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话语论文范文写作 对香港音乐话语的反思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话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对香港音乐话语的反思,此文是一篇话语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论文网北方音乐期刊音乐刊物音乐期刊

“话语”一词,在近年的学术刊物是常见的用语,不过,在音乐领域的学术论述却不常见.李诗原1999年完成的文稿《文化转型时期的批评话语——中国新音乐批评导论》应该是先驱.但是,这篇文稿当时并未出版,其中一章《当代音乐批评中后殖民话语评析》亦是在十年后才在《黄钟》发表.而2012年出版,由王耀华所写、题为《构建中国人的传统音乐话语体系》的论文,亦是少有的一个例子.但是,以上两篇论文,对“话语”的本质、概念及其起源并未提及,也没有论及“话语”本身和权力的紧密关系.本文有意为这两方面的话题在此作补充.

“话语”一词,翻译自英文的“discourse”,源于语言学,原意指一般口头和书写的沟通.但当我们对沟通的产物,即“discourse”提出疑问,如去探究其所讨论的对象、所定下的规范、所产生的社会功效及其如何达成、维持其存在和延续的价值等,“discourse”的意思便已超越一般口头和书写的沟通.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在其研究和著作中,透过剖释“话语”和语言有关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权力关系而为“话语”下了新的定义.福柯指出:“话语,即说话本身,无论我们用的字词、我们引用他人所用的字词,就算这些字词已是其他人所理解和接纳的,就算这只不过是一个回应,说话本身便是一种力量.话语之力量,并非表层的刻画,而是有实质的成效.”因此,“Discourse是手段,可以以此去征服、引发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促成决定、产生战争、达成胜利.”正因如此,“话语”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权力的处方,当权者以此操控被统治者.

“Discourse”的理论被引进中文的语境,在中国大陆翻译成“话语”,在香港多被译成“论述”.在字面上,两者的意思略有不同;“论述”多泛指比较大型严肃的书写,而“话语”则可以指任何性质的书写.福柯的“话语”理论,影响深远,致使各学术领域的研究者更能理解到语言、知识、权力、政治及社会形态之间的互动.受福柯的启发,笔者对香港音乐的话语产生兴趣,把已出版的有关香港音乐研究的成果视为香港音乐的话语.与此同时,也对香港音乐的话语提出以下的疑问:香港的音乐在短短的历史发展中有哪些话语?香港音乐的话语又有什么重大的课题?这些话语由谁来写又是为谁而写?本人希望透过话语和权力关系的理论,去解读两本有关香港音乐书籍的话语特征:朱瑞冰主编的《香港音乐发展概论》和梁茂春所著的《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再而探讨有关书写香港音乐历史这一项重大的话语所面对的挑战.依笔者之见,对话语的认识,有助我们理解和解构各种和音乐有关的话语及其和权力的关系,使我们更能理解话语的深层意义.

从殖民到后殖民

任何有关香港的话语,和香港的殖民历史不可分割.香港位于珠江口东部,六千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居住,以捕鱼为生.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直至1842年,中英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港岛割让英国,开始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香港开埠时,人数只有数千,到了20世纪初,人口也只有三十万.一直以来,香港是一个过渡城市,移民人口和外籍劳工占人口颇高的比例.新移民因过客心态而产生的“游离身份”,深深影响香港的文化.不过,和其他殖民城市不同,香港在殖民统治前并没有明确和丰厚的历史,所以1997年后,不能也不须回归到因被殖民而遭切断的历史.再且,香港是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极成功的例子,在这百年间,香港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引证了安东尼·金(Anthony King)所提出的“殖民城市可被视为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先驱”之说.香港回归前已达至的经济及制度上的现代化,使香港在后殖民阶段和其他后殖民城市的经历有所出入.如香港的殖民地历史,不以成功争取独立的形态出现,而是以回归母体为依归.自20世纪70年代始,香港已孕育出一套有其特质的本土文化形态,尤其在大众文化的领域,如电影、电视、流行曲、漫画等.1997年回归后,尽管在政治上,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一国两制及港人治港,但在文化上,港人无可避免地要开始思考和母体的关系,特区政府也从多方面鼓励港人加强和母体的联系,如中小学学生学唱国歌、课程加入爱国教育等,都是融入祖国文化的一小步.

香港音乐的“无语”和“话语”的建立

有关香港音乐的话语,亦和“回归”这历史分水岭有着紧密的关系.以“香港音乐”为题的书写,在1997年前出版的,寥寥无几.其中只有1990年出版的“古今香港系列”中由黄志华著作的《粤语流行曲四十年》,再有1994年出版,由鲁金著作的《粤曲歌坛话沧桑》,但二者都没有开宗名义地打着“香港音乐”的“话题”.

1997年前香港音乐话语的欠缺,和港人缺乏身份意识和其过客心态不无关系.港英政府对香港的管治,经济挂帅,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却只予港人有限的政治参与且不鼓励本土文化的建立,以财富增长和生活改善去减低殖民者和被殖者之间的矛盾.不难想象,当时的政府并不鼓励港人拥有“话语”的权利,更不会提倡带有浓烈身份意识和本土色彩的“话语”,以确保其管治的声威.而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亦以推动经贸发展为主.作为过客的港人,当然也犯不着为其过境之地的音乐文化著书立说.名作家徐吁对香港早年文学不发达的原因的解释,套之于有关音乐的书写,亦为正确:

一个地方如果有文化,起码要有“属民”才行.住在香港的人,大家都是暂住性质,流动性很大,没有人当它是永久居留地,做生意的人,眼睛只看五年,年轻学生毕了业有地方去的都走了,这种情况之下,很难产生文化.

60年代末期,是香港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捩点.“67”后,港英政府改变其管治的手法,开始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投放资源.而随着土生土长的“50后”在70年始投入社会,到80年代香港的经济起飞,及至1982年开始的中英政府就香港问题的谈判,都促成了港人对身份的自觉.到了90年代,面对回归所引发的不安及正在消失的殖民文化,港人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前所没有的兴趣,继而引发起一股出版的热潮,音乐方面也不例外.

结论:适合话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话语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通过星光大道反思我国音乐教育
[摘 要]现在,一些娱乐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人们更喜欢在一天的忙碌中后观看一些充满娱乐性的节目来放松自我,释放压力。对于音乐教育也应该来借。

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音乐 反思【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0025-02近年。

反思香港铅水危机
无论是政府或是私人地产商兴建的住宅,最近多个小区都被揭发食水含铅量超过标准。由于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即,多个政党纷纷对事件表示关心,先是免费抢着帮市。

音乐视频语篇多模态话语分析
摘 要:传统的语篇分析基本集中在文本语言分析,忽视非语言符号资源对语篇意义的构建所起的作用。而实际上在各种语篇中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意义。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