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盛唐论文范文写作 盛唐的边塞诗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盛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盛唐的边塞诗派,本文是一篇关于盛唐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盛唐论文参考文献:

盛唐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论述以高适与岑参为主的边塞诗派的主题,并以《别董大》与《《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为例,结合古诗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从历史起源、风格以及文学的角度三方面来阐述边塞的主题,通过分析作者的经历、文学作品来解释这一主题在品中如何展现以及该主题的产生原因,据此来揭示盛唐边塞诗歌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边塞诗;豪放;浪漫

1 边塞诗派的历史起源及其风格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 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人是一群具有北方豪侠气概的天才型诗人,他们动辄以公侯卿相自许,抒发出了大唐盛世所特有的气势,但是只有高适一人在“安史之乱”后因功封侯,其余诸人多担任一些微末官吏,但是他们那大唐最强音的呼声却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忽视的.

盛唐的边塞诗具有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豪放、浪漫、悲壮等各个方面.

2 作者经历及文学作品

高适(700-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岑参(约715年-770年),出身于官僚家庭,与高适并称“高岑”.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766年(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2.1 高适的《别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2.2 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赏析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在荡漾.

这是天宝十载六月,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岑参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見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这两句将诗情推向,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3 边塞诗派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边境战争十分频繁,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歌的表现内容与盛世的时代精神之吻合,因此尤为适合表达时代的主流情绪.盛唐边塞诗是对我国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边塞诗人在人生态度上积极进取的,而不是消极退却的,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乐观情绪何英雄气概以及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他们对人民特别是对士兵都有深厚得同情,他们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这就是边塞诗派能在盛唐盛行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童晓龙(1996-),男,汉族,浙江金华人,就读于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盛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盛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香积寺,盛唐晚唱
来杭州的游人,大都被西湖吸引,但我却是惦念着大运河的。可惜平日里忙于工作,无暇常去河边走走。借着运河庙会的东风,偶然走进了偏居一旁的香积寺。不知。

杜甫触摸的,是盛唐的背影
唐诗以李杜并称,是件非凡的事。唐代的底蕴,或者说向度,太梦幻了。如果说唐代是个梦想,李白则是在这个伟大的梦里,更深地坠落在自己梦里的那个人。杜。

初盛唐时期的侠客诗
摘 要:任侠风气风靡整个唐王朝,文人士大夫多推崇侠义精神。许多文人也由此而创作了数量颇丰的侠客诗,这种情况初盛唐时期尤盛。笔者立足于初盛唐时期的。

王维早期诗歌中盛唐气象
摘 要:王维作为盛唐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400余首诗,可谓硕果累累。从他早期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昂扬乐观的盛唐气象,本文就此进行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