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村官论文范文写作 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问题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村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问题,本文关于村官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村官论文参考文献:

村官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我是谁的大学生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在十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选聘、培养和管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完善.文章重点对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创新选聘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科技服务;涉农专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037-004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地方自发探索开始,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现已发展到国家主导推动的全面实施阶段.按照有关部门要求,2012年财政补助的大学生村官名额要达到30万名[1],加上各省实施的计划,不久将可望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但是,大学生“村官”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毕竟时间不长,在选聘、培养、管理及流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把好“入口关”、创新和完善选聘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现行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面临的挑战

(一) 广泛性与专业性之间的矛盾

目前,大学生村官是面向各类高校、所有专业应届毕业生中选聘的,体现了“多中选优”的特点.但是,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和具备农村经济管理知识的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而大多数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专业技能偏离农村需求,导致了许多村官抱着满腔热忱去,因少有用武之地而难以发挥特长,只能成为“跑堂村官”.有人对江苏苏北五市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 [2].笔者对安徽省2008至2010年连续3年选聘村官的数量及其涉农专业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发现选聘的村官数在大幅上升,3年分别为347人、529人和1245人,但选聘村官中涉农专业的比例很小且有下降趋势,分别为13.8%、4.7%和6.3%.有调查表明,一村一名大学生,比较强调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大学生村干部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实际需要;许多大学生村官不能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那样,很快和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

(二) 目标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差异

选派大学生村官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创业带富型、科技服务型、后备干部型、留任干部型四类人才.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曾组织了系列网上调查,其中《对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最适合承担哪类工作?》这项调查显示,人们希望大学生用知识优势“团结干部,辅助当地村委建设新农村”占调查人数29.9%,“发展经济,用现代化知识带领农民致富”占调查人数50.1%,其他的占调查人数20%.实际上,农村需要的大学生村官是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专长的新农村建设者,农民期盼的大学生村官是能吃苦、有本事、肯实干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和维护村民权益的“领路人”.

而现行制度下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他们来自不同类型高校,几乎涉及所有学科和各个专业,有来自农村,也有来自城市,且大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大学生村官,在思想准备方面,缺乏对农业的熟悉、对农村的了解、对农民的感情;在知识结构方面,缺乏农业科技、农村经济、农村管理等相关知识;在实践能力方面,缺乏农村基层阅历、群众工作经验、农业技术推广等实践锻炼;在意志品质方面,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攻坚克难决心、敢闯敢干勇气.

(三) 计划性与需求性之间的偏离

目前大学生村官选聘往往是计划性的,一般都是由省、市统招统配,往往只是适当兼顾地方需求,带有较强指令性,这便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落实.县级以下地方政府,尤其是村想结合本地具体需求挑选大学生村官的权限极小,地方缺乏应有的自主性.而不同地区、不同乡村具有各自的地情、乡情、村情,对人才的需求的类型也不同.如有的地区为山地,急需林业管理或技术类人才,但组织分配的却是理工类或文科类人才;有的地方乡镇企业发展良好,急需善经营、会管理类人才,但组织分配的却是理工农医等专业的人才;有的乡村想要本土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他们熟悉本地风土人情,适应性强,并且能利用当地及家族资源创业致富,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这种统分统配大学生村官选派机制,一方面造成很多大学生村官因不能学以致用、用非所长而感到心有余但力不足,容易产生挫折感、失落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为未能找到自己期望的大学生村官而感到失望,同时也为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大学生村官而感到惋惜.

(四) 就业观与适应性之间的悬殊

众所周知,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动机比较复杂.必须承认,一部分大学生高考时就填报了涉农专业志愿,他们热爱“三农”,立志到广阔的农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大学生选择当“村官”,仅仅是迫于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则是把当“村官”作为权宜之计,他们是在各项优惠政策如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诱惑下作出的选择.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一份调查显示,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3]2008年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去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4]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组织和工作关系下乡,但思想和行为未下乡.这样被动地担任村官,不仅不能得到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的目的,也几乎不能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富裕带来作用.

(五)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脱节

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般是思想过硬的学生骨干、学生党员,他们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文化理论知识丰富、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具备在农村干事创业的潜力.但是,大学生村官不了解乡村风土人情和农村生活习惯,不熟悉农村政策法规和群众工作情况,缺乏农村一线工作实践锻炼和组织管理工作经验,不能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高校“城市—企业”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三农”需要,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缺乏服务“三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二是课程设置方面,除涉农专业外,很少涉猎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和农业科技的基本知识;三是实习实训安排方面,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践锻炼环节和综合能力培养,造成了一些村官走上岗位后无从下手,甚至到处碰壁,有的干脆成为“走读村官”.江苏省委组织部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知识的占84.8% ,最需要增强群众工作方法的占55.0%,不能很好处理与当地干部群众关系的占8.8%.农民缺乏的是技术,需要的是服务,盼望的是致富,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他们带来致富的信息和技术.[5]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村官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村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大学生村官工作动力保障机制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以来,虽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何挖掘大学生村官潜力、调动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个迫切需要。

农村养老服务业引导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探析
摘要: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创新机制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养老服务业就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提升农村养老服务。

杨倩:从大学生村官到农信人,服务三农一直在路上
“留村、留行、留社都是留下来,我来自农村,喜欢农村,也乐意继续工作在服务‘三农’的第一线。”当问到为什么会加入东方农商银行时,开发区支行综合柜员。

我国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建设
摘 要:大学生村官作为准公务员,其担负着服务与建设农村之重任,但其任期满后的退出问题是当前摆在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从公共人力资源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