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写作 苏联马克思主义不是意识形态,和科学不相容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苏联马克思主义不是意识形态,和科学不相容,关于免费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投稿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 要:奥伊则尔曼和梅如耶夫是当代俄罗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反思,把当代经济、科学和技术的新兴特征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考察的著名学者.意识形态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切点之一.他们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的关系.苏联模式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模仿而获得了新生,也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僵化践履而失去了存在空间.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甚至和科学相对立.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科学性 乌托邦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经济、政治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求解:经济体制的市场转向,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文化认同、价值取向等.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还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或者是三者兼而有之?作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继承,俄罗斯哲学有着深刻的解读.

一、意识形态问题概述

“意识形态”首先是由法国思想家特拉西在1796年正式提出,主要用来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规律.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点是多样的,但主要是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既在和物质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又在和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还在和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作为和物质相对应的概念,意识形态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并服务于物质;作为和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概念,意识形态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并巩固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作为和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概念,意识形态的主要任务是论证政治上层建筑的合法性并对这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达成一致性的认同.马克思所谓的意识形态的歪曲性,主要是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狭隘性.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普遍的元哲学概念,马克思尽管说明了它的本质、特征,但并未给出一个规范的概念,这苦苦地困扰着马克思思想的继承者.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后的著作中,仍然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致梅林的信中再次说明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是由所谓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它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26页.)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中列宁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把它和宗教的思想体系相对立,认为科学的意识形体就是真理.“一句话,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35页)根据列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因此它体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意识形态学说.斯大林不仅把“意识形态”当成理论的标签和斗争的武器,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扩大化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重大的损失.列宁和斯大林基于艰苦的国际国内斗争形势,旗帜鲜明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为受剥削的劳动者辩护的阶级倾向性,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获得了空前的发挥,引发了东欧、中国等一些国家对苏联意识形态模式的制度模仿.

二、马克思主义不能简化为意识形态

苏联解体后,人们反思苏联的制度,反思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离不开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位主要代表奥伊则尔曼和梅茹耶夫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他们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的关系.苏联模式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模仿而获得了新生,也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僵化践履而失去了存在空间.对比二人观点和论述,可以发现异曲同工之处.

奥伊则尔曼在1999年发表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第一章中对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解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了新的见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理论家、思想代表,他们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表达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一方面,他们最坚定地把自己的理论和各种意识形态相对立,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表达了一定阶级的利益;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理论不是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又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那么,如何解释这个矛盾呢?奥伊则尔曼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充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对“意识形态”术语之所以持否定态度,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坚定地批驳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一切敌视或者反对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系,二是因为这些意识形态从唯心主义前提出发,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理论,并把它和唯心主义相对立,他们明确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物质前提:“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像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摄像出来、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对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3页.)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继者们先后走上历史舞台,意识形态也逐渐从否定意义走向强调阶级性.后继者们一方面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称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坚持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对此,奥伊则尔曼认为,这些后继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以歪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意识形态和科学是对立的.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根据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把意识形态区分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科学相对立,把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看作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是哪国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深刻教训
摘 要:苏联共产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体系。但这套体系却没能有效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致使马。

今天,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是否过时”的争论,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研究中,也出现了 “贴标签”、“淘宝式研究”等现象。对此,。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指引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在。

和时俱进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探索中实现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