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生态伦理论文范文写作 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生态*意蕴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生态伦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生态*意蕴,该文是关于生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生态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生态经济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 宋明理学十分重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其所倡导的“万物一体”思想不仅从本体论上探析了人和自然的同源同体同本,更从境界论视域揭示了深刻的成就“大人”的生态理念、拯救社会的生态目标以及救赎万物的生态责任等生态*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讲,本源构成上和物同体、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及其在逻辑推导、证成方式上和物同体,总是要让位于差等的现实安排.也就是说,要深入把握万物一体之仁和人和物之间轻重厚薄的差别和统一,进而实现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生态*,境界论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4-0044-04

中国哲学就传统而言,有一共通点,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中,先秦讲“天人合德”,汉儒有“天人感应”,到了宋代,在理学家看来,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这就是宋儒追求的“万物一体”,也是儒学“天人合一”理论发展到宋明时期的产物,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旨归.这种“万物一体”思想不仅充分体现了人和自然同源同体同本的本体论特征,而且深刻揭示了人所应有的成就自我、万物的崇高道德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人和己,内和外,我和万物,不复是相对待底.” 〔1 〕 (P570 )“仁者所见是一个‘道’,‘此道和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和物无对者,即是所谓绝对” .〔1 〕 (P570 )本文拟以境界论的视域作为一种言说面向,探讨宋明理学“万物一体”之生态*意蕴,从而在一体之仁的流行发生中为人和万物负起一份真正的道德责任和承当.对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一、成就“大人”的生态理念

人不只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也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因此在现实中必须协调好人和自身、人和他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实际上,“作为一种和世界有积极联系的存在者,人和这个世界有一种灵性的关联,并不是靠单单为自己活着这个事实,而是靠自己和其存在领域的所有生命是一体的这一感情.人将所有的生命体验感受为自己的体验,尽己之所能给这个一体以帮助,等生存对于自己来说要比只为自己而活着要艰难得多,但同时,这又是一种更丰盛、更美妙、更幸福的生存”.〔2 〕 (P179 )这里所讲的“有灵性”、“和世界有积极联系的存在者”就其实质而言正是一种“大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宋明儒者一贯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去“小我”而达“大我”的精神之境,这种人格并非功利世界中的“小我”,而是一个和物浑然一体的“大我”,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之心”成就“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而且惟有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才会把整个世界视作一体,把整个宇宙当作一家,把万物看成一人,“我之身”即是天地万物,“我之意识”亦是“大我”意识.达到这样一种和物无间的“万物一体”之境,就会以此“大我”之心普润于天下之人,恩及于山川草木.

从“大我”上看,“天下无一物非我”,没有物我、人己、内外、远近之分.张载曾提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他认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正蒙·大心》)这就是说,消除人的形体限制,打破主客体之隔,从“大我”之心去体认天下万事万物,就能达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大心之境.而外心不足以合天下之心,不能体天下之物,也就无法达到万物一体之理想境界.

这种“大我”意识,在王阳明看来,更是视人犹己、视物犹己、视国犹家,是一种博施济众、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分尔我者,小人矣.” 〔3 〕 (P70 )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4 〕 (P132 )也就是说,在这种天地境界中的“大人”,只要能够以仁爱之心从自身出发,推己及人,推恩万物,博施济众,才能够达到实现万物一体之理想境界.

然而,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人被“间形骸、分尔我”的自私自利之“小我”所遮蔽,以“小我”代“大我”,用这种邪思欲念窒息了其万物一体之道德情怀,从而使其不能将不忍之心、恻隐之情、顾惜之意达于他人,“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于誉.损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 〔4 〕 (P157 )可见,“大人”和“小人”之区别,就在于其本心是否被私欲所遮蔽,大人之心被私欲所蔽,其和小人无异,小人之心去除私欲,则和大人无二致.

因此,为“大人”之学,做“大人”之事,就要将内在私欲去除,要“明明德”和“亲民”,“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通过“大其心”、“致良知”等道德修养方式去“小我”而达“大我”,从而实现内在德性的圆满,实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之境界.

二、拯救社会的生态目标

“万物一体”之仁在现实中的落实总是循着“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一个次序展开.在“万物一体”理想的感召下,在一体之仁的觉照下,人们能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境遇怀有同情忧患,又能对陷入苦难和痛苦的苍生万民以拯救.这种境界遂指向了社会责任和现实忧患,显然不同于佛老的纯粹逍遥之境界.在这一方面,王阳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结论:关于生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读宋明理学概述札记
[摘 要]钱穆先生在此书中的创见是将宋学与理学区分开来并考镜源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宋代学术演变,尤其重视初期的宋学;另一个创见便是大力论述宋学的。

宋明理学为例,探析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方法
新课程改革推行了许多年,课堂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已不多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概率大大增加。但是,从高考的角度来看,。

宋明理学哲学内涵
摘要: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三个流派对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理事关系”从“理、心、气”三个方面充分的谈出了新的高度、新的内涵,。

宋明理学和劳伦斯文学伦理观比较简评
摘要:宋明理学生成于朝代更替、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敏感时期,理学家们用“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恢复儒家礼教和道德体系,重塑伦理纲常和理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