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写作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论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6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论析,本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投稿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 要: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概念具有超越工具理性的人文关怀,兼具“物象性”和“主体性”.“物象性”表明生产力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主体性”则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出现了知识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等生产力的新形态.由于生产力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它能够推动社会主体不断发展,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并于总体上推动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形态;动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025-04

对于社会发展动力,学者多研究系统动力,这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这一视角.从生产力本身出发,破除对生产力的狭隘认识,对于生产力及其作用或许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尝试从生产力的特性着手,结合生产力的新形态,论述生产力缘何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特性剖析

(一)“技术”与“人”:超越工具理性的人文关怀

作为李斯特理论体系前提的“生产力”只具有工具理性,马克思对此批判道:“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等等.如果一种职业的单调使你更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那么单调就是一种生产力.”[1]261身体畸形、精神空虚、单调的职业显然都不足以成为属人的生产力.在李斯特狭隘生产力论的前提下,人沦落为生产力的工具.那么,究竞如何看待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与个人力量的相分离表现为生产力从人的身上转移到了分工、私有制上.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变成自主活动的否定形式.“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因此,“各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自主活动,而且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129.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1]127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工业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后来所讲的生产力的历史,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物的形态而存在的生产力.由此,马克思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真实联系.

(二)“物象”与“主体”:正确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性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生产力都可以归结为自然力.正如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言,生产力好像具有一种物的形式[2]128.“物的形式”的含义就是,某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生产力的内在构成来说,首先,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劳动者,还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具有自然特性的物质存在.其次,不同的自然条件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不同.最后,生产力具有自然限定,“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251从生产力的水平来说,马克思把生产力理解为以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4]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个自然史过程.

但也要认识到,生产力是属人的力量.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和生产力发展是统一的.从主体性角度理解,生产力的主体性体现为现实的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创造性.具体表现为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的物质生产过程,使生产力自然生成[5].其中,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主体能力的产物,其现实选择过程和作用大小取决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认识和运用.劳动对象虽然是物质因素,但是其设定和利用也是受制于劳动者的主体性的,它的作用大小同样取决于主体改造劳动对象的能力大小.因此可以看出,生产力的“三要素”都是由主体能力决定的.生产活动的展开,就是劳动者主体性的展开.从现实劳动的角度理解,每一代人接受既得的生产力时又创造出新的生产力.这种新的生产力不仅来源于原有社会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不仅仅是量变积累产生的变化(因为任何一种再生产都既是旧形式的重新生产,同时也是对旧形式的破坏重建),生产力还会发生质的变革.在时代的发展中,生产力的整体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

二、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内涵

(一)知识生产力

对于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马克思早有所涉及.他主要是通过论证知识作为生产力构成的内在要素的角度来阐释的.首先,生产力包括人的知识.在广义的物质生产力中,包含着“主观的生产力”和“精神的生产力”(即人的知识).其次,知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指出,知识融入到了资本之中.“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就同劳动相对立而被吸收在资本当中”[6]210,“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6]219.在马克思看来,当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生产力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然而,当它应用于生产,使“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时,“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7],发展了一般社会生产力,而且也使科学成为了直接的、首要的生产力.从科学具有产生某种生产物质资料的角度,马克思肯定了知识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作用.

现在我们谈论的知识生产力,依然是从这个角度凸显知识的重要性.生产力包括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力,以及这种认识能力在物质生产中的运用能力,还包括与这些认识和运用能力直接相关的衍生出来的能力,也就是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知识以及组织、管理知识.知识系统的共享性决定了生产力的代际积累和横向传递的可能性.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马克思主义方面论文范文。

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
摘 要:当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有五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好,这就是:市场、资本、法治、共享、共处。这其中所包含的丰。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国企改革新实践
摘 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国企改革虽有了很大成就,但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国在新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继续指导国企改革,以形成健康、。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实践和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启新时期新闻舆论供给侧改革
摘 要:新时期我国新闻舆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且面临着供需结构错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新闻舆论“产能过剩”与人民群众的进步新闻舆论需求得不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