注释补正》等.这些论文对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有理有据,很受启发.

本文在先哲时贤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合法,把郭本《古代汉语》(郭锡良编著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郭本《古代汉语》)的注释中偶疏的地方进行探讨并作了分类,即分为以下三类:一、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二、文选中有的词语注释有误;三、文选中有的注释字音错误.

所谓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本字”和“借字”仅有语音上的联系,即语音相同、相近,但毫无意义上的联系,常用“某,通某”的方式表述.所谓的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而在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的字形,它不但语音相同,而且有意义联系.常用“某,同某”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等”等表述方式.

二、文选中有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混同

在郭本《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中,由于对通假字和古今字了解的不够全面,容易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因此对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注释容易出错,把它们搞混.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有的古今字误注为通假字.

1.《齐桓公伐楚》: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国的第一个国君.大:通‘太’.”

我们认为:大,同“太”.

郭本《古代汉语》认为:“大,通‘太’”,我们认为是,大,同“太”.“大”和“太”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因为,“大”和“太”读音相近和而在意义方面又有密切联系.

首先,“大”和“太”读音相近,《说文解字》记载:“大,他达切;太,他盖切.”其次,它们的意义之间也有许多联系.《广韵》记载:“大,小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称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也.”,《广雅》:“太,大也.”;《形义》:“太和大本来为一个字,都是指大,慢慢地分化成为了两个字.”《古代汉语词典》对“大”的记载是“(dà),最.并举例句“《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对“太”的解释是“大.《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王力古汉语字典》注为:“大,同太”.由此可见,“大”和“太”的意义是一样的,这样,可以断定它们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正确的解释应该为“大,后来写作太.”

其次,这从发行的权威教材上也可得到证明.

(1)南京大学高小方等《古代汉语》对《齐桓公伐楚》中的“大”和“太”注为“古今字,大公——太公”.①

(2)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注为:“大公,读作太公,即姜尚,齐之始祖.”②

根据以上分析,“大”和“太”应为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

2.《燕昭王求士》:“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郭本《古代汉语》注为“冯几:靠着机案.冯,通‘憑’”.

我们认为:冯,同“凭”(憑).

很显然,郭本《古代汉语》把它们看作是通假字了,其实这是一对古今字.“冯”字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凭”,同时“冯”表示“凭借、依靠”等意义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可见,“凭”是在“冯”的基础上加上“心”字而形成的,“凭”的古体是“憑”.《说文解字》:“冯,马行疾也.”而后又引申出依靠、凭借的意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轼而观之,得臣和寓目焉.”这里的“凭”就是依靠的意思.再看北大编《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冯,后写作‘凭’”,用术语“后写作某某”,这已表明“冯”和“凭”是古今字关系.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对《燕昭王求士》中的“冯”注为“冯几,靠着几案.冯,同‘憑’,依靠.”③“憑”是“凭”的繁体写法.

3.《论贵粟疏》:“千里遊敖,冠盖相望”,郭本《古代汉语》注为“敖,通‘遨’”.

敖,通“遨”,我们认为应该为:敖,同“遨”.

《说文解字》:“敖,从出从放,本义为出游”.而在《说文解字》中:“敖,出游也.从出从放.”,但是没有“遨”的相关内容,因为“遨”的使用出现的时间比“敖”迟出来了很久,因此,给“敖”加上一个偏旁就成为了“遨”,它“出游”的这个意义也是从“敖”衍生出来的.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敖”只有一个义项,就是“遨游,游逛”,而这个义项是“敖”这个词众多义项中的第一个义项,所以说,“遨”是从“敖”的一个义项中分化出去的.北大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敖”为“游遨”义;注“遨”也为“游遨”义,说明“敖”和“遨”在这个义项上同义,二字意义相同而不仅仅是读音相同,这就说明“敖”和“遨”是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因此,“敖”和“遨”不是通假字,而应该是古今字,正确的解释应该为:“敖,出游,后来写为“遨”.

结论:适合商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商兑能兑出来吗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古代汉语教学策略
摘要:现阶段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学时不匹配、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应在自主学习指导下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加强对。

古代汉语课程中古今文字通假字教学
摘要:古代汉语是一门文化艺术,它蕴含着我国文化精髓,意义深邃且内容复杂,所以学生在学习古今文字以及通假字时会面临着较大困难,不容易理解。关于古今。

辨析古代汉语中双宾语和兼语式
摘 要:相较于双宾语句式,兼语式的发展相对不足,有些研究人员甚至把兼语式划归为一些已经存在的特殊句式当中。对于兼语式的研究产生于现代汉语,而对古。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字功用比较
摘 要:系词“是”的来源及成因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还存在分歧,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