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读山海经论文范文写作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赏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读山海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赏析,本文关于读山海经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读山海经论文参考文献:

读山海经论文参考文献 山海经杂志杂志英语怎么读读和写杂志读写算杂志

[摘 要]《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归隐之初所创作的组诗.本诗为组诗的第一首,表现了诗人幽居读书之乐,兼反映了作者的读书方法及态度.诗歌语言淡而远,自然而醇厚,颇能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极诣.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共十三首.据龚斌《陶渊明集校笺》注:“《山海经》共十八卷,载海内外绝域山川人物之异,保存了许多古代神话,作者已无从确证.晋郭璞曾为该书做注并题图赞,陶渊明读的《山海经》就是这种有图赞的《山海经》.诗中《周王传》指《穆天子传》,记周穆王驾八骏游行四海,多为神话传说.”由于《读山海经》(其一)和《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的生活环境相近,“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和《和郭主簿》的生活条件相似,“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和《归鸟》的心情相似,可见,《读山海经》应为诗人隐居之初所创作的.组诗的第一首写幽居读书之乐,颇能体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极诣.本诗共十六句,结构较为松散,大体四句可作为一解.

诗歌前四句先从读两书时节及所居环境写起.时节是“孟夏”,即初夏,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此时天气并不炎热,春花虽然落了,但是树叶却长得繁茂.“扶疏”即树叶纷披貌,这树叶遮蔽着诗人的居所,既清凉有幽静.离开了政治漩涡的诗人,于无喧嚣的居所内,内心想必一片安然.“众鸟欣有托”是赋象,而联系下文“吾亦爱吾庐”,又是兴象.作者在《和子俨等疏》中曾说: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写诗时,作者显然也是在众鸟的啁啾声中感受到他们栖托有所的欢欣,树上的鸟儿为有所托而欢欣,树下的“吾庐”内的作者也为自己有所托而欢欣.刘履《选诗补注》里评此句“隐然有万物各得其所之妙”.

良辰,美景,有庐,有书,且是“既耕”“已种”的春耕结束之后,此时只需偶尔的维护,再要农忙,恐怕要到等到秋收了,因而初夏是一段较为清闲的时光,诗人自可开卷畅读了.清闲的同时,心中又是踏实的——身心安顿,无需为衣食而忧,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逍遥美妙的.而“吾庐”、“我书”,两用第一人称词组,增加了对庐和书的无限深情,“读”字有力地扣了题.“穷巷”两句,是说自己居住偏僻的小巷,远隔尘嚣.“深辙”指代大车,因为只有大车才能压出深辙.而大车一般又是达官贵人的高车驷马,作者表面似乎在说自己所住的陋巷大车是进不来的,所以即使过去在官场中的故人来到他这里,也会回去的,实际在表达他和过去那些追名逐利的官员已经没有往来,隐含有对世俗坚决的否定和拒绝.可见,作者这就有了读书所需的静境——既是自然环境,又有他自己创造的社会交往环境,周遭没有车马的喧嚣,也没有名利的困扰,自可悠哉读书.当然,作者虽然隐居起来,但是没有脱离正常的人际交往,他和普通的农民、知己还是有着频繁的来往的,这可以从作者的其他田园诗中获得印证,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的四句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在叙述作者和知己共读共饮的情形,笔者以为从全诗来看并读不出该意,而是诗人自斟自饮自读书之乐.陶渊明“性嗜酒”(《五柳先生传》),如今良辰美景,有书相伴,又逢农村冬季时酿的酒,经春始成,初夏时节正好开坛取饮.四月正是蔬菜生长的旺季,从地中摘菜蔬以佐酒,是何等惬意的事?“微雨从东来,好风和之俱”乃即景佳句,“微雨”“好风”的“好”“微”二字互文,即所谓和风细雨.风好(夏天的“好风”,应为凉爽的风吧、故曰“好风”),雨也好,润衣不湿,且俱能助酒兴.在很容易形成偶句的地方,诗人偏以散行写之,雨“从东来”、风“和之俱”,适见神情萧散,兴会绝佳,“不但兴会绝佳,安顿尤好.如系之‘吾亦爱吾庐’之下,正作两分两搭,局量狭小,虽佳亦不足存”(王夫之《古诗评选》),盖中幅垫以写人事的六句,便见“尺幅平远,故托体大”.王夫之所见极是, 一般此类诗歌易写成叙事——写景——抒情的结构,或写成写景——叙事——抒情的结构.如将“微雨“二句放在“吾亦爱吾庐”后,则前景后事,分作两搭,觉局量狭小;如此景事相间,便见得尺幅平远,包容较大.作者不刻意用对偶句,篇章安排上也舒散自然,此种写法,颇能体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散文化风格.

至此,这首诗用了四个第一人称.第四句 “吾亦爱吾庐”、第六句 “时还读我书”、第十句 “摘我园中蔬”中的 “我”反复使用,既强调的是自己,又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可见陶渊明是一个很自我的诗人,即强烈肯定自己的诗人.

末四句复回到“时还读我书”,即“读山海经”的题面上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虽只点到为止,但是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歌及古人乃至我们当代人读书的情况,却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读书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头悬梁、锥刺股”功利型的苦读,一种是审美式的乐读.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时已有“乐读”的倾向,这从“游好”二字可以会意.他自己也曾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而在归园田居后又大有发展,读书面更为广泛,这里便不是儒家经典著作,而是《山海经》、《穆天子传》(周王传),二者都属神话传说,是道家著作,有很强的文艺性和可读性.作者不是刻苦用功、不是把读书当敲门砖,只是流观泛览,读得那样开心,读得欣然忘食——“连饭都不想吃”(贾宝玉读西厢语),从而有很多的审美愉悦,同时又有那样一个自己经营的美妙的读书环境,笼在夏日绿阴中的庐室,清风从这里悠悠通过,小鸟在这里营窠欢唱,当然宜于开卷,尚友古人.他的读书又安排在农馀,生活上已无后顾之忧.要是终日展卷,没有体力劳动相调剂,又总会有昏昏然看满页字作群蚁排衙的时候.而参加过劳动的感觉就是不同,这时肢体稍觉疲劳,头脑却十分好用,坐下来就是一种享受,何况手头还有一两本毫不乏味、可以消夏的好书呢?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它直接地是承上泛览流观奇书而来,古人所谓“宇宙”是时空双重的概念(《淮南子·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俯仰五字之妙,首先在于它道出了读《山海经》的感觉,虽然足不出户,由于专注凝神,诗人顷刻之间已随书中人物出入往古、周游世界,这是何等快乐;其次,陶渊明泛神论的人生观,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精神上自能物我俱化、古今不分,此种境界只赖读书以导入,这是更深层的快乐.从全诗看,这两句所包含的快乐已不限于读书,而已推广到人生之乐,陶渊明是悟性极高的人,他读书也是阅世,而人生也是一本书.读书可乐,生活可乐.这种人生观,是陶渊明皈依自然,并从中得到慰藉和启示,树立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的缘故.因为陶渊明的田园诗完美地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胡适在 《白话文学史》中写道: “陶渊明是自然主义哲学的绝好代表者.”

全诗表现了诗人幽居读书之乐,兼反映了作者的读书方法及态度.诗歌语言平淡,没有夸张的词语,没有刻意的对偶句,篇章结构也很疏散,却也最能体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最高境界——淡而远,自然而醇厚.《陶诗汇评》中评此诗:“此篇是陶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作为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平近自然,而此首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

(编辑/刘佳)

结论:关于读山海经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读山海经 陶渊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陶渊明的移居(二首)评析
陶渊明的诗包括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等。有的诗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如《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也有些田园诗是。

王阳明朋友圈(上)
古人说,“蓬生蔴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不染而黑。”犹太典籍《塔木德》中也有类似的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的确,人作为一种群居性的。

王阳明朋友圈(下)
曾国藩也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与湛若水的友情,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阳明学体系的萌芽。除了导师和伯乐之外,在王阳明的“。

药明康德(603259):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