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多维论文范文写作 教学立意让学生拥有多维历史视角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多维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教学立意让学生拥有多维历史视角,该文是关于多维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多维论文参考文献:

多维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期刊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摘 要】教学立意是课的灵魂和核心.通过确立不同的教学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多个视角看待历史问题.以求真求实立意,培养学生多维视角,走进真实的历史;以直面现实立意,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以开阔视野立意,培养学生用多元视角打量历史、观照现实.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立意;多维的种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6-0045-03

【作者简介】纪凤,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高级教师.

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先”,意思是要用立意或灵魂来主导文章的脉络和走向,最终写成的文章才能具有强烈的整体感.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亦从反面论述了这个道理:“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通过确立不同的教学立意,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视角看待历史问题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多维的种子.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提炼教学立意,培养学生的多维视角.

一、以“求真求实”立意,培养学生视角多维化,走进真实的历史

想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首先需要尊重历史,追求历史的真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曾经说过,许多东西宁可悬疑,也不要硬下结论,要下结论,也最好由学生自己下.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更多观点、角度和素材,减少形成偏见的可能.有时候,角度愈多,偏见可能愈少.换言之,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和历史故事以增强历史感,或者提供和教材结论不甚相同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全面多维地认识历史问题.

例如,在讲授“新文化运动”一课时,通过对教科书的直接阅读,我们会得出一种印象: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就是进步、爱国人士,持反对态度的则是腐朽、落后、愚昧之人.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活动设计:假若你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面对某某等人的守旧复古思想,请你写一篇“战斗檄文”予以批判,你会表达怎样的观点?这样的设计本无可厚非,也是符合教材的价值观要求的.但是,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形成这种“非此即彼”的认识吗?当然不是.如何使学生理解历史境况中历史人物的立场,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呢?这时问题的切入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选择“守旧复古”派代表人物辜鸿铭为切入素材.首先,在介绍“新文化运动”概况时,补充对辜鸿铭的介绍: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既聘请了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也聘请了那些在政治上顽固,或者思想上保守但在学术上有专长的人到北大任教,如辜鸿铭,蔡元培的观点是:“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至此,学生对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其次,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设计问题,探讨辜鸿铭的立场.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中,辜鸿铭是白话文运动的反对者.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是一个用西方文化思想包装起来的学者,却为何如此保守?他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考虑?当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时,教师适时补充关于辜鸿铭的小故事——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地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蛮夷之邦.”

至此,学生逐渐对辜鸿铭的立场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他愈是对西方文化了解得透彻,愈是对本民族文化爱得深沉.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消极影响,他也曾早有预见.这样,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全貌和不足自然也就多了一份认识.

只有还原历史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彰显历史的魅力所在.本节课,笔者以辜鸿铭为线索,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希望学生在为“新文化运动”的斗士们喝彩的同时,也能认识到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具有的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他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所以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承认这一点,是对“新文化运动”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更是求真求实的史学态度的彰显.这就是本节课的立意所在.

二、以“直面现实”立意,培养学生多维度的思考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历史学的内容主要是彰显过去,其教育功能却更多地指向现在和未来——以史为鉴,是历史学最重要的功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生更需要对世界的了解和关注,真实感受历史和生活的联系,历史和个人的联系,让历史贴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笔者在执教“富国强兵的秦国”一课时,首先思考的问题是:在当今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通过这节课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让学生在对商鞅变法结果的认识中联系现实,得出社会改革更高的目标是要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这个浅层次认识上.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历史上的改革和今天的改革价值取向进行比较,笔者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一家之言”

教师: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商鞅变法的文章,来自香港文汇报的《亦有可闻:商鞅的富国之道》:“商鞅通过高税收、重刑罚、严户籍和‘燔诗书’等诸多新政,把秦国百姓一举‘打造’成为亦农亦战的机器——没有了财产、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思想的战争机器.就这样,商鞅变法一方面带来了国富,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民贫;一方面带来了国强,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民弱.”请同学们说说,这位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于这位作者的观点,你们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结论:适合多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孕妇维生素哪个牌子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新常态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

口语教学中让学生开口的三个技巧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受各类考核和考试的制约,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律的有效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

教学情境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不仅使原本枯燥无味、比较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

作文教学,让学生主动
摘要:创新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作文教学充满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天性。本文从激发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教学;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创作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