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普惠论文范文写作 由普惠式扶持到分类扶持扶贫方式转型相关论文写作资料

主题:普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由普惠式扶持到分类扶持扶贫方式转型,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普惠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普惠论文参考文献:

普惠论文参考文献 普惠金融论文普刊杂志分类论文分类号查询

摘 要: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关键在于分类扶持.我国长期推行的普惠式扶持在贫困人口锐减且分布趋于分散的现实条件下,其弊端日益凸显.分类扶持由于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故能克服“大水漫灌”的普惠式扶持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精英捕获等弊端,进而提高扶贫精准度和扶贫成效,有助于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因此,实现“普惠式扶持”向“分类扶持”的转型是扶贫工作的历史必然和理性选择.为了切实实现扶贫目标,分类扶持要注重靶向个人禀赋,体现贫困治疗的个体差异性;要靶向自然地理条件,突出贫困治疗的区域差别性;要靶向贫困原因,提高贫困治疗的准确性;要靶向贫困类型,实现贫困治疗的彻底性.

关键词:贫困人口;“普惠式扶持”; 分类扶持;精准扶贫;“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8-0072-05

作者简介:黄开腾(1981-),男,海南临高人,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贫困治理研究.

引言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农村贫困治理成绩举世瞩目,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据统计,1990年时,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60%,而到了2014年,其下降到42% .[1]截止到2014年底,按照人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我国农村还有7017万人尚未脱贫.[2]相对于9亿多的农村人口来说,这部分人的数量固然不算多,但这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扶贫攻坚战之后剩下的贫困“钉子户”,其脱贫难、返贫易的特点尤为突出.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扶贫工作思路必须作出相应调整.2013年11月,国家主席 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指示:“ 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3]“精准扶贫”政策的战略构想从此横空出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4]的战略部署,同年11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要“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5]

做好分类扶持是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关键环节.2015年6月18日, 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6]由此进一步明确了精准扶贫中分类扶持的工作思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以及其分布趋于分散,扶贫资源的边际递减效益日渐明显,长期推行的普惠式扶贫方式弊端凸显,扶贫绩效日渐式微,这显然不利于如期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面对此情,笔者认为,唯有实现“普惠式扶持”向“分类扶持”的转型,才能提高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关键在于分类扶持.根据国务院扶貧办2014年5月颁发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7]由此阐释了精准扶贫的核心思想是由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四环节构成的过程.在精准扶贫的四环节中,精准帮扶的地位和作用最为重要.因为,精准帮扶在精准扶贫的各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精准帮扶,精准识别才有价值,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才有意义;同时,精准帮扶是精准脱贫的手段和保障,只有精准帮扶,才能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依此,把精准帮扶视为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非常准确的.而帮扶要做到精准,关键在于分类扶持.所谓分类扶持,是指扶贫工作要根据扶持对象的致贫原因以及脱贫需求分门别类地进行扶持,以提高扶持资源匹配效率,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就相关问题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党和政府明确了精准扶贫中关于分类扶持的工作思路,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度在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内涵界定、运行困境、实现途径等,而缺少对分类扶持问题的专门化研究.这无疑是一种缺憾.鉴此,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分类扶持问题的专门化研究十分必要.

一、“普惠式扶持”:传统扶贫方式的主要弊端

改革开放之后,基于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实情况,扶贫工作选择了普惠式的方式,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农村贫困进入转型期,传统普惠式扶持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1.普惠性是我国长期以来扶贫的主要特征.普惠式扶贫指的是扶贫政策面向一定区域内的全体农村人口而非只面向贫困人口,该区域内全体农民均是受益者,其旨在提升全体农民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历经了1978-1985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减贫、1986-1993年的区域开发式扶贫、1994-2000年的综合性扶贫攻坚、2001-2012年的整村推进和“两轮驱动”扶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等[8]四个阶段的政策实施,虽然其瞄准范围有日趋缩小之势,但实质上均具有普惠性的特征:1978-1985年期间的减贫政策其重点在于依靠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推行“以工代赈”等途径实现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显然,这一政策并非针对特定区域,而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所有农民均是政策的受惠者;1986-1993年期间的扶贫政策确定了18个集中连片贫困带和贫困县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以期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其政策重点在于发展县域经济,而缺少针对贫困农户的措施;1994-2000年阶段和2001-2012年阶段的减贫政策虽然明确提出以贫困县为重点、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以贫困户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扶贫方针,但以扶贫贴息贷款、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等三大项目为主要形式、整村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农村扶贫由于贫困识别不精准、扶贫工作缺乏监督等原因,导致扶贫目标瞄准的偏差程度非常高,实际受益者既有贫困村和贫困户,又有大量的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国家统计局(2001)的监测数据显示,国家扶贫贷款的绝大部分(近65%)贷给了非贫困户.[9]汪三贵等人的研究表明,2001年贫困村瞄准数量总缺口占22 %到23 %,有大约67%的村本符合贫困村的资格条件但因瞄准不精准而未能获评.[10]由此可知,我国历次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中都呈现着扶持对象过宽、过大的现象,其表面上是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专门扶贫,实质上是面向一定区域内所有农民的普惠式扶贫.

结论:大学硕士与本科普惠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普惠金融贷款好批吗方面论文范文。

互联网在普惠金融方面实践应用
发展普惠金融g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方向之-0 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新内涵,要求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满足不同。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支持
摘要: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以及GDP都有明显的提高,成为我国国民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但是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融资方面仍然。

大数据技术对于互联网普惠金融风险管控能力重要作用
摘要:大数据被用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的作用比较明显,尤其是对互联网普惠金融风险管控。大数据技术几乎非常准确地计量了这种风险的产生、发展和走向。因。

互联网环境下普惠金融前景进展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普惠金融的前提下,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普惠金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具有价。

论文大全