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师生关系论文范文写作 主体间性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师生关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主体间性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师生关系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论文现代职业教育期刊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一、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与实践活动,该活动存在着认识主体(教师和学生)、认识客体(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手段等因素.教育活动中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正确认识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揭示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要义之一.

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对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过讨论.19世纪初,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构建了“教师中心论”(Teacher-centered theory)的理论,即主张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为教师被赋予了社会责任、承担了教化职责,他们代表社会来确定培养目标,传播主流价值观,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20世纪初,杜威在扬弃卢梭的“自然与自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儿童(学生)中心论”(Paidocentricism)思想.杜威将前人关于儿童中心的思想理论化、系统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教育应该以儿童的自然发展需要及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活动有助于儿童的良好发展,并据此编制学校课程、设计教学教法;教师要抛弃向导和指挥者的角色,担当看守和助理者的责任.

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展开讨论的一种观点是“三角关系”论.早在“*”刚刚结束、教育教学开始走向正规的1979年,于光远先生在《教育研究》上撰文谈“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时说道:“同一般的认识过程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是这样一个三角关系:教育者、被教育者、客观环境在发生相互作用.教育者是第一主体,他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是主动的因素.受教育者,从认识论上说,他当然是一个主体,但是他又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对象.”随后,顾明远先生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争议.

主流教育学理论认为,学校里的师生关系是“双主体”关系,即“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其基本依据是:教师“闻道在先”“术有专攻”,肩负社会责任,扮演“传道者”和“解惑者”的角色.但在实践中,要么导致“权威式”的教师主导,要么导致“放任式”的学生主体,这个“度”很难把握.教师主导是根据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思想提出的经典师生关系.这种权威式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跟随老师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但这种师生关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影响,权威式师生关系下的学生依赖性强、听话顺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导致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造力.

二、何为“主体间性”

一直以来,关于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理论学说此起彼伏,各家各派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早期研究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美国学者维拉德·W·沃勒(Willard Walter Waller,1899–1945)在他的《教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Teaching ,1932)中提出了“师生互动理论”(Theories of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此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师生关系的美国著名学者内德·弗兰德斯(Ned Flanders)采用课堂行为观察的方法,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10种不同的交谈行为,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主客体关系是以主体间的交往为*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中,也表现为“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中.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还包括不同的主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变革某一客体而进行的相互交往的特性.由此,笔者认为这种主客体间的关系更符合一个特殊名词的意义——“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拉康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来规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往,构成了“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也是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间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福柯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另一个现象学大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 )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分为工具性行为和交往性行为,人与自然(客体)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工具性行为,是“主—客”关系;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关系.

“主体间性”的提出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打击.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西方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最后,在福柯主体性理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主体间性是指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是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包括主体间在认知、价值、意义、语言、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理解性、共同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所以,也有专家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是“复合主体”的关系,指出“在复合主体的内部又呈现出互为主客体和条件的复杂关系”.

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培养目标、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学业水平考核与评定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存在着巨大差异,师生在认知、价值、意义、交往、实践等方面与传统的普通教育或精英教育迥然不同.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分享,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媒介与抓手.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出师生之间的理解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呈现出不同的视角.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师生关系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学师生关系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克服传统教育理论存在的弊端,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间基于互动与平等的进步和交流得到有效实现。。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存在较多争议。结合哲学领域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透视当。

关于学校德育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建构
摘 要:当前,师生关系总是那么不和谐,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為主体间性的缺失。如今想要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就要从主体间性方面入手。本文就会详细讲。

主体间性视域下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打破了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体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一致性。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