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习语论文范文写作 汉意习语隐喻文化语义内涵和认知解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习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8

汉意习语隐喻文化语义内涵和认知解读,该文是关于习语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习语论文参考文献:

习语论文参考文献 意林投稿现代企业文化期刊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文化期刊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5)04-0157-02 语言不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概念隐喻学理论认为隐喻是由概念知识驱动的,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方略.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一书中,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及意向图式理论系统揭示了隐喻现象,使隐喻研究不再限于文学和修辞学,而正式进入认知科学领域.在隐喻的表达中比较多见的是习语.习语,顾名思义是指习惯用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按照共同的语言习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提炼得出的短语或句子.这类固定词组或短句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具有固定的形式和意义,表达统一的概念,可以说习语是语言中最稳定、最富有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具民族特色的语料瑰宝.

在概念隐喻研究领域中,英语和汉语的隐喻对比研究较多,汉语和非通用语的隐喻对比研究较少,研究汉语和意大利语习语隐喻可以更好地理解罗曼语族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本文拟从汉意大习语意义的生成方式和理解机制探究意汉习语隐喻的异同.

一、汉意习语隐喻的文化语义内涵

习语的概念范围广泛,包括俗语、谚语、熟语和俚语等,具有“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整体性”[2].习语作为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中固定下来的一种惯用表达方式,积淀了尤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人文景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会在其语言里打上自己独特的文化烙印,使其带有“民族文化属性”[3].总而言之,习语的文化语义内涵具有“民族性”“动态性”和“背景性”.

(一)习语隐喻具有民族性

习语文化内涵的民族性表现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在语义的融合,例如汉语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而意大利语中则有“Non puoi fare i mattoni senza la paglia”(直译:没有混凝土是做不成砖石的)的说法,源自圣经中的典故.例子中汉意两个习语都能体现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事的内涵,但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色彩,习语文化内涵的“民族性”也表现为民族文化及其产生的语义特殊性.不同语言各有一批文化限制词,由于社会历史文化不同,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词语[4].例如,汉语中有“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的表达,这是由于中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七八月是雨季,春季的雨不是疾风骤雨.而意大利语“la pioggia di aprile”(四月雨,或“突如其来,如四月雨”),指春天四月的天气.该习语的成因和意大利的地中海气候有关,意大利位于三面环海的亚平宁半岛,因此四月经常有阵雨,而在汉语中“四月雨”没有类似的内涵.

(二)习语隐喻具有动态性

习语的文化内涵是历史的积淀,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原有的内涵基础上不断发展出新的文化含义,有些习语中的词汇发生词义扩大、缩小或转移,这种新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习语文化内涵的动态性.例如,汉语中“ ”本义是指一种高贵的颜色,自古 是帝王之色,汉语中也有“黄袍加身”的说法,而引申义是在某些场合意味着“ 的”含义.而意大利语中的“ ”除了基本意义外,经常有“libro giallo”“film giallo”的表达,字面意是“ 的书”“ 的电影”,真正的意思是“侦探小说”“侦探电影”,和汉语中“ 的书或电影”无关.原因是19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的MONDADORI出版社最早出版的一套侦探小说选用的封面是黄颜色的,因此这样的表达方式就被沿用了下来.这一类语言现象既和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差异有关,也是习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动态性的体现.

(三)习语隐喻具有背景性

很多习语的文化意义是在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孕育产生的,例如汉语习语中很多源自农耕文化、佛教和道教文化;而意大利语习语中有很多源自古希腊神话、基督教文化,这对中国的意大利语学习者而言,难以理解原文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和感 彩.例如,汉语中一些和农业和商业有关的习语隐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姜还是老的辣”“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在意大利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隐喻.在宗教信仰方面,由于中意两国宗教信仰的差异使得汉语和意大利语存在不同的习语隐喻表达.例如,意大利语有“bacio di Giuda, parole di Giuda”的说法,字面意是“犹大之吻,犹大的话”.其中“Giuda” 源自圣经人物“犹大”,喻指:虚伪的友好、口蜜腹剑[5].而中国人受佛教、道教、儒家等思想影响,因此汉语有“玉皇大帝”“旗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表达,在意大利语中不存在.而意大利语中特有的表达有:“il diavolo si nasconde dietro la croce.”[6](恶魔躲在十字架背后),在汉语中也不存在对应的文化内涵.

二、汉意习语隐喻表达的本质及成因

认知隐喻学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语言学界新兴的学术流派和研究领域,旨在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作出统一的解释.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不仅仅属于语言本身的问题,不是语言形式和特殊意义的任意排列和配对,其本质是概念性的.习语的意义不能通过字面意义直接 ,往往需要通过概念隐喻在习语字面义和隐喻义之间建立起映射关系.例如,意大利语中表示“火”的词是“fuoco”,习语“Diventare di fuoco”表示“气愤或羞愧得脸红”,汉语中有“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表达,英语有隐喻著作“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可见人们是依据有关“火”的特定概念隐喻知识,即“火是浓烈的、难以控制时相当危险的”认识和解读上述习语的喻义.

结论:关于习语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习语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语义交际翻译视角下英汉习语翻译意义对等比较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发重要。英汉语系不同,文化各异。习语是语言精华。

跨文化翻译模式下德汉习语比较
摘 要:语言反映了语言群体对外界的主观认识,承载着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一个语言群体的“文化微缩景观”。因此,在翻译中德习语。

英汉习语对比
摘 要: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揭示了不同语言背后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带来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本文将英汉语的习语进行比较推敲并细析了其中缘由,。

文化差异背景下汉英习语翻译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髓,它与其所属的文化息息相关。汉英习语,作为两种语言的瑰宝,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首先对汉英习语做出了简单的介绍,进而阐述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