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经济增长论文范文写作 我国就业问题和经济增长关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经济增长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我国就业问题和经济增长关系,本论文可用于经济增长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经济增长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论文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摘 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一直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和谐”.总体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就业率逐年下滑.结合此问题,本文分析了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为国家就业与经济正增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现状;经济增长;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令全世界瞩目:1978到2013 年,GDP 平均每年增长9.5%;然而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就业人口平均每年仅增长 1.2%,尤其九十年代以来,失业率不降反升.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高增长、低就业”局面.我国的就业压力大,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供大于求,结构性失业问题也非常严重.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现状.

首先,作为人力资源大国,我国的失业率却不断攀升,且伴有严重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第一,从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提升.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截止1985 年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为 238.5 万人,失业率为 1.83%,到 2013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经增加到了 926 万人,失业率上升为 4.15%,分别比 1985 年增加和上升了 678.5 万人和 2.3 个百分点,并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从 2002 年以来一直维持在 4%以上,居高不下.

第二,我国的就业压力,不但在就业总量上供大于求,更表现为严重的结构性就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新产生的失业青年(其主体为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岗位需求得不到满足.如近年的“用工荒”“精英人才的缺失”等.

其次,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快速增长.

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根本源泉.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如下:经济的增长会提升就业率,经济的衰退会降低就业率.而我国却恰恰相反,经济增长未能拉动就业率的提升,且失业率连年提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都给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

造成我国陷入“高增长低就业”怪圈的原因,需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剖析.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这说明我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并非是经济增长导致的.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第一,我国的各项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却没有拉动就业率的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旨在刺激消费.同时,多次发行国债,并引导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重点关注基础设施性行业:农业、林业、养殖业,道路交通设施等,而这些基础设施性行业并不具备足够的劳动力岗位供给社会.也就是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逆就业属性.另外,地方政府部门在规划时,不约而同都纷纷把GDP 增速放在首要位置,这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一些“假大空”企业的出现,短期内业绩不错,GDP增速“喜人”,但长期来看,许多资源浪费,对就业增长没有半点助力.从货币政策来看,国家连年下调利率,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事与愿违,居民反而倾向于高储蓄,低投资——这与人们对于失业等种种不稳定性因素的预期不无关系.于是便形成了“低利率、高储蓄”的怪现状.大型企业往往是各商业银行放贷的首选,而中小企业贷不到款,融资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企业发展,更不利于就业的增长.利率在较低水平下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在失业现象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大型国企工资增长较快,劳动力成本提高快,资本却相对中小企业便宜,从而演变为资本替代劳动,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却不能带来应有的就业增加.

第二,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作用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变化很小,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攀升.2013年以前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最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占比最大的第二产业已经开始向集约型、技术型转变.这就造成了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具体表现为劳动力被机器所代替,现代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又进一步加剧了失业.理论上讲,第三产业本身增加就业机会的能力是第一、二产业所无可比拟的,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增长,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增长的作用.

第三,作为人口大国,供大于求的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人口总量大,总体上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总的人口增量分别在1982年和1987年达到了峰值.并且在1982 年和1985 年出现了城市人口“增长潮”.我们不妨按照每个人从16岁开始从业计算,那么就业潮应该出现在1998年到2020年间.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0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 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需求的农村劳动力大约为1.96 亿,于是农业劳动力注定要大量剩余;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73 亿,2014年达到9.2亿,到2050 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 亿.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基数大,可以预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力的总需求量是低于总供给量的,全国每年有约2500万人走上就业岗位,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每年能解决一半人的就业需求已属不易.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起到拉动就业增长的作用,相反地,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下降,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如何增加就业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是我国当下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经济手段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总需求,从而提供就业机会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要从扩大内需入手,而扩大内需就需要刺激消费,增加总需求.可以施行的政策手段主要有两种:一、财政政策.合理运用财政支出、国债、税收及其转移支付等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并引导民间企业自主投资配合政策施行,最后达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目的.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作用比较微弱,但经济增长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努力促进经济增长必须长抓不懈;国家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物质方面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就业的稳步增长.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利率来实现.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努力达成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最终目标.

2、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带动经济增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二者是可以相互带动的.这就产生了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即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一是以就业增长带动经济增长,即把就业增长放在首位.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拉动就业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就业增长速度,而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沉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优先增加就业机会为中心,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延伸产业链.从产业特点来看,第三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还有赖于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普遍提升.所以在政府引导过程中,应注重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进行培训,使已经就业的劳动人口不再次沦为失业人口.我国第三产业在所有产业中的占比较少,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关怀下,虽然很多第三产业的企业日渐壮大,但其创造的就业岗位还远远不够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应该尝试延伸第三产业企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着重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论:适合经济增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我国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关系
[摘要] 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机制转换效应,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收入水平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表现为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处于中等。

论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
摘要: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不少结论,但是这些结论中有一些观点是截然相反的。这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我国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不断涌上国民经济市场,旅游消费成为国内消费的热点和亮点,旅游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极强的产业群体,有着“朝。

探析我国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关系
摘 要: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的速度受到制约。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同于其他国家,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实证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