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女性主义论文范文写作 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人性污秽中德芬妮不自信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女性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人性污秽中德芬妮不自信,本文关于女性主义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女性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女性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女性期刊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堂吉诃德论文

摘 要:德芬妮是《人性的污秽》中一个起到重要剧情推动作用的人物,也是罗斯塑造的几个典型女性人物形象之一.作为女性主义者的代表,德芬妮的人物形象代表了罗斯对其所代表的极端女性主义思想的批判.而造成德芬妮这种极端思想的原因,来自她心中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造就了德芬妮的性格,影响了她待人接物的方式.本篇文章即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德芬妮表现出来的不自信以及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德芬妮;不自信;女性主义

《人性的污秽》(The Human Stain)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作品,出版于2000年.这本小说把写作背景设定在1998年,主人公是大学退休教授科尔曼.科尔曼在退休以后和三十多岁的女清洁工福妮娅有染,被雅典娜学院的女教师德芬妮发现,并写信威胁科尔曼离开福妮娅.而随着故事的展开,则揭露了科尔曼不为人知的黑白混血身份以及各人背后的辛酸历程.小说中主题多样,主人公本身的黑白混血身份、跨文化背景、战争创伤及所出现的受压抑的女性形象等都为这部小说的复杂性提供了论点.

作为小说的配角,德芬妮只是往科尔曼身上泼了污水的其中一人.她总是想以女性的身份压倒科尔曼作为男性院长的權威,但是却只能在背后做一些小动作来对科尔曼进行打击,而无法正面战斗.“女性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和男性的文明是建立在对于女性的压抑上的.”(邱运华,2005:214)在罗斯的这部作品中,其塑造的几个女性人物均带有多多少少的缺陷,其中德芬妮作为崇尚女性主义的代表而成为了一个突出的代表.可以说,罗斯借“人性的污秽”这一主题,讽刺了德芬妮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德芬妮的不自信表现

(一)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德芬妮的不自信表现之一就是十分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她一心想做好妇女的表率,做好一个女性知识分子应有的样子.可是什么是该做的?德芬妮给自己定下了太多的条款,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被动.当她准备发广告征得一位“对口径的男人”(罗斯,2003:271)时,她犹犹豫豫,一时害怕自己的措辞引起别人不好的评论,一时害怕这样的行为引起别人对她形象的误解.她仔细思考,反复修改,却不能拿出一个“令她满意的不太屈辱的文稿”.这种屈辱,是别人带给她的屈辱,她害怕自己被过分解读,努力杜绝一切可能的恶意评价.然而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正是她的这种恐惧使她战战兢兢,反而不能在坦然地面对社会的不公.德芬妮来到美国发展的原因,只为了能荣归故里,能被父母夸耀,“她在美国靠自己获得成功的”(295).因此她把自己孤立起来,一边渴望别人的正面评价,一边对悠悠众口抱着高度的警惕.

(二)过度解读男性言语行为

对于男性的一些正常行为,德芬妮总是给出自己的解读.在对德芬妮的描述中,叙述者选择了从德芬妮的人物视角,采用德芬妮的人物声音来描绘她的内心世界,拉近了读者和德芬妮的距离.我们可以通过大量自由间接引语得知德芬妮的内心活动.德芬妮对她表示不以为然的科尔曼其实倾注了极大的关注,甚至把他当做了理想伴侣的样板.但是在她的内心活动中,她却对科尔曼给予了 的评价.比如,在她听说科尔曼和福尼雅的感 件之后,她把怒火的枪口对准了科尔曼,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恶意揣测.“因为他认为所有的女人都等而下之,因为他惧怕任何有头脑的女人.”(201)这句话看似是在谴责科尔曼,但是其极端嫉妒的语气揭示了她心中没有得到认同的失落和愤怒.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德芬妮把“女性主义”提倡的“权利”做了极端化的理解,并对在父权社会中占有优势地位的男性产生了仇视.男女交往中正常的言语行为往往都被德芬妮进行了刻意解读,并认为是对她女性身份的歧视.“过去似乎总有人拼命设法压制她,以某种方式清除掉他们眼里的她这个眼中钉等”她似乎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在压迫着她,于是对父权社会中的男性产生了过激行为.

(三)渴望得到认同

德芬妮认为,“像她这样孤身奋斗的女子,必须成功”(290).德芬妮在对现状感到不满的同时,对自己给予了高度期望.她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年轻,娇小,女人味十足,漂亮,学术上成功的法国出生的斯特吉—韦伯基金学者”(282),说明德芬妮对自己的定位很高.但是这种自信之下,却是极度地缺乏安全感和自卑.一方面,德芬妮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于普通女性以及普通男性的位置.另一方面,德芬妮又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她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最大的原因就是想向家人证明自己.“白手起家.无名之辈.功成名就了.”(283)这样的渴望使得德芬妮在认为自己“学术成功”之后,仍然害怕面对家乡,面对她怀揣的美国梦.她来到美国,是为了成就自己“功成名就”的梦想,然而在现实面前,这样的梦想使她感到疲累,使她不敢面对代表美国梦的地铁.这样矛盾的心理通通经由德芬妮的人物视角表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的矛盾和烦闷,也让读者对德芬妮的话产生了不信任.前后不一的话语带来的后果就是让读者接触到了她内心的惶恐和渴望被认同的急迫感.虽然德芬妮多次强调自己的聪慧和魅力,但是这种刻意的掩盖反而揭示出了她内心的不自信.

二、德芬妮不自信的原因

(一)社会地位和社会成就的不匹配

如德芬妮所说,她是一位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学者,也为了学术成就煞费苦心.但是这样拼搏的背后却是社会对她学术价值的否定.正如她认为,男性对她的关注不是基于她的聪慧,更多地是取决于她的外貌和法国风情.边是对自己努力和成就的肯定,一边是和之不相等的社会地位,德芬妮渐渐产生了惶恐和不自信,不敢面对自己最初的选择,甚至认为,“为什么没人阻止我,为什么没人对我说点什么?”(285)她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也是对她过去十年人生的一种否定.来到美国之后,并没有像她所想象的“功成名就”,而是离家十年仍孑然一身,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女性的身份给德芬妮带来的不止是性别上的被压抑,还有社会成就上的被压抑.按照小说设定的社会背景,妇女运动盛行,已经从第一阶段的倡导妇女意识发展到了重视女性作者和读者的文化身份的第四阶段(高岩,2015),女性的独立意识十分强烈.在这样的影响下,德芬妮十分想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女性运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造成了德芬妮极大的心理落差.

(二)家庭环境的压迫

德芬妮的叙述声音经常提到她的母亲.她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国取得成功,而“其中不带有我母亲以及她笼罩万物的阴影”(283).德芬妮来自法国一个古老的家族,而这个古老的家族最大的特征就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这样的家庭沿袭了自古以来对待女性的传统,压得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德芬妮喘不过气来.于是德芬妮逃离家族,开始向就传统宣战,希冀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以证明旧传统的谬误.然而这样的家族给予德芬妮的压力是巨大的,并且通过其成功培养出的样板——德芬妮的母亲,直接传达到了德芬妮的心里.于是德芬妮在这样的压迫下,开始拿出十二分的力气来钻研学术,以期取得成就、荣归故里.另外,自小在家风陈旧的旧家族中长大,德芬妮潜在的意识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她渴望逃离这样一成不变的制度;另一方面,她又忍不住怀疑自己坚持的道路是否正确,希望回到自小生活惯的地方去.这样矛盾的心理造成了德芬妮在追求美国梦路上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重建,也造就了她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三、结语

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压迫下,德芬妮产生了深度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时不时不自觉的表现在德芬妮的言语行为中,扎根在她的思想中,给她处理问题的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一名女性主义者是德芬妮的自然选择,但是重重压迫之下,德芬妮对女性主义产生了曲解,成了极端的女性主义者.由此可见,作者在对德芬妮进行塑造时,通过大量的自由间接引语描摹出了她的不自信和极端女性主义,人物塑造的本身就是对女性主义极端化的一种批判.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M].译林出版社,2003.

[2]高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场域生成和多元构建[J].求索,2015(4):135-139.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和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结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女性主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王尔德笔下新女性
摘 要:王尔德是19世纪杰出的戏剧家,也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其著名的四部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的丈夫》,。

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分析哈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基金项目:2017年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科研基金指导项【2017XSJ023】产出论文。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小说家。在小说中。

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魔鬼羽毛中女性形象
摘要:《魔鬼的羽毛》是英国新生代推理女王米涅沃特斯的代表作。通过讲述战地女记者康妮从无端绑架中脱身后躲到巴顿庄的经历,反映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