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登高论文范文写作 登高赋诗古代文人必修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登高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2

登高赋诗古代文人必修课,本论文为您写登高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登高论文参考文献:

登高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等

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写下这篇《岳阳楼记》.里头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人皆知,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范仲淹一生根本没去过岳阳楼!这是他依据滕子京寄来的书信和洞庭湖的风景图,凭借阅读和创作经验,根据自己游览其他亭台楼阁的经历,“脑洞大开”写下的.

当年滕子京谪守巴陵,主持重修岳阳楼.岳阳楼修缮完毕时,不少同僚前来参加落成典礼,按理说滕子京应该高兴才是,事实上他却很悲伤,宋 记《清波杂志》记载:

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

我们先不究其悲伤的原因,只说“凭栏大恸数场”这句话,它无意中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文“登高”题材的主旋律:“恸”——深沉的悲痛.

登高在现代不过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活动,而在古代,登高然后赋诗,是文人必备的一项技能,班固甚至觉得这是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必要条件,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张嘴能吟诗作对,伸手能写字画画,抬脚还要能登高凭栏,古时的文人不好当啊!

登高赋诗——景萧瑟,情不平

中国古典诗文“登高”题材的开山之作,是宋玉的《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宋玉,相传为屈原的弟子,又名子渊,战国时期楚国文人.他的《九辩》怎么就成了“登高”题材的开山之作呢?因为它奠定了“登高”文学的两大基调:写景的基调和情感的基调.

写景的基调,是“萧瑟”“摇落变衰”.柳永那首脍炙人口的《八声甘州》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又比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这样一番萧瑟肃杀的景象.

情感的基调,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贫士失职、怀才不遇、流落遭贬、落第还乡、羁旅漂泊、国破家亡等这些“不平”的情感,在登高之时特别容易流露,也就记录在了文学作品中.还是说我们耳熟能详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身世飘零,老病孤愁,这里面既寄寓了杜甫对当时大唐国势的感慨,也回应了“登高”文学的情感基调.

泪流满面——爱登高,怕登高

“登高”文学的第二把交椅,则要给王粲的《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等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等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建安时期,除了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文学造诣比较高的就数“建安七子”了.王粲是“建安七子”之首,以上摘录了《登楼赋》中的名句,里头尤其出色的是描写登楼落泪的场景“涕横坠而弗禁”.“横坠”这个词是传神之笔,用时 行的说法就是“内牛满面”了.

可见,文人们爱登高,却又怕登高.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南唐国主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违命侯.去国前夕,李煜写下了《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独自一人的时候不要登高凭栏,为什么?因为悲痛之情一个人难以承受,真真是“国主做不到啊”!

相似的情感抒写,在唐宋文人笔下还有很多:柳永在《八声甘州》中说“不忍登高临远”,李清照在《浣溪沙》中说“劝君莫上最高梯”等而范仲淹的《苏幕遮》和李煜词最接近: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休独倚”和“莫凭栏”的情感如出一辙.

把这种情感写得更直白显豁的,是宋末词人张炎的《八声甘州》:“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一个“怕”字,直截了当.

“涕横坠而弗禁”也好,“休独倚”“莫凭栏”也好,凡此种种,都照应了滕子京的“大恸”.

诗人登高凭栏,本来为的是开拓视野,以抒发郁积之情.哪知道,一旦面对宇宙之浩瀚,感受到时空之无穷,开始反省自身之渺小后,原先的悲痛反而被放大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种超越,放大了的悲痛是更深层次的,和原先个人一己的荣辱得失有所不同,不再拘囿于尘世间琐碎功名利禄,而是能够抵达天人物我、宇宙生命之宏大主题.文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涤荡心灵,体验升华,获得一种纯粹崇高的悲感.用时下的话说,就是“心灵的净化”,在悲痛的背后,有着对人生的体悟,对天地万物的超旷之怀.

再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就能知道,这“涕”不是悲观,不是消极,是生命的大感动,是一份极为难得的体验.

知识链接:古代文人何时登高

古时候,逢重阳节必登高.古人以“阳”称九,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据南北朝时期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记载,这一习俗始于东汉时期桓景和费长房.

桓景是费长房的学生.费长房习得道升仙之术,有一天他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当有灾祸,宜急去,让家人各作绛囊,盛满茱萸缠系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则此祸可除.”桓景照着费长房的话做,齐家登山,晚上回来,看见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所以后来过重阳节就有了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的习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就有这样的场景描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正月初七,“人日”登高.相传远古时期女娲创世,她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创造了鸡、狗、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创造了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古人把这天叫作“人日”,在这一天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登高赋诗.”

此外,古代文人喜欢游历山水,遇到名山大川高台楼阁自然是要登览一番的,同时还要创作些诗文.这种登高,和风俗没什么关系,纯属个人爱好趣味.“落霞和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千古名句,都是在登高之时写下的.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登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登高中抒*泊异乡方面论文范文。

古代文人玩转自媒体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

古代政者六门必修课(一)礼领导风度(上)
编者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凝聚着中华民族改造世界的辉煌成就,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

韩国古代文人对陶渊明诗文酒意象接受
摘要:陶渊明及其诗文意象在韩国古典文学中有所体现与发展。高丽、朝鲜朝文人们对陶渊明诗文中的“酒”意象产生浓厚兴趣,在作品中创造了不少与此有关的意。

古代文人眼中的月亮
摘要:古代文人创作的诗词中,有相当多的作品中会出现关于月亮的描述,古代关于月亮的别称有银钩、金轮、嫦娥等六十多种,古诗词中出现的月亮,常用来抒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