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写作 毕业生就业能力看高校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毕业生就业能力看高校人才培养,本文是一篇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毕业生发表论文难吗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严峻,大量学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的高等学校,毫无疑问对此负有重大责任.如果高校的培养方案本身存在缺陷,按照它培养出的人才必然存在缺陷.通过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优化,将使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能力显现的高校人才培养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201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749万,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海归,以及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明年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培养适应社会新形势变化需要的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实用人才,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校人才培养最大的困境源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运行.最近的一个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称:未来三年,大型的跨国公司加上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企业需要的人才大概在200-300万,但能够被跨国公司看上的人才只有不到30万,也就是说,现在中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被跨国企业录用的只有10%.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仍存在重已知知识的掌握、轻未知知识的探索,重单一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实战能力培养的现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二)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增强竞争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推行的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继承性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学生评价体系也深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首当其冲的便是创新意识不够.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公共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专业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大学,这样的培养方案,是和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根据某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课程、专业课程设施分配比例可见,公共课程占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学时的比例,很多专业超过30%,有的甚至超过50%,而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有的还不到10%,这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不少专业的学生有30%以上的时间于经理花费在公共课程的学习上.公共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精力多,超过专业学习的时间精力.这对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依据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无差异的公共培养,和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这是高等教育违背教育规律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二、从人才培养角度*就业难题的对策思考

(一)各高校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突破传统的单纯学科性的专业设置模式,从学科本位向职业性和学科性相结合转变,拓宽专业覆盖面,变专长教育为通才教育,构建和市场需求紧密接轨的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体系.另外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一定把地方经济发展纳入考查范围,使其充分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人才,形成地方经济和高校强有力的合作体系.在加强学生职业化训练的同时,在课程建设上,不断听取用人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突出重点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宽厚的学科基础为课程建设的基础.形成课程平台和课程模块管理模式,争取在校期间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顺利完成和用人单位的对接,为社会输送最优秀的人才.

(二)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引入企业项目案例及管理流程,以任务为导向的实训体系,并把教学评估引入行业规范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平台支撑体系,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网络化、平台化和系统化进行.

(三)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及一体化的学习评估管理系统,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吸引企业深度参和学生培养过程、把企业化工作环境植入到学校培养体系中、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解决问题的导向训练、为学生提供职业目标导向的个性化训练、分享快速更新的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要求,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职院校要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时间应不少于总学时的50%.

(五)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教学模式改变,引导大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从20世纪中后期至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和探索本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其中美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欧洲高等教育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在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课外相结合,科学和人文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应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经验,改变陈旧的“讲授式”、“接受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主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蕴涵着新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它要求教学组织形式由权威控制型向平等参和型转变;要求课程组织方式由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转变;要求学习方法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它是一种带有研究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发挥的想像空间和创造空间,塑造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要积极肯定学生探究结果的多样性和个人化理解的价值,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引导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

(六)搭建产学研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顺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变革自身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各高校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资源,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了实验室,专门作为学生实践教学之用.但从各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实验室发挥的功能并不理想.一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室开课率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任课教师仅仅把实践教学环节看成是依附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并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指导,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实验室由于受资金限制,更新较慢,难以和现实业务相对接,不能达到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零培训”的目的,失去了就业竞争力.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和用人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前店后厂”式合作网络.第一,学校利用自己人才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承担应用性课题,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第二,建立“企业专家库”,定期举办教育教学改革专家论坛.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三,专门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实训课教师,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当前业务发展情况:第四,和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业务实习机会.通过校企的合作和互动,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燕山大学,2005.

[2]张艳萍.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对教师因素的现状调查[J].文教资料,2009,(4月下旬):205-206.

[3]施成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1-73.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基于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涉外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在涉外就业市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就业。

就业能力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
收稿日期:2015-10-22作者简介:姜岚,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山东烟台 264025)摘要: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加以监控,是为了。

基于就业能力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
摘 要:机械类学生“学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就业能力引导优化学生培养模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先以“十三五”规划为起点,分析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