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货币政策论文范文写作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影响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货币政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影响,本论文为您写货币政策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货币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货币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论文商业杂志形式和政策论文怎么写形势政策论文格式

摘 要:

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在利率管制背景下,集中体现了监管和创新的关系.理财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及 目标的影响日益显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以理财产品业务模式和投资投向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规范市场秩序,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混业经营及创新.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2006906

一、引言

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理财业务不仅促进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且提高了其资产管理能力;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先行军”,理财业务通过影响各项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年,国内也有许多相关研究,如胡明东和宗怿斌[1]认为信贷类理财产品会导致央行货币监测和货币定义的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信贷窗口指导,并给维护金融稳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陈秀良[2]对世界上先进国家及地区的银保合作产品进行了阐述;段胜辉[3]运用存款创造和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型证明了银信合作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削弱央行的反通胀政策;张智楠[4]对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的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刘金全和刘达禹[5]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迁移性进行检验,认为随着全球金融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影子银行机构融入到信贷市场之中,同时又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段福印和李方[6]也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会改变中国的金融结构,直接导致货币增速、甚至是货币绝对量的下降.

随着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机制的完善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理财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探索利率市场化后经营模式的契机和平台.在现有货币政策框架下,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借鉴及参考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及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始于2004年,以光大银行在上海成功发行内地首个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为标志.随后,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及各国有商业银行等相继跟进,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余额达1500万亿元,全年募集理财资金9250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440万亿元,同比增幅3590%;全年共发行理财产品1810万只,较上年增长360万只.

我国理财业务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2004—2005年),商业银行引进结构型存款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美元理财产品占据绝对市场份额,人民币理财产品起步.(2)快速成长阶段(2006—2008年),打新股和投资顾问类产品成为市场主流,投资海外资本市场及黄金、汇率、利率等挂钩理财产品应运而生,银信理财、“资金池”模式出现.人民币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币种.(3)调整阶段(2008—2009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QDII理财产品净值大幅下跌,股票类理财产品锐减,结构性产品和证券类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监管部门出台多个文件对业务加以规范.信贷类理财产品迅速替代股票类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新增长点.(4)二次扩张阶段(2009年至今).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出现井喷,2009年末规模达1万亿元.为规范银信合作理财,监管部门出台禁止“自买自卖”、暂停银信合作等举措,但委托贷款、信托受益权、财产权信托和混合投资型产品仍相继出现以规避监管.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理财相继出现,资金运用仍围绕信贷资产展开.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第一,业务模式创新,从“资金池—资产池”,到银信合作,再发展到“银行—券商—信托—企业”的四级模式,金融机构间合作不断深化、业务经营相互渗透.第二,投资标的创新.除信贷资产外,同业资产、国内信用证收益权等金融市场工具也是银行理财资金的主投品种.

1.业务模式创新

(1)“资金池—资产池”模式.2006年上半年,借鉴开放式基金的理念,“资金池”概念首次被提及,主要用于“打新股”;2009年,“资金池”被应用到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以滚动发售、期限错配为主要特征,信托公司发放信托贷款并入“资产池”对接银行的存量或增量信贷资产.目前,此类产品的数量占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的比重超过50%,资金投向包括债券、票据及信托计划等多种资产.

(2)银信合作模式.

一是信贷资产直投类.2006—2008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趋紧.由于理财资金不能直接发放贷款,而信托公司具备投资货币、资本市场和实业的政策优势,信托成为理财资金投资的重要渠道.2006年5月,民生银行在全国发行首款人民币信贷类理财产品,投向平安信托贷款计划,拉开了银信合作理财的序幕.

随着银信合作发放贷款的推出,银信合作购买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也开始出现.商业银行将存量或新增信贷、票据资产通过协议转让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打包成信托计划,银行再以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该信托计划.信贷资产贷后管理仍由商业银行负责,银行同时提供担保或回购条件,信贷、票据资产收益则由投资者、银行、担保方和信托公司四方共享.

通过银信合作购买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银行可以将部分贷款由表内转移到表外,从而腾挪表内贷款规模,并借此调节存贷比等监管指标[7].2006—2009年,这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由89只增至3 344只,占比从7%增至43%,形成大量的“影子信贷”,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2010年7月,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以银信合作为标志的融资类理财业务产品占比缩小,2010年后5个月数量占比降至870%.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货币政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各种各样形式不同收益不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的呈现在市场上。本文通过。

基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和收益
摘 要:随着外汇储备增多与居民存款的攀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然而现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开展中,在创新性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道路探究
2017年“两会”中,央行行长周小川就“金融改革与发展”话题答记者问时提出要加强理财产品监管及风险把握,以遏制当前理财产品市场的乱象。十八大曾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