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动力学论文范文写作 基于心理动力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动力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基于心理动力学辅导员队伍建设,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动力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杂志大学心理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及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辅导员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运用心理动力学原理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心理动力学原理,需要提升辅导员的物质生存需要、升迁发展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信任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心理动力,给予辅导员足够的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持.为此,可通过把握优势需要、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情感支持系统等途径,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和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动力;需要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2)06-0109-05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人员.高校的扩招、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所从事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高校管理部门来说,只有充分了解辅导员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辅导员个人发展的机制,才能有效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和质量.运用心理动力学原理,科学分析辅导员需要的心理动力类型,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及提升辅导员心理动力的意义

心理动力是一种从内心迸发出来的驱动行为实施的力量,心理动力学则是强调心理能动性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产生重要作用的一种理论体系.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社会行为的动力源泉是需要,它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它既是自身属性的表现,又反映了个体对外部条件的依赖关系.[1]从广义上看,心理动力学在心理学界不是一个专门的流派,也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而是将心理学各个流派关于心理能量以及引起行为的动力、内驱力、需要、动机的理论和研究统称为心理动力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动力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着重研究人的活动的前因后果,强调需要是人产生行为的驱力和机制.

马斯洛强调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应从整体上来讨论人的动机,构建动机理论.就某种需要来说,它不是某种器官的需要,而是这个人的需要.动机问题研究不仅应关注人的生理需要,还应重视人的特有的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还提出,动机问题研究还应认识到动机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起伏的,也是复杂的.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了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当一个 满足后,另一个 会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人几乎总是希望新发展着什么,这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马斯洛关于“动机”和“需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动力学也开始在管理实践中出现,这些有益的经验可以用来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机制.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重要工作任务.他们的工作态度、言谈举止、处事方式等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学校的声望.将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运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是要研究辅导员的基本需要、发展的需要,探究影响其工作效能的驱动力是什么,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把个人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解决目前辅导员工作中和队伍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升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辅导员需要提升心理动力的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中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应该说近些年辅导员的待遇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及队伍建设机制尚不完善,辅导员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是亟须提高他们心理动力的原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月第28卷第6期姚海田,等:基于心理动力学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一)工作任务繁重复杂,心理压力较大

辅导员要应对学校各个相关部门下达的任务,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常常缠于繁重、琐碎、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同时,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多元文化的交锋、交融,经济体制、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又使得传统的正面灌输教育方式弊病凸显.面对工作对象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压力剧增.工作性质的紧张繁杂、工作对象的复杂多样使辅导员感到身心俱疲,常常引发辅导员心理、生理的不适应.调查中发现,很多辅导员存在失眠、经常性焦虑、烦躁等症状,并经常感到工作枯燥、缺乏职业认同感,从而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二)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工作成就感不足

虽然辅导员有双重身份的保障,但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辅导员”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岗位,而非一项可终身从事的事业.一方面,“过渡性职业”的定位使得辅导员队伍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长远的发展空间.多数辅导员的职业追求是从辅导员转岗、分流至其他管理岗位或教师岗位,而缺乏对“辅导员”自身工作的职业期待.另一方面,高级别职务和职称评定困难,科研课题申报欠缺条件,缠于琐事、难以安心钻研,培训、学历提升机会少等,压缩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使辅导员对自身发展产生焦虑情绪.此外,育人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工作效果达不到期望值,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挫败感,导致自我成就感低下.

结论:关于本文可作为动力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
摘 要: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响应国家。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扎实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客观地分析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

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
摘 要: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使命,民办高校有着其特殊性,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急待提高,才能适应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

独立学院促进学风为目标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议
摘 要:新形势下,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只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才能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辅导员作为第一线的学生工作。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