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儒林外史论文范文写作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儒林外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7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本论文可用于儒林外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儒林外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儒林外史论文参考文献:

儒林外史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交际杂志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论文模型建筑模型论文

摘 要:文章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考察了《儒林外史》的人物语言,认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学语言532交际范式(坡式),即在一个总量为10的言语信息流中,透过交际主体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所传递的信息值大约各占5成、3成、2成,这与常规文学语言淡化“说”的行为总量,将人物交际能力置于错综复杂的角色关系和故事情节的逻辑序列中加以凸现,言外信息丰富,人物形貌和心理演绎突出的262模式(塔式)是不同的.

关键词:儒林外史;信息传递;坡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5)04-0092-02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项语言工程,必然经历内部运思、材料塑造、外部传递、接受反馈等阶段的支持.我们将《儒林外史》的语言表现置于这些层面上观察,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气韵格调,其语言的系统性、工程性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儒林外史》的运思情怀是孤独的,塑造表现是白话的,传递模式是另类的,接受的终点是和谐的①.

从言语信息的传递层面看,《儒林外史》的人物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言语交际模式的532范式.即在一个总量为10的言语信息流中,透过交际主体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所传递的信息值各占5成、3成、2成的比例,其中前两者是通过“说什么”和“怎么说”来体现的,后者是通过“形貌”等副语言的演绎来传递的.

《儒林外史》的人物语言,“言说”之外的铺垫都很简单,人物说话之前之中之后围绕“说”而“演”的成分比较弱,并无过多渲染和流连.作家并不过多勾勒人物“形貌”,而是将焦点直接转向话语事实,喜欢在对话中连环引出后面的人物.而对白传递的信息中,人物的话语表现常常是“说什么”(话语)比“怎么说”(话语意图)更醒目,因为很多冲突都是在言语碰撞之间发生的,比如范进的疯癫,胡屠户的变脸等等.

关键的问题是,吴敬梓很少让人物欲言又止,所以我们的视线并不纠结于“怎么说”而直奔“说什么”.请看:②

(1)金次福道:我今日有一头亲事来作成你家廷玺,娶过来倒又可以发个大财.(第二十六回)

(2)鲍老太道:这管他怎的,现今小厮傲头傲脑,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第二十七回)

(3)那梢公对伙计说:你带好缆,放下二锚,照顾好了客人,我家去一头.(第五十一回)

(4)丈人道:你每日在外测字,也还寻得几十文钱,只买了猪头肉、飘汤烧饼,自己捣嗓子,一个钱也不拿了来家.(第五十四回)

而常规的文学语言在涉及人物话语表现时,会让“怎么说”比“说什么”更丰富,因为“怎么说”是含蓄的,解构的,它所传递的信息更发散、更便于品鉴咀嚼,所以很多文学作品的人物语言常常在说之前辅之以大量心理描写,且看与《儒林外史》同时期的小说《红楼梦》的例子:

(5)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意思等”(第十二回)

(6)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等”(第二十八回)

(7)宝玉等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她也奚落起我来.”(第二十九回)

(8)(黛玉)因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等皆由小物而遂终身.(第三十二回)

这种借助“想到”“暗暗想到”“因想到”“因心下忖度着”的发语辞直白铺陈人物心理的写法,在《儒林外史》中极少见到,换言之,吴敬梓无意重笔渲染这样的心理,而是直接忽略前奏,切入话语本身.比如第一回,写王冕如何不愿去见危素,如何在天下大变的社会背景下想着回乡侍奉老母,这种复杂起落的心理变化,都是以极端寥寥的文字过渡之后,在王冕的话语事实里体现的,并无过多直接的心理铺设和流连(即重“说”而轻“演”).即便在“言说”层面,也只是碎片型、直白型的,无意在“言说”的背后预设悬疑以凸现人物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可以说,《儒林外史》人物言语交际过程中凸现的主体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表演能力三层面曝露的信息是递减的,整个过程呈现5-3-2的“坡式”建构,我们把这种人物语言交际模式称为“532模式”(坡式模型).

出现这种模式的原因可能与《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有关.《儒林外史》不以相当长度的完整故事为结构原则,人物形象之间的角色关系是松散的,并无将之串连起来的次第展开的逻辑严谨的完整情节,每回的故事之间不必然体现内容的因果关联,吴敬梓只是利用一定长度的人物活动,反映一种特定群体的世态画面.情节的完整逻辑和故事的时间序列都被淡化了,空间的画面感却增强了,所以读者印象深刻的不是话轮逻辑支撑下的人物全程命运,而是特定人群的现实生存和精神情态,就像一张张人物摄影,表面是对动态的静态截取,连起来就是各样的状态,他们的语言就是这“状态”的表情,各样的表情顺序播放,就是一部“儒林外史”.这与《红楼梦》为代表的另一种文学语言淡化“话语”总量(2成),在人物“言说”层面将人物交际能力置于错综复杂的角色关系和故事情节的逻辑序列中加以凸现,言外信息丰富(6成),将人物形貌和心理演绎与“话语”表现相辅相成(2成)的“塔式”建构,即“262模式”是有区别的.

概言之,《儒林外史》的人物语言,“说”的事实常常缺乏常规文学语言那样的角色关联和情节逻辑牵引下的丰富言外信息,也无过多形貌演示和心理前奏与之相呼应,人物语言传递出来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顺次递减,而伴随“说”而“演”的成分则最弱,这是明显的事实.这种532的坡式传递模式与戏曲、歌舞、评书,甚至同时期的白话小说的人物语言表现都不相同,显得更加洗练平实,也因此更加特别.

附注:

①参见魏锦虹,《儒林外史》的语言孤独,[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8).

② 本文所引《儒林外史》例句,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的卧闲草堂本为准.仅在文中例句后括号内标示所出回数,不再另外加注.

参考文献:

[1] 李韵、潘华云.新时期《儒林外史》研究综述[J].文史知识,2001(11).

[2] 许建平.20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4.

[3] 王能杰.《儒林外史》文学语言的运作艺术[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4] 凌松.《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5] 孙丽华.二十世纪《儒林外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8.

[6] 乔根.论《儒林外史》的空间叙事[J].黄山学院学报,2005(2).

[7] 朱恒夫.论戏曲对《儒林外史》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2002(6).

[8] 刘勇强.白话小说语言研究思路的细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8(2).

[9] 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攀出版社,1999.

[10] 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1]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2]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结论:适合儒林外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儒林外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爱伦·坡小中坡式人物之解读
摘 要:爱伦·坡以其独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坡式人物”。这些人物颓废、病态乃至精神癫狂,他们扭曲的心理、分裂的人格以及变态。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摘要: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①盖因其有感于时事而作,其文化创意之本质在于揭示文本真相,剖析名著细节意蕴,本文以其评点《儒林外史》第一回文字為主。

比较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儒林外史中的黑色幽默
摘 要:《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西方“黑色幽默”的巅峰,《儒林外史》则是中国清朝著名的讽刺小说。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两部作品还是可以进行比较。因为。

儒林外史对谴责小说的影响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和叙事模式,并探索了《儒林外史》对谴责小说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儒林外史》;谴责小说;发展;影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