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小康社会论文范文写作 宏伟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小康社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6

宏伟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小康社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小康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小康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建成小康社会论文200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和谐社会论文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 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这期间的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民族感召力.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全面”和“建成”两个限定语上,难点和重点也体现在这两个限定语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千万不要把它看容易了.从现在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 7年的时间.这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改革发展任务宏伟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的轨道上,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进步.

【关键词】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2—0116—08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小康,语出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劳作不止,目的就是过上小康生活.小康之家乃是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水平.回首中国历史,小康社会作为儒家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生活作为中国人民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历经千年而不衰.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人民饱受天灾人祸、流离失所之苦,距离小康之梦更加遥远.在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可见,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概念蕴涵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希冀与期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0 世纪 70 年代末,同志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时,运用了小康这个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概念.党的十二大提出到 20 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三大把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90 年,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第一次作了具体描述,指出所谓小康水平,就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确认在20世纪末能够如期实现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小康目标.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已总体实现小康,提出到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对更加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描绘和要求.党的十七大延续十六大主题,根据发展的新形势,取得的新成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了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标志着我国距离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接近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全面”和“建成”两个限定语上,难点和重点也体现在这两个限定语上.“全面”在内容、地域、群体等方面提出了比“总体”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上强调扭转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不同步问题,在地域上强调欠发达地区更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平衡发展,在群体上强调更快提高中低收入者福利,使他们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语义上为完成时,表示特定阶段的结束和既定目标的实现.“建设”在语义上为进行时,强调实现目标的动作和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因为它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对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必将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齐心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越来越接近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应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中心目标.我国21世纪前50 年的发展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是到建国100周年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有余的中等收入阶段逐步向高收入阶段的转换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提升和超越.这个目标的实现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巨大挑战.从有利条件看,我国经济基础扎实,科技和教育稳步提升,人力资源充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凝聚国内外生产要素的能力较强,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从不利条件看,随着国家从低收入经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土地、能源、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成本迅速上升,生产要素边际报酬趋于下降,如果不能及时成功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生产要素生产率得不到相应提高,经济增长就会由于失去驱动力而停滞,就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工业化并进而实现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二、不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容易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 年 GDP 总量达823 万亿美元,接近世界GDP的12%.人均 GDP 为6100 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5740美元.世界银行每年7月1日都根据前一年的人均国民收入(GNI)水平来修订世界经济体的分类.2013年7月1日,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做出的世界经济体分类如下:低收入103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1036美元至4085美元,上中等收入4086美元至12615美元,高收入12616美元以上.根据世界银行的这个分类,以人均国民收入为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人均国民收入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倍增的经济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2020 年比 2010 年翻一番.2020年两个倍增目标实现以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按目前汇率估算大约1万美元,按2013年标准仍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可能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两个倍增目标的难点是实现人均GDP和城乡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稳步提高自己的位次,缩短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努力实现人均GDP和城乡人均收入的同步增长,这样才能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关于小康社会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小康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以来一直强调的执政目标。。

做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阻碍力量解决措施
摘 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一进程中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阻碍力。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和评价
摘 要:在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围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和能源环境四个方面选取了17个指标,创建了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小康。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