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导论文范文写作 变导练,练促学,学致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变导练,练促学,学致用,这篇导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导论文参考文献:

导论文参考文献 护理学论文题目生物信息学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用“以变导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的思想设计环节,渗透建模、优化、转化、反思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以变导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之多.(笔者在平时的讲课中一般一节新授后都至少练习2-3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对练习课不怎么重视(一说听公开课,老师们都会认为是新授课,而且一般是单元的第一课时).平时的练习课,有些教师可能按照课本上的练习安排做一些划分,粗略地进行备课、上课;有时找一些比较新颖的练习题或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做一做.其实,练习课不只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新知,形成基本技能这么简单,它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获取学习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形成良好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在笔者看来,练习课和新授课同样重要.

在《相遇问题练习》这节课中,笔者沿着“以变導练,以练促学,以学致用”这样一条主线来设计,想通过四个环节,呈现四种梯度,渗透四种意识,夯实四种能力来实现教学目标.四个环节是“打桩”式练习、“建模”式练习、“魔方”式练习、“蹦极”式练习;呈现的四个梯度是基础、拓展、提升和挑战;渗透的四种思想是建模、优化、转化、反思.这样自然能形成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

一、“打桩”式练习环节——基础

顾名思义,就是想通过练习夯实基础,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像打桩一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

课开始笔者提出“我们已经学习了相遇问题,想想相遇问题有什么特点?怎样解决相遇问题?”并出示一道基本的相遇问题:小红和小明同时从家中出发,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70米,经过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通过这样的练习基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规范解答,强化认识,形成初步的技能,为接下来的练习铺路搭桥,促进知识掌握的扎实牢固.

二、“建模”式练习环节——拓展

记得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说:“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习者逐步建立和发展分析模式、应用模式、建构模式和欣赏模式的能力.我们应将这样的理性论断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些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模型”力量,所以在本节课中也有意尝试,力图使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当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在很多练习课中笔者都努力这样做,比如前面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还有归一问题等)

先后出示:“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山的两边共同开凿一条隧道,24天完成.已知甲队每天修12米,乙队每天修8米.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师徒二人同时在做工,师傅每小时加工28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22个零件,8小时后两人一共做多少个零件?”

“教师节学校为老师们统一做校服,上衣335元,裤子165元,一共做64套,共需要多少元?”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说解题思路,并比较四道题的算式,虽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但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目的是初步让学生建立模型,可以先求单位时间的效率和,再求共同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总量,也可以先求一方的工作量再求另一方的工作量,最后求总工作量,当然也是对相遇问题的拓展,这些都可以看作相遇问题,同时也让学生领略到算法优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变式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练习过程中的师生评析又可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进一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

三、“魔方”式练习环节——提升

大家都玩过魔方,不断变换的小方块使人们体会到魔方在变化中带来的趣味.这种练习模式的目的是进行“知识本质不变而形式多变”的练习.

笔者先后出示这样几个题目:

1. 小明和小伟的家相距1200米,二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小明每分钟走55米,小伟每分钟走70米,经过8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10分钟呢?两种情况)

2. 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到乙地送货,1小时后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5小时后在途中和货车相遇.已知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28 千米,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12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一组练习虽然都在相遇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相遇问题的变形,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和方法思考,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组练习是相遇问题的提升,不仅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也训练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笔者对做题的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对不同方法的讲解(画直观的线段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来关注全体学生.

这样的习题设计既有重点又有综合性.目的在于通过练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通过新旧知识综合练,疑难问题突出练、易混知识对比练,帮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终在变幻中培养学生由双基变四基,由两能变四能.

四、“蹦极”式练习环节——挑战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运动,敢于蹦极的人是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在数学练习中可以理解为创造性练习、挑战性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两个游泳队同时从相距2400米的A、B两地相向出发,甲队从A地下水,每分钟游45米,乙队从B地下水,每分钟游35米.一艘汽艇负责两队安全,同时从B地出发,每分钟行驶120米,遇到甲队立即返回向乙队开去,遇到乙队又返回向甲队开去,这样不断往返下去,甲、乙两队相遇时汽艇行驶了多少千米?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导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导分开解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妙导促学,有效练习,让课堂充满智慧
语文教学要追求高效的课堂,就离不开练习的设计。练习是对课堂的有效补充,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高效课堂研究。

巧用学习单,构建导练相融语文课堂
【摘 要】“导练相融”的语文课堂让学习单应运而生。学习单探寻“练”的时机,丰富“练”的形式,挖掘“练”的功能。在实际运用中,既可以立足预学需求,。

入室当静,静促学
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教室是学习思考的场所,保持安静的环境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营造一间“静室”往往阻力大、。

学定教,教促学在科学教学中尝试
摘要: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增进课堂凝聚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和科学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实际,以学定教,实行教学分层策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