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混合所有制论文范文写作 混合所有制下高职院校企业学院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分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混合所有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5

混合所有制下高职院校企业学院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混合所有制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混合所有制论文参考文献:

混合所有制论文参考文献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企业文化的论文企业期刊企业文化期刊

[摘 要]混合所有制是新时期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混合所有制下的高职院校“企业学院”具有产权结构逐渐多元化、治理方式日趋现代化、运行机制逐步市场化三大特点,这决定了其在治理架构与治理结构上具有鲜明特征.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办学收入分配机制、自主运行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校长层聘用与退出机制等运行机制,继而保证高职院校“企业学院”的科学顺利运行.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企业学院 治理结构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05-0057-06

在党的十五大上,“混合所有制”这一经济领域专业术语首次进入大众的视野,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仅仅包含我们通常理解的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还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拓宽了已有内容,将混合所有制定义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随着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正式提出了鼓励企业与公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办学,建立企业二级学院,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途径与方法.混合所有制办学是高职院校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瓶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这一举措的推行也将进一步促进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契合,与社会发展相同步.

一、混合所有制下高职院校“企业学院”的特点

作为一种产权配置结构与经济形势,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产权投资主体上具有多元性、滲透性、融合性与贯通性,它是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①将此经济学概念进一步引申,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旨在建立新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利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等多种所有制中的经济主体进行联合办学的新型教育模式,在产权主体与治理结构上实现混合化办学与管理,促使相异的产权主体互相渗透、相互融通.目前混合所有制办学较为成熟的模式是二级“企业学院”,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来实现自身在办学主体、学院治理、经费筹措、产权结构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继而实现学院运营市场规律化,减少行政干预.总的来说,混合所有制下的高职院校“企业学院”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产权结构逐渐多元化

传统的高职院校按产权结构一般划分为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公办和民办的划分强调在学院产权结构上的国有与民营之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排斥与限制了学院产权结构中不同经济成分的渗透与溶解,导致结构单一、产权封闭,这在公办学校中尤为突出.办学封闭化、一股独大等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限制了学院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的出现则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不管是国有、私有还是集体、外资,多元化的产权机构进入学院办学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产权制度安排更为开放,更具兼容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凝聚了多种产权结构主体力量,推动学院发展吸收社会各方资源,尽可能地实现了公有与私有的有机渗透,促进了学院个体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统一.

(二)治理方式日趋现代化

传统的高职院校在内部治理上主要依赖于学院行政班底,由师生、社会、社区、企业或第三方组成的利益群体起监督作用,缺乏直接管理权限,呈现出单向垂直的趋势,导致行政化、科层制特点过于明显.而混合所有制下的“企业学院”,由于在产权结构上实现了多种主体混合办学,在利益多元的基础上对于治理方式的性与互动性提出了客观要求,有利于突破“内部人控制”、治理主体单一的传统弊端,“在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基础上,保障决策的性、科学性、互动性和广泛参与性,保障执行的有效性和监督的科学性”②,继而建立从决策到执行再到监督三大权力制衡的现代化治理方式,实现办学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力平衡.

(三)运行机制逐步市场化

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曾说过:“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高职院校的发展,其生命力的激发与延续在于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与社会的力量,高职院校才能真正成为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需要的自主办学主体,才能打破教育与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围墙.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的建立,可以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提升学员人事管理、财务制度、重大决策方面的责任意识,激发学校成为独立办学主体的自主性,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能够参与企业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参与企业实践成为企业学徒.总的来说,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旨在让高职院校运行机制以市场化代替计划命令,充分发挥市场在学院发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混合所有制下高职院校“企业学院”治理结构分析

《决定》提出:“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混合所有制下的“企业学院”在治理架构与结构上有其自身的特性.

(一)高职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治理的总体架构

“治理”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代表控制、操控的含义.进入20世纪后,“治理”成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中的重点词汇之一,是当时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关于“治理”一词的含义,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曾给出过清晰的界定:所谓的“治理”,指的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组织、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③.延伸到学校教育,在治理方面的运行方式以及体制机制则可理解为学校治理,一般包括学院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结构等因素的总和,内容主要包括主体、目标、客体、内容、结构以及机制等,其外在表现为学院运营制度、问责制度等其他规则制度.就关系主体而言,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治理结构可分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作为办学主体,与政府机构、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之间事务处理的规则制度等,而内部治理则指高职院校内部如校长层、教师、学生等各组成部分间权力运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机制与规则.总的来说,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在总体架构上是在基于多种办学主体的基础上,以追求教育质量为目标,以结构与机制作为治理的核心内容,同时通过对效果的目标鉴定、过程考核等对治理机制进行反馈调节.

结论:适合混合所有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混合所有制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高职院校企业实践教学方式与其利用问题
[摘要]企业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然而,当下我国高职教育企业实践教学存在方式利用比较单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没有明确、实践教学工作。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经济关系
摘要: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志所在。服务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本身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高职。

高职院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课程的教学都面临着改革。我国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企业财务会计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