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康德论文范文写作 根本恶到恶习康德伪善批判历史主义路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康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9

根本恶到恶习康德伪善批判历史主义路径,此文是一篇康德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康德论文参考文献:

康德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路径堂吉诃德论文

关键词: 康德;伪善;先验的;恶习

摘 要: 关于康德对道德人格的伪善批判,一般认为作为经验世界的恶习和先验人性结构的“根本恶”是二元分立的.二者关系不仅关涉学术史,更是人类道德发展史的自我理解.伪善观念的直接表征是“人格化”形态,被追溯到人类始祖的“第一桩罪”,成为一种“人格分裂”的德性恶习.伪善在人类道德史中的“现身”,康德认为这关涉到糟糕世界中“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因为道德有其先验形态却没有现实行动,伪善既中断了(不)道德自我的革新,也中断了(糟糕)世界改变的可能.伪善对于道德人格的败坏就区分为两个方面:法则颠倒、德福不一的伪善在历史上是促进人类道德发展的;作为德性能力丧失——人格分裂的伪善是不能容忍的,因为这是对道德革新(行动)的德性根基的根本败坏,无论是“根本恶”还是“恶习”.

中图分类号: B5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6)01009609

引论:合宜入口的选择

康德道德哲学中对伪善的揭示和批判,从经验世界的“恶习”追溯到先验人性结构的“根本恶”、德性的道德形上学根据(道德人格)之上,这无疑是深刻的.但是,这一思路的逻辑“断裂”在于:伪善的恶习如何危害到先验的道德人性,经验的“恶习”如何进入先验的人性,经验世界的伪善如何能败坏道德人格?相反的逻辑,伪善的先验人性结构如何影响到现实的道德行动,或者说一种只有先验形式而无现实行动的伪善如何改变人性?这一问题之下,实际上掩盖着认识、探讨伪善问题的思路选择及其合法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关涉到道德先验和经验之维的连贯性和同一性问题.

虽然康德道德哲学中开始严肃对待伪善问题,但其*学中先验论和经验论的分离,导致人们对于伪善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作为人性结构的先验层面,也可以在作为经验世界的道德恶习中找到解释.可是,二者在作为讨论伪善的入口时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即便可以把伪善的根源追溯到先验之境,也不意味着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根据,或我们有必要去描绘一个伪善的道德形上学体系.当然,伪善无论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存在①,人类的实践理性或历史理性都不会成为伪善的基础;在此,我们只是尝试寻找一个更为合宜的进入途径.

因而,对伪善单纯的“先验论”或“经验论”的谱系考察,都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指责或陷自身于失败的境地.一方面,将伪善追溯到人性的先验结构之中,固然是一种更为深刻地揭示,同时也时刻警醒人们不要出现道德骄傲,从而不断实现自我的道德革新和完善;但一方面,伪善实际上,关于先验的、经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道德形态或规定性,在康德*学中有着诸多的体现,比如阿利森(H. E.Allison)就指出经验性品格和智性品格在理性行动能力基础之上的“相容性”(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陈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在此,我们有类似的认识,但不是仅为康德*观辩护,而是尝试从我们共有的道德经验出发,揭示如何理解、认识道德自我的统一性、完善性,以及人类道德发展中更为基础的因素.

又是经验世界中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道德理性的前经验反思最终要落实在道德行动上,道德行为的诱惑又是现实的具体的,道德意识的忏悔无法成为行动的保障.不难看出,这一“二元”的探究思路似乎本身就陷入伪善的境地.那么,一个合宜的思路在于“历史的方法思维”[1],抛弃谱系化的观念之争,展示在历史之中伪善观念的表征,这就是“人格化”形态.

一、作为一种人格表征的历史追溯

(一)历史证据:法利赛人、乡愿之徒、资产阶级等

在人类道德生活史中,有关伪善的人格化表征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和价值判断、理性反思相结合的产物.由此,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有关人性命题属性的改造.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中,人性绝不能成为道德的基础;然而,现实的人性状况却是道德的现实起点.对于人性的状况而言,康德认为无论是先验的判断还是预设,都无法展现人性的自由本质和复杂情况.那么,对于人性的考察,对于“人性善恶”这一命题的科学认识,就必须首先从认识这一命题的属性出发.康德认为,德性论的至上原则是要从单纯的“分析”拓展为“综合”命题的关于“人性善恶” 的德性命题阐释中,康德*学似乎摆脱了先验批判的或分析或综合的方法论指责;并且,在德性论中对至善和伪善两个极端相反的问题分析时,分析原则从分析的拓展到综合的.关于这一点参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二部分“德性论导论”;而关于方法论问题,可参见崔平《康德*学的方法论缺陷》,《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对于康德而言,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逻辑上来看,人性或善或恶的出发点都是有问题的.人性从其根本属性来看,毋宁是自由的;但是这一自由是从逻辑上来说的,自由人性从其来到人世间的第一时刻起,善恶才成为可能同时才有善恶判断的可能.因而,一定意义上,“人性善恶”就不是一个分析命题而是一个综合的命题.这样,也就导致人们对于伪善的认识和界定,尽管可以追溯到先验领域,但无法否认这一先验属性必须进入现实世界才存在,从而,就给予人们一个认识的入口——从一个人们较为熟悉的历史人格形象开始.

法利赛派,是发源于公元前2世纪犹太教的一派,标榜严守犹太教传统,主张同外教人严格分离.法利赛派曾指责耶稣及其门徒不严守律法,而耶稣驳斥法利赛派为“伪善”.所以,以后“伪善”成为“法利赛人”的标签,“凡对宗教教义或道德规范假装遵守、而心里却不以为然的现象”,都可以称作“法利赛式的”,即“伪善的”.这种伪善,“根据《圣经》中的记载,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只说不做,对人布道,但自己却做不到;其二,内心想的和外部表露的不一致;其三,自以为义,喜欢论断别人,评判别人.”[2] 同时,这也是“法利赛式”的伪善所带有的三个基本的特点.

乡愿,是孔子和儒家最鄙薄、最痛恨的一种道德人格,指貌似忠信廉洁,其实毫无道德原则,只知媚俗趋时之人.所以,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孟子也曾论述到,“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等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孟子·尽心下》)朱熹在谈到“乡愿”时说,“乡愿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唯恐伤触了人.”(《朱子语类》卷61)不难看出,东西方对伪善的认识是大体相似的,伪善者都是以个人履行道德要求为幌子,达到欺骗众人的目的.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康德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后人对康德的评价方面论文范文。

药明康德:标准先行
2015年,药明康德就开始寻找一家“云”伙伴,为其精准医疗基因组大数据提供强有力的存储支撑。一番调查后,药明康德于2016年4月与华为企业云达成。

康德乐DTP中国之路
2010年,美国三大医疗健康服务商之一的康德乐通过收购永裕医药打进中国医药流通市场,两年后开设了第一家DTP专业药房。康德乐带来DTP药房的成熟。

AH助力药明康德赋能全球医药
继今年5月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后,近期公司发行的H股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公司“A+H”股双资本平台正式落地。作为全球为数不。

药明康德(603259):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