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公益诉讼论文范文写作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据收集制度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公益诉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据收集制度,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公益诉讼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公益诉讼论文参考文献:

公益诉讼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论文环境工程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除了解决当事人诉讼地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诉讼中证据收集制度的问题.正是由于诉讼中原告证据收集困难,导致原被告之间的实质不平等,从而加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据偏在.如何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证据收集制度是促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据收集;文书提出命令

中图分类号:D925.1;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085-02

作者简介:陈丽竹(199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环境法.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6-2017)》(白皮书),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了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环境公益诉讼和省级政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情况.环境公益诉讼也正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所提及的“建立多方参和的环境治理体系”的具体表现,是国家为了发挥公众的力量,在政府不作为或者滥作为时创立的制度.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由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通常被集中控制于被告方或不负举证责任的第三人,原告缺乏足够有效收集方法收集证据,加之现有法律对于收集方法并未细化,导使当事人在如何收集证据、其过程是否合法、证据如何得到采用的问题上无所适从.

一、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目前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被告都负有举证责任,但原告的证明责任有相对减轻的趋势.因为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即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5条,只要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都应当承担责任,而不考虑污染者是否存在过错.

此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还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按照《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和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具体来说,原被告的举证责任分配为:

(一)原告的举证责任:证明社会利益被损害、被告有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84条,公益诉讼的原告需要提供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二款规定原告需要证明被告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事实.

(二)被告的举证责任:上文已经提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被告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和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二、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据收集的现状和问题

(一)证据收集的现状

目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据收集的主要主体为原被告当事人,次要主体为人民法院.而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当事人搜集证据的方法,除民法及其司法解释所规定的一般方法,例如:查阅复制案件的有关材料、申请鉴定和勘验、证据保全、专家辅助人制度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还规定了其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有关机关单位协助原告收集证据、要求被告提供证据、专家辅助人制度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不同于普通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专家意见经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尽管新的《環境保护法》以及司法解释已经公布,但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据搜集立法仍不完善,这也是为什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没有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目前证据收集的现状有:第一,证据收集成本较高.环境公益诉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证据搜集技术性强,由于环境保护组织缺乏专职的环境科学技术人员和环境法律专家,收集环境污染证据的能力不足,因此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额聘请专业人员.但目前我国环境公益组织的年预算普遍较少,远远低于公益诉讼平均成本.这就造成虽然符合诉讼主体资格的环境公益组织较多,但可提起诉讼的主体数量少的局面.因此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为主,环保组织收集证据为辅是符合现状的.第二,证据收集过程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据多为间接证据,并且损害具有隐秘性和长期性,在短期内可能显现不出来.这导致环保组织在搜集关于被告行为造成损害或者具有造成损害的危险的证据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会受到相关单位的阻挠.因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会影响排污单位的利益,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因此在收集证据时可能会受到排污单位甚至是政府机关的干扰.这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会将不利证据交给环保组织,再加上环保组织自身收集证据方法的缺乏,使得证据的收集更加困难.

(二)证据收集的问题

结合证据收集的现状以及立法情况,可总结目前证据收集存在的问题有:

1.当事人证据手段匮乏

正如上文所提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及其诉讼 人难以收集到处于被告或第三人控制之下的证据.对于这类证据,尽管司法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原告请求被告提供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被告应当持有或者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而拒不提供,如果原告主张相关事实不利于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但这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保障原告收集证据权利的完全实现.因为法规只规定了“被告”持有证据时的情形,并不包括第三人持有证据的情形.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多的证据由第三方掌握,此时若第三方拒不提供,则原告缺乏必要可行的获得证据的强制手段.同时我国法律缺乏类似于证据开示或文书提出命令的证据收集方法,诉讼中环保组织在向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获取证据面临巨大困难,环保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也因证据收集方法匮乏而面临败诉的巨大风险.

2.现有证据方法不具有实用性

结论:关于公益诉讼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公益诉讼诉讼机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摘 要]美、英、德国等国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拥有比较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规定。虽然我国很多地区都设立了环保法庭,但我国法律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

论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便显得尤为重要。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司法机。

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角色定位
摘 要:关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界对此已经进行了足够的论说,且在司法实践中不乏成功范例。但现行法律并未规定检察机关有。

民事公益诉讼基本法律问题
摘 要:自从2012年8月31日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后,民事公益诉讼被正式提上议程,受关注度再创新高。目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