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写作 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本论文为您写人才培养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给排水科学和工程概论论文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提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构建合理的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资助项目(201213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课题组成员:王郑、黄新、荆肇乾、薛红琴、曹世玮、林少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3日

一、前言

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有着60余年历史的专业,目前全国高校的办学点达到156个,年招生超过万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的任务也从主要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即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和水质问题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方向),2007年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独立招生,2011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给水排水工程学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我校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在资源、环境、生态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创办具有林业大学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江苏省重点专业.

二、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紧密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国家、市政给排水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规划为抓手,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努力提升专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善于创新、勇于担当、开放胸怀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奠定专业基础.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加强数学、化学、力学等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三、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上以《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和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基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教学总学时为2,076学时,总学分为127学时,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75.5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内学时为66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468学时、选修课为192学时,课内学分为4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选修课为12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728学时和192学时,专业特色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368学时和128学时.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时从数量到对应的课程知识点涵盖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和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116个知识单元、485个知识点和429个核心学时的要求.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将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合并成《工程力学》(B)(64学时),将原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的《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给排水工程结构》合并成《土建工程基础》(48学时),将原三年级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上、下)调整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32学时)、《水质工程学》(1、2)(48学时、64学时)和《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8学时),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学时从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开设《城镇防洪和雨洪利用》、《水工艺设备基础》和《城市水系统运营和管理》等專业特色课程.在《水质工程学》(1、2)、《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和《景观水工程》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生态水处理的教学内容.课程教材尽量做到选用“十三五”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的教材,同时进一步按照“十三五”期间出版的规划教材组织教学内容.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促进他们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积极开展双语课程、微课、MOOC等尝试,目前相关专业老师已经建设有双语课程《水力学》和《水处理生物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水力学》微课,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科学考察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考查也从单一的考试向综合测试转变.在课程考查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测评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而且要考查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能力、探求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师按照一定的比重,分别考查课程学习中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效果、相关专业知识的计算能力、课堂参和情况,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通过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和课堂互动.学生平时作业成绩不计入学生总评成绩,这样能避免平时作业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作业的抄袭.

四、给排水科学和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分课程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实验教学做到小班教学,使人人都能动手参和实验.在满足《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和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实验环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校将《水分析化学》课程改为32学时的理论学时和32学时的实验实训课,分别计2学分和1学分(实验实训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对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将水质工程学实验并入《水处理实验技术》(32学时),使用任课老师参和编写的出版教材,按照水质工程学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实际参和操作,强化水质工程处理方面的知识.

结论: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基于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摘要】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校对企业需求的了解、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不能及时。

网络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

海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和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但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

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摘要: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缺口激增。在高职院校中,培养更多具有互联网金融技能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