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春秋公羊传论文范文写作 春秋公羊传周狗考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春秋公羊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春秋公羊传周狗考,此文是一篇春秋公羊传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春秋公羊传论文参考文献:

春秋公羊传论文参考文献 软考论文范文炎黄春秋杂志

[摘 要]《公羊传》中“周狗”一语,何休《公羊解诂》释作“可以比周之狗”,通过研究发现所谓“周狗”其实为“害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何休古隶“害”字误作“周”字,害狗之“害”又是“”的假借字,“”为齐地方言,有“大”义.所谓“害狗”其实就是体型较大之狗即《传》文中所说的獒.

[关键词]公羊传;周狗;害狗;狗

[中图分类号]H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6-0056-03

《春秋公羊传·宣公六年》(以下简称《公羊传》)载晋灵公伏甲于宫中欲杀赵盾,赵盾察觉后欲逃走,《传》云:“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东汉何休《公羊解诂》在“周狗” :“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是将“周狗”训作听从主人指挥的狗①.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校勘记》曰:“何注云:‘可以比周之狗’.按《尔雅·释畜》‘狗四尺为獒’,郭注《公羊传》曰‘灵公有害狗,谓之獒也’,又宋本张华《博物志》云‘晋灵公有害狗’.‘害’和‘周’形近,故文异,害狗谓能害人之狗.”以《尔雅》郭璞注及张华《博物志》所引《公羊传》之异文认为,“周狗”之“周”为“害”之讹,“周狗”当作“害狗”,即可害人之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獒”字条云:“《公羊传》曰:‘灵公有周狗谓之獒.’何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者.’按,‘周狗’,《尔雅》注及《博物志》或讹作‘害狗’,不可据也.”反对讹字之说.清人陈立《公羊义疏》云:“‘周’、‘害’形近,容或有误,然‘害狗’、‘周狗’皆传者所加,自非灵公命名则俱无不可通.盖‘比周’、‘如人意’亦足害人也.”似欲调和诸家之说.综合众说,我们认为,“周狗”之“周”字当为“害”字之讹,然而“害”字亦非其本字,其本字实当作“”,为“大”义,是先秦时期齐地方言,“狗”义为体型较大之狗.本文旨在从训诂、文字两方面对该问题予以论述.

一、何休注释之疑

1何休释“周狗”为“比周之狗”是将“周狗”之“周”训作“比周”解,“比周”一语先秦文献中已有用例,如《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是和比周.”杜预注:“周,密也.”孔颖达疏:“比是相比是相近也,周是亲密也.”“比周”同义,在此是亲密、相近的意思.这个组合在先秦文献中仅此一例,因此只是一个临时短语,后世所广泛使用的“比周”,出自《论语》,《论语·为政》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语,“周”在这里指以道义来团结人,“比”指以暂时共同利害互相勾结[1](p18),后世遂以“比周”来指称结党营私,如《管子·立政》:“群徒比周之说胜,则贤不肖不分.”亦可作“周比”,如《淮南子·主术训》:“大臣专权,下吏持势,朋党周比,以弄其上.”但是,“朋比勾结”和“听从主人指挥”(即何休所称的“所指如意”)意义上的关联不大,用“比周”来解释“周狗”之“周”颇为牵强.

2从词义使用情况来看,“周”字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作为构词语素和其他词语使用,都没有“结党营私”之义,查阅《故训汇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未发现“周”字有“比周”之义者.这是因为“比周”一语其造词之初即为偏义复词,其中起表意作用的只有“比”,“比”“周”的基本义都为“密”“合”“亲”.《说文》:“周,密也”,“比,密也”,二者词义原本没有感 彩,但是自《论语》“周而不比,比而不周”一语产生后,“比”即发展出“结党营私”之义,如《国语·齐语》:“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韦昭注:“比阿党也.”《礼记·缁衣》:“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郑玄注:“比,私相亲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左传·襄公三年》“立其子,不为比”,并引孔安国注说:“比,阿党偏私之属.”“比周”一语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这种偏义复词的性质,“周”字并未沾染“比”的意义,“周”字无论是单用还是作为构词语素使用,都没有“比周”之义,因此,释“周狗”之“周”为“比周”是有问题的.

由上述论证可见,无论是从何休注释本身还是从“周”字词义使用的具体情况,何休的注释都是值得商榷的.

二、“周狗”之“周”当为“害”字之讹

阮元《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校勘记》中通过《尔雅》郭璞注及张华《博物志》所引《公羊传》之异文认为“周”字为“害”字之讹,我们赞同讹字说,并试图从传世文献用字情况及出土文献的实际用字状况来论述这一问题.

1传世文献中“害”讹作“周”例.

我们认为,“害”字讹作“周”字这一用字现象,在秦汉时期不是偶然发生的,除了阮元所举的两个例证,传世文献中亦有“害”字讹作“周”字者,如《盐铁论·卷第四·地广第十六》:“贱不害智,贫不害行.”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云:“‘害’原作‘周’,今据卢文弨、俞樾说校改.卢作‘害’云:‘周讹’.俞云:‘周字乃害字之误,不害犹不妨也.’案卢、俞校是.《太玄书室》本正作‘害’.”又《墨子·非攻下》:“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杂志》云:“‘周’字义不可通,‘周’当为‘害’.财者生之本也,用兵而费财,故曰害生之本.隶书‘害’字或作‘’,和‘周’相似而误.”又卢文弨《种山札记·卷二》:“古‘害’字作‘’,故易和‘用’字相混.且有误作‘周’者,如《序周礼废兴》言‘诸侯恶其害己’,旧本误作‘周己’.”

今按,“”和“周”字形体相似,但今所见之《周礼兴废序》中未有“诸侯恶其害己”之文,不知何氏所据何本.因此,要想证明“周狗”之“周”为“害”字之讹,还需从多方面查找原因.

2从出土文献中看“害”字的形体特征.

《公羊传》为战国时齐鲁间之学者所著,但在汉代以前一直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直到汉景帝时期才由公羊寿和胡毋子书于竹帛之上[2](pp210-211),因此,《公羊传》作为一部书籍文献而出现的年代应该是汉景帝时期,这一时期,在汉字发展史上属于隶书阶段中的古隶(也作秦隶)阶段[3](pp84-85),这一阶段的汉字形体特点表现为有相当数量的汉字形体仍然和小篆接近,“早期的隶书和篆书结构上基本一致,区别仅仅是草率和否而已” [4](p516).“早期的隶书在字形构造上保留的秦篆行迹较多.后来笔画中写出了波磔,通常把具备波磔(磔指捺一类笔势)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也称八分).汉隶形成之前的隶书称为秦隶(也称古隶)”[5](p163).“害”字小篆作“舀”,从“宀”从“口”、“丯”声.“宀”小篆作“养”,和今隶“周”所从之外部构件相似,篆隶阶段的“宀”旁还有省略其上部“丶”而作“冖”者,如“宜”作“”(史晨碑).又“害”字声旁“丯”亦有省作“土”者,如“”(白石神君碑)、“”(孟孝琚碑).这样从理论上看,“害”字在这一阶段完全有可能写作“周”形.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春秋公羊传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公羊传》原文及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公羊传文公十四年子以其指解
[摘要] 《公羊传》“子以其指”一句含义如何,学界素有争论。或附会以天地五行之数,或坐实为残指、骈指、小指。然揆之以理,皆有未惬。邾人此言,实与。

何休公羊解诂的君主论思想
[摘 要] 何休在《公羊解诂》中,借《春秋》史事,以公羊家的视域,阐发了其有关君主及君主政治的思想和理论。其君主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为核。

公羊触篱
There was a sturdy ram with a pair of thickhorns upright on its head 一头。

北京大学出版社春秋穀梁传注疏卷七、八、九校点补正
摘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〇〇年出版整理本《十三经注疏·春秋穀梁传注疏》当中存在若干点校疏误,本文在充分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卷七、卷八、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