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写作 从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从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关于免费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 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视域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来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具体对策是:将意识形态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应于国家、社会与个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三个层面上各有自己的优长,如果把传统文化中在相关层面的话语资源特别是有关中华传统价值观话语资源分别进行新的阐释或现代转化,整合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去,无疑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功能.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6-0020-09

[收稿日期]2015-08-23

[作者简介]林国标(1965—),男,湖南衡阳人,博士,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5BKS118)的阶段性成果.在当今的学术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应是讨论得最多,也是最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一种包容了历史与文化、理论与实践多维意蕴的“宏大叙事”,注定无法通过纯粹的理论逻辑来推导出权威的结论.这种问题的解决,必须与现实生活、现实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正因为这样,这个问题不断地被讨论,也不断地被重新书写和言说并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有学者曾指出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果简单地把它们当作并列的两个单元进行比较,你除了进行它们之间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发掘之外,你无法做得更多.但如果你跳出狭隘单一的视野,以多维视野来看,你会发现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思想论域.”[1]P36因为它的实践向度和时代性特色,也因为它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更因为多维度思考的可能性,时至今日,学界对该问题的讨论始终没有达到它应该达到的深度.所以,一种合理的、恰当的理解与解释视域是研究该问题的不二选择.

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习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本文想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途径.也就是说,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有机结合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并进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一、意识形态研究的“价值化”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结蒂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又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思考方式.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涵义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首先对“意识形态”本身进行一番梳理与辨析,以求建立比较明晰的解释思路.

第6期林国标:从意识形态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学术界向来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内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各有自己个性化的解释,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同样给出不同其前辈的理论答案.

西方马克思主义侧重于继承并发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精神,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理性”及“文化工业”的批判,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人”的批判与“大拒绝”策略的吁求,弗洛姆对“心理异化”的揭示与对健全社会的渴望,哈贝马斯对“科技意识形态化”的思考等无不渗透着这样一种批判与反省意识.

在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那里,意识形态研究则悄悄地进行了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转向.他们去除传统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维护意识”的含义,将意识形态概念与阶级范畴相剥离.在后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意识形态存在与否,与阶级本身消亡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意识形态只是在特定时期才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了政治性、阶级性而本质上它只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永远覆盖着整个社会,具有幽灵般的永恒性”[3].也就是说,在阶级界限已经模糊的前提下,意识形态只是一种构建社会主体、规划社会结构、缝合社会伤口、润滑社会机制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空气”.

在国内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以下两种看法源远流长且影响深远:一种是强调意识形态是阶级的维护意识,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另一种突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总体而论,我国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采取的是一种认识论的视角,得出的结论不外乎如下几方面: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第二,意识形态反映了阶级、集团的利益,因而体现为“阶级的维护意识”,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并应该强化这种阶级意识;第三,因为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因而,意识形态有科学与非科学、先进与落后、真理与谬误之分;第四,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它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并且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意识形态概念史上,马克思虽然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存在否定性、描述性、结构性等视角,但对意识形态的否定性使用占据主导地位;晚年恩格斯更多地是从中性视角来看待意识形态,强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列宁高度重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完全变成一个中性概念;卢卡奇继承了这方面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关注重新树立无产阶级意识,并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探索的新方向.理论界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继承和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革命家及早期理论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以往各种阶段性探索成果都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表述中得以保存,故而造成了意识形态多义性的局面.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马克思主义方面论文范文。

论新时代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摘要: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取得不错成绩,这与全国人民坚定的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和辛勤努力是分不。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问题探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自上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就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出现了。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摘 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契合点,既可以从渊源上找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学术资。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契合
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属上层建筑物的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