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马华论文范文写作 马华左翼文学缘起和流变的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马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马华左翼文学缘起和流变的新,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马华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马华论文参考文献:

马华论文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刊物投稿关于文学的论文

摘 要:马来西亚华人谢诗坚先生的《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是第一部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研究马华文学的著作.在深入分析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该书厘清了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并系统梳理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脉络,相关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在马华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该书的特点在于视角独特,材料丰富,研究系统深入,立论有据,观点新颖,对马华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海外其他区域的华人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谢诗坚;马华左翼文学;中国文学;缘起与流变;

中图分类号:I33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3)03-0043-05

在海外华人社会中,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以其人口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政治参与度高而颇引人注目,有关马来西亚华人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也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其中,有关马华文学尤其是马华文学发展史的研究,近些年也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包括中国大陆学者在内的各地学者积极参与,成果不少,多以专题论文形式呈现.但总的来看,马来西亚本地的华人学者,以其生活阅历、教育和学术背景与当地贴近,加之资料搜集的便利,在研究上还是显胜一筹.马华资深报人暨时政评论家谢诗坚先生的《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就是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

该书围绕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的相互关系这一线索,对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与流变展开了深入探析,厘清了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并系统梳理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脉络,是近年来有关马华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在笔者看来,该书体现出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视角独特,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该书之前,也有一些研究探讨马华文学的渊源,并将之与中国文学联系起来,探究二者的关系,但总的来说,相关研究大都局限于某些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某一时间段,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至于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研究马华文学的成果,还暂付阙如.正如谢先生的博士导师、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春时先生为

该书所做的序中所言——“关于马华文学的研究,现在已经很热了,有众多著作出版.但是,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角度研究马华左翼文学,似乎还是一个空白.而谢诗坚先生的研究填补了这个空白,从而为马华文学的研究做出了一份宝贵的贡献.”[1]马华文学自1920年代受中国左翼文学影响诞生以来,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翼文学一直在马华文学界占据主流,直到1960年代伴随马来西亚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才面临来自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的挑战,并于1970年代末淡出历史舞台.因此,迄今为止,就马华文学发展史而言,其中,左翼文学(即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1980年代前的马华文学发展史中,左翼文学应该占有大部分篇幅,该书将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作为主题,即可看作是作者对左翼文学在马华文学中所居重要地位的认同与回应.左翼文学是有关马华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作者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又是之前学人未涉足的角度,可谓另辟蹊径,填补了学术史相关研究的空白,更为其研究加分.

二、内容丰富,分析系统深入,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约三十万言,共分五章,以时间脉络为经,以1926-1976年间中国革命文学对马华左翼文学的影响为纬,将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详加探讨,即:1926-1936年,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新兴文学;1937-1945年,中国抗日文学影响下的马华统战文学;1946-1957年,中国建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民族文学;1958-1965年,中国“两结合”文学影响下的马华爱国主义文学;1966-1976年,中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革命文学.书中对各个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国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及马华文学的回应都有细致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线索.而就该书的内容来看,除了有大量篇幅着墨于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外,作者在每章都有至少一节的内容专门论及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因为本研究是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考察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脉络,因此,对中国革命文学自身发展史的探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安排在每章的开始部分作为历史背景的铺陈,来解析中国革命文学与马华左翼文学之间的密切的渊源关系(作者在书中称之为“父子关系”),与此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勾勒出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轨迹.也就是说,该书实际上包含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是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线索,一是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线索.有关中国革命文学的内容串连起来,可以构成一部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简史,时间跨度逾半个世纪,始于五四运动,终于“”结束,追溯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左翼团体引进苏联的革命文学理论、抗战时期苏联革命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即文艺理论的形成,以及之后伴随新中国的成立相继展开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整风运动、“大跃进”“反右”及“”,中国革命文学不断向左转、走向极端的历程.因此,对于那些本意在于通过该书了解马华左翼文学发展历史的读者来说,同样能够通过该书得到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发展史的相关知识,也是一大收获.尤其对大陆的读者而言,由于其中论及中国革命文学的“政治化”、“左倾化”的有些议题还比较敏感,如书中提到的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理论成为中国革命文学的旗帜,也加重了中国文学的“政治化”色彩;在中国革命文学“左倾化”的过程中,文艺理论所起的作用及中国文艺界的理论旗手周扬所扮演的角色;中国革命文学为什么要将早已逝去的左翼文化领袖鲁迅树为标杆和形象代言人?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由于涉及到某些具体的个人及具体历史事件的评价,因此,在中国大陆相关的讨论还不是很多,作者的相关论述则为大陆读者提供了海外学者的一种解读.

结论:关于马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马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从马华旅台文学到在台马华文学
摘 要:不同时期的台湾文坛孕育出风格迥异的各世代马华作家,其自我定位和国家意识也不尽相同。若从他们与台湾文坛的关系来区分,可以划分为“留台”、“。

日本的马华文学
摘 要:今富正巳是日本马华文学研究的开创者,继今富教授之后,立命馆大学的小木裕文氏、三重大学的荒井茂夫氏等都有不同规模的马华文学研究成果,而从研。

微信和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相关问题
摘 要:微信既是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的新形式,也是华文文学跨语境生存的新空间。首先,通过个人微信号,公众号、微信社群等多种途径,华文文学在微信中的。

花踪文学奖在马华文学场域象征资本的确立
摘 要: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