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乡土培田论文范文写作 乡土培田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乡土培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4

乡土培田,这篇乡土培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乡土培田论文参考文献:

乡土培田论文参考文献

培田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及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和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相媲美,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被喻为“辉煌的客家庄园”.30幢明清时建造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了一个成群连片、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中国乡村古民居建筑群落,和永定的客家土围楼风格迥异.如果说土围楼是古堡,封闭而坚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庄园,豪放而优雅.

向培田:路隘、林深、苔滑

从广州飞到厦门,再乘车向闽西连城的朋口镇前行.此前,培田吴家大院的主人一再嘱咐我,乘上到连城的班车,在朋口镇下,再找车去培田村.从地图上看,这一带有很多革命老区.1928年, 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和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继续向赣南、闽西拓展创建革命根据地,由此奠定了日后 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翻开手边的福建省地图册,那些耳熟能详的地名,让我感到亲切. 在1930年的行军路上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如梦令.元旦》),其中宁化、清流、归化(现称明溪)都是明明了了登录在地图上的地名.汽车在山路上左弯右转,七上八下,我心里默想着那小令中的词句,觉得景况甚为贴切.“路隘、林深、苔滑”,名词和形容词一加一,总共才六个字,就干净简洁地把此地复杂的环境和路况传神地交代出来了!沿着红四军走过的行军路线,在夜色中,我经过古田镇,从朋口抵达培田.围屋而居,客家典型聚居方式

培田,作为一个保存良好的明清客家建筑群,在许多古老文明相继被破坏和流失的今天,它显得弥足珍贵.走进培田村,令我惊讶的是:在这里居住的全是“渤海堂”吴氏族人.他们是培田吴氏始祖八四郎的后裔,从元初起,历经七八百年斗转星移,繁衍生息,培田村的居民仍然分户不分村,至今以一个自然村作为行政村,成为独立的村落,这真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典型代表和体现!

比起其他汉族族群,客家的聚居方式自有特点,往往是在一座大宅中,居住着一个个同姓同宗而财产各自独立的家庭,即使宅内人口增长到无法容纳,也是围绕原宅向两旁或四周延伸拓建,或者是在附近择地另外再建一座宅第分支分脉居住.客家地区的村落通常房屋数量较少而规模较大,一座楼屋里可以同住十几或几十个家庭的上百甚至几百人.这种宗族聚居、联合居住的模式,不仅反映了客家和睦相处和平等团结的传统,同时也强化了客家人宗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安全感.培田居民的居住方式就是如此:在其约50座民居中,居住了315户人家,约1435位村民,即每座房屋居住着六七户人家,而且各家各户都是由同一近祖所传.他们的财产除屋顶、门户、厅堂、庭院、水井等是公有共享外,其余都各自独立.

我踏上了传说中的“吴家坊”,迎客的是村口高大的牌坊和周围的擎天大树.“恩荣”牌坊是清朝光绪年间经光绪帝恩准,由御前三品衔蓝翎侍卫吴拔祯建造的.从这座古朴庄严的牌坊中不难看出当年“吴家坊”的风光.一条小河绕村而行,整个村庄布局大气端庄,村落南边水口处,古梅、香枫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守.村内的建筑多为“九厅十八井”,规模宏大,最为典型的是“大夫第”、“衍庆堂”、“官厅”,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厅高堂阔,雕梁画栋,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设施科学而完善,是建筑工艺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客家人在唐末战乱后逃避到南方,所以在培田的建筑中很容易找到北方建筑的影子,“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参照北方庭院建筑特点设立的.“九厅十八井”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是厅和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九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交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于一体.

山水培田,文墨之乡

南方的山城离不开山和水,培田的建筑更能体现山水的韵味.在培田,你会发现每家每户房边均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村里的老人介绍,水圳可谓古时“自来水工程”,想想早在800年前培田就已户户通“自来水”,村民常常在自家门前洗菜淘米.其实每家每户的院里均有天井,每当雨季,雨水顺着天井蜿蜒而下,顺沟而出,流入石砌的水池中,这样的房屋布局也应了风水学中的“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布局.有的居民甚至在特制的陶制暗水管内放养了乌龟,乌龟来回爬动可以保持排水沟的畅通.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来到村庄的居住中心,这里处处显着画意,花样繁多的木刻雕窗镶嵌在灰褐色的高墙内,色泽明快的门神挺立于飞檐翘角的威武门庭上.每家每户都爱在天井 种上各种花草,幽幽庭院内到处洋溢着和谐.

20座古祠仍然保持着800年前的风貌,古祠座座相依,彼此有暗道互通.在一对小姐妹的带领下,我经过了当地居民常常出入而外人无法察觉的弄道.弄道由各种各样别具特色的门庐相连,老人介绍,培田古民居重视门庐的构造,自古就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的说法.在这里,每个门庐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是石门上雕有各种奇兽,或是悬块金字牌匾,或是木壁绘上精美漆画等在培田,这些漆画历经300余年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衡公祠门庐斗拱上镶嵌的彩漆画人物更是栩栩如生.

在这里,遇见的村民似乎也有些儒雅之气.培田的历史上有过18座书院、私塾和学堂.从明代起就陆续建立了助学、奖学制度,还实行了中国最早的免费入学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1949年.谱载,这里登科入仕191人;官至五品以上14人;民国出了4名留学生,3名黄埔生;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千人的村庄已有20多人获博士学位.

培田人不仅重视男子的教育,同样重视女子教育,早在几百年前,培田古民居内已经创办了妇女学校——“容膝居”,专门请族中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妇女给待嫁女子和新媳妇上课,谈为妻为母之道,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手艺更是关键.在“容膝居”,居然还有一块“可谈风月”的牌匾,这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不能不令人称奇.

和永定土楼一样,培田民居也有不少用于建筑装饰的文字,但仔细比较,二者各有特点.土楼的文字多限于楼名、楹联和榜文,而培田民居除此之外还有诗词、标语等.如双灼堂外屋檐下有不少配画的《千家诗》诗篇;一些祠堂和大型建筑的墙上留存不少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标语等等.承启楼、遗经楼、五福楼、振福楼等土楼的命名较多侧重于励志和世俗的含义,大多词义比较通俗,然而培田民居的名字基本都很典雅和华贵,不少名有所典,如继述堂、三让堂、双灼堂、衍庆堂等,其中前二者分别典出《中庸》和《论语》.

土楼楹联的内容较多为*道德的说教和富贵荣华的祈求,如著名的永定高头承启楼厅堂一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人相见,最宜注重人伦”.培田民居楹联则大多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风雅和骄傲之作,如“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院有田”(继述堂联)、“霎色当窗惟明月,银辉满眼是清风”(如松堂联)、“悦目时风来花舞,会心并鱼跃镜开”(务本堂联).总之,培田民居建筑上的的文字比之土楼分布广、外延大、内涵深,内容更富文学色彩和意境品位,因而文化气息也更加浓郁而典雅.

结论:关于乡土培田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殷培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推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培肥土壤地力
摘要: 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玉米秸秆的焚烧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东北地区开始逐渐走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轨道,结合当地的主要。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施效果
玉米秸秆还田做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逐步得到普及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校培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
摘 要:在保持高职院校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教学优势外,通过高职院校与校外考证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可以充分借鉴考证培训机构教学经验,可以充分依托会计行。

日本电装丰田系零部件巨擘励志之魂
日本电装公司一边学习先进技术,一边坚持走自己的发展路线,秉承着低调的企业风格,不拘一格降人才,别出心裁谋方略,别具匠心图创新,终于成就了“不一样。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